APP下载

分析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方法

2016-03-30马永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临床诊断老年治疗

马永志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100例心肌梗死患者, 按照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分为研究组(39例无痛患者)与对照组(61例有痛患者), 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就诊过程, 对比其诊断、治疗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误诊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愈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诊断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较为困难, 具有较高误诊率, 为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应重视对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的监测, 从而提高诊断率与治愈率。

【关键词】 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8.047

无痛性心肌梗死是指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无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或只有临床表现为轻微胸闷症状。闭塞性脑血管病以及糖尿病等老年患者易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 漏诊率较高[1]。本次研究探讨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现将详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诊断标准以及具体临床表现分为研究组(39例为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对照组(61例为有痛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中男38例, 女23例, 平均年龄(64.5±2.5)岁;研究组中男24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63.8±2.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患者在诊断标准基础上满足下述任意两个条件即能确诊:①患者有显著的后胸疼痛或心前区疼痛;疼痛感于左臂和左颈部呈放射性扩散;疼痛感具有压榨性, 可让患者体会到明显的濒死感;②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肌梗死有显著表征;③经实验室有关指标检查显示特异性心肌酶和同工酶的含量显著增加。

1. 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心肌梗死(AMI)常规处理, 主要有卧床静养、心电监护、吸氧、止痛、镇静、控制休克、改善心律失常、饮食调节、保证大便顺畅以及应用硝酸甘油制剂等。除了应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外, 再给予患者应用浓度为5%的150 ml葡萄糖溶液与100万~150万U的尿激酶(UK)行静脉滴注, 滴注时间为30~45 min。密切观察凝血酶原时间、心电图、血小板以及心肌酶谱变化情况, 同时按照冠张动脉再通的间接标准[2]来评价患者梗死相关动脉有无相通。为患者予以溶栓的同时服用肠溶阿司匹林, 0.3 g/d, 连续3 d, 以后服用0.050~0.075 g/d。若患者发生休克、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等表现, 要配合相应的对症处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诊断与治疗情况比较 研究组误诊7例, 误诊率为17.95%;对照组误诊3例, 误诊率为4.92%, 研究组误诊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8, P=0.034<0.05)。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 研究组痊愈31例, 死亡8例, 治愈率为79.49%;对照组痊愈57例, 死亡4例, 治愈率为93.44%, 研究组治愈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8, P=0.036<0.05)。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39例患者中, 心律失常17例, 心力衰竭14例, 高血压24例, 糖尿病19例;对照组61例患者中, 心律失常17例, 心力衰竭12例, 高血压30例, 糖尿病23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医疗知识的逐渐普及, 有痛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逐渐为人所知, 当患者胸前区发生不适或疼痛时就能得到重视, 再加之有痛性心肌梗死症状较为典型, 临床确诊率较高, 患者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不显著, 使得临床诊断难度增加, 从而导致误诊率增加。有相关研究表示[3], 20%~60%的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未被及时发现, 仅通过以后常规心电图或死后检查被发现。所以临床也开始加强对无痛性心肌梗死诊治的重视。

无痛性心肌梗死现阶段公认的原因:①梗死发生在已失去痛觉神经纤维的部位;②冠动脉忽然闭塞, 相应心肌释放代谢产物不足, 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发生疼痛;③患者的疼痛症状被心肌梗死并发的严重并发症掩盖, 形成无痛的假象。无痛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多并发症, 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再加上患者临床表现不显著, 使得患者出现相应症状时而被误诊成其余疾病, 从而错失最佳诊治时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误诊率为17.95%, 对照组误诊率为4.92%, 研究组误诊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8, P=0.034<0.05)。所以对于中老年患者突发不明原因的休克、晕厥、低血糖、抽搐、腹痛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时, 应当注意是否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 对患者进行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

综上所述, 临床诊断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较为困难, 具有较高误诊率, 为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应重视对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的监测, 从而增加诊断率与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郭双菊.首发症状对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4):487-488.

[2] 王建华.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早期误诊原因分析.吉林医学, 2014, 35(7):1405-1406.

[3] 王慧敏.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医药指南, 2014, 8(25):339-340.

[收稿日期:2015-11-02]

猜你喜欢

临床诊断老年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