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注射室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2016-03-29夏红艳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输液室江苏徐州221006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输液优质满意度

夏红艳(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输液室,江苏 徐州 221006)

优质护理在注射室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夏红艳
(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输液室,江苏 徐州 22100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注射室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注射室2016年1月~9月收治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注射室老年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注射安全,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优质护理;注射室;老年;应用效果

注射室是医院门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医院的“窗口之窗口”,它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注射室服务质量的优劣、技术水平的高低是体现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整体评价[1]。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现阶段的护理工作已不能仅仅局限于为患者提供注射等治疗,护理服务的优质化成为必然趋势。在注射室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年龄大、行动慢、自我护理能力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生活工作压力大,老年患者就诊时往往子女不能陪同,仅由配偶陪同,配偶也同为老年人,其护理能力低。注射室患者人员复杂、工作量大,老年患者在治疗中容易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因此,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服务、保证老年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尤为重要。本研究对优质护理在注射室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注射室2016年1月~9月收治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9.8±2.7)岁;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5.1±9.9)岁。入选标准: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认知能力正常,能够与护理人员正常沟通交流的患者;同意加入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近期有严重精神应激事件的患者;既往有神经系统损伤或精神疾病史的患者;近期接受其他医疗活动且对医疗、护理等存在不满的患者;不同意加入研究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既往工作经历、疾病种类、病程、服药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患者进入注射室后,常规检查核对患者信息、药品信息等,为患者安排位置后给予注射治疗。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优质注射前护理

注射前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核对药品信息。老年患者在没有年轻家属的陪同下,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在挂号、就诊、取药、注射过程中,反复寻找各个单位,花费时间长、活动量大,老年患者年龄大、体质差,容易产生焦虑心情,过量运动加重患者病情。接诊患者后采用和蔼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注射室的基本情况,并询问患者既往的药品注射病史。充分了解患者有无对临床上常见的容易引起过敏的药物过敏史,有无海鲜过敏史等明确患者是否有过敏体质;询问患者有无晕针史,有无注射过程中晕厥史,有无心功能不全、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等,以便在接下来的治疗中控制输液速度。对于情绪紧张,有晕针史的患者,保持热情耐心的态度,向患者介绍注射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注射治疗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强调注射治疗的常规性,向患者讲明注射的痛苦并没有想象中明显,消除患者的恐惧,减少紧张情绪,以免引起肌肉紧张,使疼痛感明显提高,减少晕针、晕厥的发生,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明确引起患者紧张焦虑的原因,针对性的在操作中注意加强沟通,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将患者引导至正确的注射地点,避免患者在人多环境复杂的注射室中反复寻找,避免增加患者的活动量,延误治疗的时间。同时保证注射室环境的舒适,指示牌要清晰,温度、适度要适中,避免环境杂乱,以免引起患者心理和生理的不适。

(2)优质注射中护理

在充分了解患者过敏史的前提下,为缓和进行皮试。严格遵守皮试操作标准,保证皮试的质量,严格按时观察患者皮试部位有无红肿、硬结。皮试正常者给予注射、输液治疗,但仍应在注射时严密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准备好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抢救设备,全面掌握过敏性休克的抢救知识,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要积极在第一时间进行抢救。注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避免因输液过快引起心功能衰竭。并向患者讲明控制输液速度的必要性,加快输液速度引起心功能衰竭的严重后果,注意患者有无憋喘、呼吸困难等心功能衰竭的症状,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利尿、强心等治疗。注射期间可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在不影响注射室工作和患者治疗的情况下,给予患者情绪疏导,使患者不过分追求输液速度,避免患者私自加快液体输注速度。注意患者的穿刺部位有无肿胀、疼痛、出血、瘙痒、皮疹等,并及时处理。在整个注射过程中,注意随时与患者交谈,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保持情绪稳定,嘱患者不要猛起猛坐,以免引起血管痉挛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引起晕厥。若患者发生晕厥,应保持患者平卧,抬高下肢,保证血液回流和脑部供血,在抢救过程中注意保暖老年患者体质差,一旦发生感染将加重原有疾病。

(3)优质输液后护理

输液结束后,避免患者立即离开注射室,应观察半小时,观察期间注意患者有无晕厥、恶心呕吐、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以及时处理。患者离开注射室时向患者确认其再次就诊的时间,嘱患者注意注射穿刺部位的防水、防污等护理,避免引起注射感染。根据所患疾病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豆浆、水果、蔬菜等,如有不适及时来院就诊,必要时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注射整个过程中发生晕厥、恶心呕吐、药物过敏等视为不良反应。(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向两组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计分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满分为100分,>80分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注射期间均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有3例,对照组有7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n,%)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n(%)]

3 讨 论

优质护理的宗旨是“以病人为中心”,强调人文关怀,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2]。传统的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认为其工作就是为患者“打针”,机械性的完成医嘱,缺少人性化护理,不能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忽略了其他的护理工作内容,如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心理因素在治疗中的作用也尤为重要,优质护理与病人沟通时采用特殊的态度、行为、语言技巧[3]。注射室中老年患者往往因疾病、对环境的陌生产生,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容易在注射过程中出现晕厥、针孔红肿、疼痛等多种并发症,尤其是过敏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仅仅采取常规护理,并不能充分疏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不能充分观察患者输液中的异常变化,护理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质护理逐渐受到护理工作者的重视,应用越来越广泛。注射室中人员复杂,工作量大、疾病种类多、药品量及数目繁多,老年患者在复杂的注射室中难以明确如何接受治疗,何时何地进行注射,对注射治疗的了解度低,优质护理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完善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所有护理工作围绕老年患者的安全、舒适的人性化护理,其应用效果也得到了护理工作者的重视。

本文对优质护理在注射室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发现给予优质护理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老年患者自理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弱,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在输液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优质护理,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护理,从而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了充分的尊重,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贯彻在患者输注液的整个过程,使患者充分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注,从而保持情绪稳定,同时能够严密观察患者注射中的情绪、心理、生理变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能够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护理满意度是反应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患者对注射室护理的满意度高低反应了注射室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在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验证了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注射室护理服务质量。这说明优质护理在注射室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值得肯定,这与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4-5]如黄馨仙研究了优质护理在注射室中的应用效果,对注射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注射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同样也对优质护理的良好应用效果做出了肯定的评价。因此,采用优质护理是减少注射室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手段,通过为患者提供全程全方位的优质护理,以患者为护理服务核心,消除患者痛苦,使患者在注射中得到足够的关注,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使患者改变对护理人员冷漠、态度差、缺乏耐心的不良印象,对患者和护理人员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本研究细化优质护理的应用对象,将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更准确的结果。但也缺少了优质护理在其他年龄段的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这是本研究的一个缺陷,也是后续研究的重点。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注射室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显著降低注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注射治疗工作的安全性,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注射室护理质量的提高,促进获得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周也舟.优质护理干预在注射室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620-621.

[2] 周 敏,任正华.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进展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186-187.

[3] 王建荣,皮红英,马燕兰.新形势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8B):1201-1203.

[4] 黄馨仙.优质护理服务在注射室中开展的效果研究.吉林医学,2014,2(34):7668-7669.

[5] 覃素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注射室中的应用医学信息,2014,6(37):223-224.

本文编辑:王 琦

R472

B

ISSN.2096-2479.2016.12.170.02

猜你喜欢

输液优质满意度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