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护理对低位结肠癌造瘘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6-03-29蒋静昕桂林市兴安县人民医院广西桂林54130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瘘术低位结肠癌

蒋静昕(桂林市兴安县人民医院,广西 桂林 541300)

延续护理对低位结肠癌造瘘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蒋静昕
(桂林市兴安县人民医院,广西 桂林 541300)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低位结肠癌造瘘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低位结肠癌造瘘术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生存质量改善率100%,护理满意度90%,对照组生存质量改善率80%,护理满意度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结肠癌造瘘术患者接受延续护理,有助于其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延续护理;低位结肠癌;造瘘术;生存质量

低位结肠癌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肠道恶性肿瘤,该疾病的发生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低位结肠癌的发生与患者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大肠腺癌等均存在直接的联系。肠道造瘘口术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低位结肠癌治疗方法,低位结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接受系统有效的延续护理,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巩固其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本次医学研究对延续护理对低位结肠癌造瘘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低位结肠癌造瘘术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12例,女8例,年龄34~74岁,平均年龄(53.4±20.4)岁。根据患者不同入院治疗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包括日常注意事项、出院医嘱、药物补给、定时复查等在内的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观察对象在上述护理措施基础上,接受延续护理,具体方法:第一,造瘘口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术后造瘘口情况进行观察,特别需要关注造瘘口和周围皮肤的坏死和出血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定时使用温盐水对造瘘口进行冲洗,对造瘘口适当扩张,保证粪便的顺利排出。第二,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建立个人医疗档案,掌握其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地址、生活习惯、心理和生理状态等情况,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需要及时耐心地解答,保证患者了解心理状况与预后改善之间的关系,嘱患者定期到医院接受复诊检查。第三,随访护理。护理人员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每个月上门随访1次,每年组织1次医患交流活动,随访过程中向患者宣导和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在社区内建立健康专栏,随访过程中记录患者的日常生活、疾病、心态调整和并发症等情况,为患者的自我护理提供指导,鼓励患者独立完成日常活动。全部观察对象均于随访1年后进行预后调查,包括疾病疗效、并发症情况、生活质量等。第四,心理干预。因为患者对于疾病和治疗方法缺乏深入的了解,因而常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影响其临床治疗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系统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指导其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治疗的方法和预后,告知患者潜在的不良反应问题,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处理方法,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第五,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通过视频、图册等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系统健康教育,从而掌握手术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定期邀请手术治疗成功的患者进行讲座,宣导疾病的自我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第六,自我护理。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主动与病友、朋友和家人沟通,指导患者掌握造瘘口的自我护理方法,掌握自行更换肛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安排患者进行定时排便功能的锻炼,从而提高患者的排便控制能力。

1.3 观察指标

利用我院自制的生存质量评定量表,对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后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显著改善、有所改善和未改善三个等级,同时,通过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四个等级[1-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生存质量改善情况

实验组低位结肠癌造瘘术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率为100%,对照组低位结肠癌造瘘术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率为80%,两组低位结肠癌造瘘术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低位结肠癌造瘘术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分析 [n(%)]

2.2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低位结肠癌造瘘术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实验组低位结肠癌造瘘术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60%,两组低位结肠癌造瘘术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实验组低位结肠癌造瘘术患者临床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在90%以上,而对照组低位结肠癌造瘘术患者临床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仅为60%左右,由此可见,两组低位结肠癌造瘘术患者临床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比分析 [n(%)]

3 讨 论

低位结肠癌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且该疾病的发生率在我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大部分的低位结肠癌患者都会发生明显的肠壁炎性水肿和肠梗阻症状,对于低位结肠癌患者,临床上通常首选肠道造瘘口术治疗,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肠壁炎性水肿和肠梗阻症状,在患者相关体征和临床症状改善后,实施结肠癌根治术治疗[4-5]。但是,低位结肠癌患者接受肠道造瘘口术治疗后,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危险,进而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延缓患者的康复速度,所以,对于低位结肠癌肠道造瘘口术治疗患者,需要采取系统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巩固疗效[6-7]。

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低位结肠癌肠道造瘘口术治疗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接受延续护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能够达到90%以上,生存质量改善率高达96%,整体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方法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低位结肠癌造瘘术患者接受延续护理,有助于其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进而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缩短术后住院的时间,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罗雪芬.低位结肠癌患者行肠道造瘘口术后系统护理对提升生存质量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8):131-133.

[2] 张 琼.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联合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1):87-88.

[3] 姚 祺.不同分期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0):147-149.

[4] 杨爱玲,米晓慧,孙晓芳.结肠癌患者术后肠内肠外营养辅助化疗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4,9(3):305-308.

[5] 陈小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同期开腹手术对比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5):110-111.

[6] 范 莹,吴硕东,于 宏,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同期开腹手术对比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3,5(18):384-388.

[7] 刘永光,郭 澎,孙军席,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同期开腹手术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5(9):469-471.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6.12.127.02

猜你喜欢

瘘术低位结肠癌
预计2020年油价将低位震荡
枣树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术
上半年磷复肥市场低位运行
利好不足下半年尿素市场仍将低位震荡
高频彩超在行动静脉内瘘术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应用自体血管移植行动静脉造瘘术13例
经皮内镜胃造瘘和小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