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6-03-29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599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循证支气管哮喘

韩 婷(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599)

循证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韩 婷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59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儿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支气管哮喘患儿循证护理模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支气管哮喘;循证护理;应用价值

小儿支气管哮喘属儿科常见过敏性疾病,此病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与人体遗传及机体免疫情况息息相关,亦与环境因素关系密切,多发于春秋季节,但环境过于寒冷时亦容易发作[1]。临床多见患儿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或是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小儿接触烟雾或香水、灰尘等刺激类物质后极易发作,若患儿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则预后会受到极大限制,严重时会威胁到小儿的生命。本实验选择了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各项实验数据,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男23例,女7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3.5±1.4)岁。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3.9±1.3)岁;排除合并其他疾病患儿;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要指导患儿饮食、体位,给予患儿对证护理,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应的健康宣教,叮嘱家长各注意事项。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选择循证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提出问题[2]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病情制定护理方案,满足患儿的多样化护理需求,再结合患儿具体病情总结护理中极易出现的护理问题,比如心理问题、排痰问题、药物使用问题等。

(2)循证支持

护理人员要根据已确定的循症问题寻找相应的循证支持,将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有效结合,为患儿制定针对性个性化护理方案。

(3)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应为患儿布置温馨的病房,要严格控制病房温湿度,降低会刺激呼吸道的诱因,定期巡检病房环境,有效控制病房突发事件发生;同时要给予患儿及其家属相应的健康教育,耐心的为其讲解病情相关知识,告知其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方法,让患儿家属对患儿病情有着相应的认识,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治疗的依从性;并给予患儿相应的心理疏导,耐心的与患儿进行沟通,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让患儿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1.2.3 治疗

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遵医嘱给予输液,雾化吸入、口服药物等治疗,同时用药期间要密切观察患儿药物反应情况,如果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则要即刻处理,将患儿的不良情况严格控制[3]。

1.3 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儿出院时,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的哮喘病情分级;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总有效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表示患儿经治疗与护理各项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有效表示患儿经治疗与护理后各项临床症状均稍有改善;无效表示患儿经治疗与护理后各项临床症状均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儿经不同方式护理后,护理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后哮喘病情分级

表2 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 论

循证护理是于循症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新兴护理理念,强调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将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作为基础,找寻与问题有关的研究文献,再以所获理论为依据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再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最有效的证据,为患者制定针对性个性化护理措施[4]。

哮喘属婴幼儿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强调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时给予良好的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循证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5]。本实验选择了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各项实验数据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临床护理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支气管哮喘患儿循证护理模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 江丽洪,陈开容,麦倩婷.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3,19(23):166-167.

[2] 张 丽,谭丽萍.基于 PDCA 循环提升护士适应护理个案追踪评审模式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5):54-57.

[3] 吕鲜梅.循证护理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8):2625-2626.

[4] 潘秀云.小儿变异性哮喘人性化护理干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2):258-259.

[5] 张 琴,王长秀.人性化护理对哮喘吸入治疗患者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2):262-264.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6.12.119.02

猜你喜欢

循证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