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贫血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2016-03-29蒙维华骆翠枝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广西桂林541199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子宫出血功能性贫血

蒙维华,骆翠枝(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广西 桂林 541199)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贫血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蒙维华,骆翠枝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广西 桂林 541199)

目的分析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贫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法。结果研究组出血停止时间、贫血率还有反复出血率均低于参照组;而研究组对护理的青睐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降低贫血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预后。

功能性子宫出血;综合护理;贫血发生率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无排卵型,另外一种为排卵型。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异常等均是该疾病临床症状,而出血过多或者是出血时间长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症状。现为进一步分析其护理对控制贫血发生率的影响,选取我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入院时经一系列检查均符合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标准。其中,参照组出现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分别15例、18例和27例,平均年龄分别(23.4±2.5)岁、(28.6±3.5)岁、(45.8±3.51)岁。而研究组中出现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分别19例、13例和28例,平均年龄分别是(22.4±2.8)岁、(28.1±3.4)岁、(46.8±4.2)岁。对比两组患者在病症情况、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护理方式

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法,首先,对照组进行的术后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开展定时查房,并叮嘱患者按时服药,为患者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即可。而对研究组患者开展的时综合护理模式,主要包括有以下几点护理模式:第一,保证房间环境整洁安静,要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的房间,以便静养,合理安排护理时间,尽量避开患者休息的时间,保证患者每日睡眠时间在8~9 h内;其二,有专业的护理人员将患者的出血量记录在册,若是发现有出血量较多的情况就要及时向医生汇报,采取对症止血;如果有大量出血的情况,就要立即将医疗器材,备好血液,进行肌肉注射雌性激素止血[1]。其三,饮食方面的护理模式,为患者安排合理膳食,多进食菠菜、红枣、牛奶等;其四,心理护理,该疾病具有反复出血的情况,很容易使得患者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护理人员要及时安慰患者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并鼓励患者做适量运动,但不可过度,暂时禁止性生活,并勤换内裤,以便预防感染。第五,可通过中医结合的方式,患者在术后采取中医法进行调理,有效的减短停止出血时间,帮助患者规律月经以及恢复正常的排卵功能[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方式的评价指标有以下内容,第一,停止出血时间。第二,分析贫血率,贫血的判断标准是有血红蛋白测定值和血细胞比容值决定,当该数值低于110 g/L,还有血细胞比容小于0.37时视为贫血。第三,反复出血率。第四,对护理的青睐例数,制作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护理青睐程度进行评价[3-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

2 结 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其中研究组出血停止时间、贫血率还有反复出血率均低于参照组;而研究组对护理的青睐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评价对比表

3 讨 论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20例中,其中出现有7例患者有反复出血症状,3例患者经过常规护理,均已控制出血的情况,而另4例患者得到止血护理后又再次出现出血情况,经过研究组综合护理模式,出血症状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经期恢复正常,经量得到良好的调整,部分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症状已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渐好转,患者住院观察1个月后均已顺利出院。

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是因为调节生殖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子宫出血,一般为月经量大、经期长、并伴有不规则性出血症状,而出现异常出血症状与生殖器方面的器质性病变没有联系,在月经初期以及绝经前均有可能发生。针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患者不规则出血的情况,并要安抚患者情绪。为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次分别研究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法和综合护理法,分析两组护理效果。从研究结果中明确得出,研究组停止出血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的,且贫血率也大大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参照组中因为护理不到位反而增加了反复出血的情况发生,所以,大部分患者更倾向进行综合护理模式。研究组综合护理法,实行全面护理,心理上,帮助患者解开心理疑惑,给予患者关怀,鼓励患者积极的接受治疗,提高治疗护理配合度,并随时备好血液,安定患者不安的情绪。同时建议患者做适量运动,保证营养摄入,多食铁、锌物质的食物。最后,还可以通过中医调养法,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降低其贫血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1] 孙 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04):196,198.

[2] 闫晓凡.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09):170.

[3] 张成玲.探析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对策[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05):143,146.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6.12.109.02

猜你喜欢

子宫出血功能性贫血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春困需防贫血因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