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2016-03-29沈凤娟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江阴21440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肢体

沈凤娟(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0)

集束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沈凤娟
(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于我院就诊的脑梗塞发作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采用集束化护理服务,B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状况及患者脑梗塞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1)A组患者神经及肢体功能恢复56人,B组患者神经及肢体功能恢复48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发生脑梗塞并发症5人,B组患者发生脑梗塞并发症13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集束化护理服务应用于脑梗塞患者的日常护理中效果显著。

集束化护理;脑梗塞;并发症;应用效果

脑梗塞成为即心衰及肝炎之后的我国民众第三大高发疾病,脑梗塞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其发病快速,患者往往未反应已经造成不可逆的机体损害,如偏瘫、失语、昏迷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关于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关键是日常护理恢复,集束化护理服务应运而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于我院就诊的脑梗塞发作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等。其中男84例,女36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0.2±3.5)岁,既往高血压病史55例,糖尿病病史35例,冠心病病史30例,患者既往已患疾病年限3个月~4年,平均病程(3.1±0.6)年。排除标准:患者在脑梗塞急性发病72 h内死亡;患者已经发生脑梗塞严重并发症。

1.2 方法

A组在B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服务:①心理护理:在患者接受基础治疗后,护理人员与严重失语患者进行眼神、面部表情及手势交流,为患者制作专业的脑梗塞养护宣传图册,定期为患者讲解示范,缓解患者失语、偏瘫后的烦闷情绪;②饮食护理:多数脑梗塞患者血液粘稠新高,血液流动动力不足,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家属为患者制定符合患者喜好的清淡饮食计划,如含有维生素的蔬菜,养胃健脾的粥类食物;③复健护理:在患者严重卧床期护理人员要每隔2 h为患者翻身一次,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偏瘫的患侧及患者长期卧床一侧采取血液活动按摩,促进患者机体血液流动,提高患侧感觉敏感性等;预见性护理:护理人员为防止患者出现脑梗塞并发症,采取将患者安置于仰角30~45°的病床上,可有效防止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为患者滞留导尿管,每日协助患者清洁消毒排泄部位防止患者出现尿路感染并发症,使用小剂量抗癫痫药物,防止患者癫痫发作[2]。

1.3 评价标准

完全恢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超过治疗前的90%,肢体活动灵活;部分恢复:神经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超过治疗前的60%~80%,偏瘫症状明显改善;完全未恢复:护理治疗后,患者偏瘫、失语症状明显存在,日常活动严重受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及肢体恢复状况比较

A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及肢体功能明显优于B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及肢体恢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及肢体恢复状况比较 [n(%)]

2.2 两组患者脑梗塞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

连续护理3个月后,A组患者发生脑梗塞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组间组间脑梗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脑梗塞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 [n(%)]

3 讨 论

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关键包括患者发病后30 min~1 h消失的紧急救治,紧急救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随后对患者采取统一的降血压及抗神经损伤基础治疗,待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平稳后,采取有效的长期护理措施是恢复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集束化护理服务预防并发症的原理是:(1)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定期为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对于有心机梗死可能的患者采取基础用药预防治疗;(2)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抬高床头高度、滞留导尿管、定期清洗患者排泄部位及对患者做全身按摩等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尿路感染及褥疮、关节痉挛、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3)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肢体语言为患者采取心理康复护理,减少患者心理恐惧,减轻患者精神压力,降低患者精神障碍(癫痫、痴呆)出现概率[3]。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集束化护理的A组患者与采用常规护理的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的神经及运动功能恢复快,恢复程度优,且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概率低,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服务是提高脑梗塞患者神经及肢体运动能力,显著降低患者心肌梗死、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及工作能力的关键护理服务。

[1] 胡 艳,王海燕,袁映红,刘宁川,任玉秀,彭 涛.集束化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0(19):2337-2339.

[2] 游玲玲.个性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5,03(23):690-691.

[3] 陈国萍.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脑梗塞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07(14):23-25.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6.12.84.02

猜你喜欢

脑梗塞偏瘫肢体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