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障碍问题的研究

2016-03-29赵晓波

关键词:跨文化障碍信息

赵晓波

(吉林大学 商学院,长春 130012)



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障碍问题的研究

赵晓波

(吉林大学 商学院,长春 130012)

在解释了跨文化、管理沟通等一系列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对于跨文化管理和跨文化沟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霍夫斯泰德等学者的理论模型等,并且分析了跨文化管理沟通的障碍的类型。在跨文化管理沟通中应当在意识上建立平等尊重的一种沟通态度,了解对方的文化行为习惯和价值体系,发现对方的优点,最终找到双方都认同的价值观体系建立统一的企业文化,实现本土化经营。

跨文化管理;管理沟通;沟通障碍

一、研究背景

外资企业进驻中国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在中国大陆的蓬勃发展更是引人注目。改革开放以后适应政府的优惠政策,外资企业开始较大规模地在华投资。中国进入WTO以后,开始在法律框架下展开全方位的市场开放,到目前,外资公司在中国已经出现了价值链一体化的趋势。那些高速发展的全球性跨国企业,不断地处在结构调整和业务拓展的变革之中,例如跨国界的业务重组、加强全球战略联盟、跨国界收购与兼并。这些企业在参与国际化竞争、开展重组并购的同时,都将直接面对跨文化沟通问题,如何让本土员工认同企业文化,本土员工与外籍员工顺利沟通,尊重和理解对方的价值观体系,实现组织任务的顺畅传达和正确理解,并最后实现组织目标是摆在管理层和员工面前的重要挑战。

二、跨文化管理沟通概念及理论回顾

沟通的研究始于美国20世纪30—40年代,70年代末传入我国。沟通过程主要由七种基本要素组成,包括信息背景、信息发送者、信息、信息接收者,渠道(媒介)、反馈和环境等。

在管理学中,沟通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信息的发出者通过一定的传递渠道将信息准确而完整地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组织沟通是组织将信息传递给成员或者有传递需要的成员将信息传递给组织的过程。即我们通俗讲的所谓思想的交流。沟通可以是单纯的信息交流,也可以是情感、思想和态度的多方面交流。根据沟通参与者类型的不同,沟通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机—机沟通、人—机沟通和人—人沟通。管理沟通就属于其中的人—人沟通形式。

管理沟通是指在各种管理活动和商务活动中,沟通主体(沟通者)基于一定的沟通背景,为达到一定的沟通目标,在分析沟通客体(沟通对象)的基础上,将特定的信息或思想、观点、态度传递给客体,以期获得预期反应效果的全过程。

根据管理沟通的概念表述,我们可以看到管理沟通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管理沟通是的沟通主体是人和社会组织,区别于人—机沟通和机—机沟通,是人与人、人与组织间的沟通。(2)管理沟通是在企业或者商务活动中人与人或组织中的人之间进行的沟通。区别于其他社会劳动。(3)它是发生在有利益关系的主体间的沟通行为,沟通主体往往在沟通之前会分析沟通对象,尽量选择最佳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

文化的概念历来众说纷纭。爱迪格·谢恩将其定义为群体在适应外界和统一内部成员的过程中形成的逐渐不为成员察觉的隐含性假设[1]。群体本身是不能自发感受到自身文化的,文化需要比较才可以显示出各自的特色。随着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将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与组织文化或内部文化区分开来。

比利时有学者提出,跨文化管理沟通是管理的一种形式,这种管理是以承认当地文化的存在为前提,提出要把这些独特的文化和习惯特征整合到企业文化当中,并且协调这些价值观以适应企业的核心政策。

而也有学者认为,“跨文化管理是研究全球范围内不同组织文化中人们的行为,并且训练人们学会与不同国家的员工和客户合作的一种管理方式。它是描述同一国家或文化内的组织行为;比较跨国界或跨文化的组织行为。并且最重要的是它应该探求如何改善与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客户、供应商、同事以及合作伙伴之间的交流。因此跨文化管理应是把管理从国内范围扩展到国际和多文化范围。”[2]

与此同时,一些学者提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一起工作、交流、做生意,由于观念和生活经验的差异,在交往过程中常常存在信任和理解的障碍,因此,需要通过跨文化沟通来达到理解和共识。

国内的一些学者将跨文化管理沟通定义为:在一种文化中编码的信息——包括语言、手势和表情等,在某一特定文化单元中有特定的涵义,传递到另一文化单元中,要经过解释和破译,才能被对方接收、感知和理解。[3]

综上所述,我们结合沟通在管理学中的定义,总结不同学者对跨文化管理沟通定义的共同点。这里给出跨文化管理沟通定义,是指协调、组织、领导来自不同国家有着文化背景差异的员工,准确传递信息,交流意见,并最终达到组织目标,和谐企业文化的过程。因为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即便在同一文化中仍存在不同分支的亚文化,由于信息传递失真,沟通渠道不畅,语义丢失等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中更容易产生误解,进而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阻碍沟通的完成。

三、跨文化管理沟通的障碍及其类型

所谓沟通障碍,是指信息在传递和交换过程中,由于信息意图受到干扰或误解,而导致沟通失真的现象。在人们沟通信息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使沟通受到阻碍。

(一)语言层面的沟通障碍

在组织跨文化管理中最直观的沟通障碍,来自不同语言国家的员工在沟通中要采用对方可以理解的语言才能交流,但由于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环境和背景中有不一样的语义,可能导致沟通双方理解的意思有偏差,语言的差异是跨文化管理沟通中的一个常见且主要的沟通障碍,另外,在语言的表述方式上差别也会影响沟通的顺利进行,语言的运用背景,对具体语句的理解,肢体语言的使用,面部表情等语言的附带也是跨文化沟通的障碍。这些构成了跨文化管理沟通的语言层面上的障碍。

(二)认知层面的沟通障碍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从小生活的环境,接受的教育不同,都将导致思维方式,价值观体系的迥然不同。

在一个团队里,由于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同,员工之间的意见分歧大,一个方案提出有时很难得到统一的意见。企业打造跨文化团队时,成员的价值观往往会有相当大的差别,成员彼此的认同感比较弱。容易导致团队成员间产生外群体和内群体之分,某种情况下会发生相互排挤和明争暗斗,跨文化团队常难取得步调一致的行动,必然缺乏创新。

其次社会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等的差异,也将极大影响跨文化沟通的顺畅进行。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既有性质的差异也有时代差异,不同意识形态民族在沟通上存在心理上的距离,往往无法认同甚至怀有恶意地与其他意识形态的人们交往,造成很多障碍,甚至是冲突。

(三)文化中心主义的障碍

当沟通中存在分歧或障碍时,若双方都不想妥协或退让,甚至漠视这种因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沟通距离时,这往往是出于对于自己文化的优越感,或者说是文化中心主义。

文化中心主义对跨文化沟通而言是一个观念上的障碍,容易产生沟通距离。卢卡斯认为民族中心主义包括三种沟通距离:漠不关心的距离、回避距离以及蔑视距离,这样的一种沟通距离的产生往往会阻碍跨文化沟通的继续进行,使沟通双方陷入一种倒退螺旋式的交往境地。由此可见,文化中心主义造成的沟通障碍是跨文化管理沟通的深层次的障碍,受到文化霸权主义、文化自卑感等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的影响,这是不平等的文化心理,也是具有历史根源的跨文化沟通的障碍。

四、解决跨文化管理沟通障碍的对策

(一)语言障碍对策

语言方面的障碍可以通过培训来改进,进行外语培训,锻炼交流,统一用语。

在实际沟通方面,不同文化和教育背景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的沟通技巧和沟通行为习惯。当跨国组织进行沟通时,尽量选择直接的沟通方式,避免因间接沟通造成的信息传递的失真。适时利用双方都能理解的非语言沟通方式、身体语言、眼神交流等。并且注意倾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含义等。适应不同的沟通风格,例如,美国人在讲话时有时会表情夸张,情绪高昂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新的沟通媒介也应运而生。如我们看到的全公司系统内部的电子邮件就是现代企业中已经应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电子沟通方式。要培训员工合理利用这些现代的办公系统,将信息准确适时地传递。

(二)认知障碍对策

霍夫特德强调文化适应的概念,认为跨国公司在海外的分公司和子公司应融入当地的文化中。他还实证考察一家跨国公司在不同地方的分支机构的工作价值观,发现差别是明显的,并以此做出了跨国公司的“文化地图”。这也让人联想起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原德方总经理马丁·波斯的一句话:“为了实现长期的目标,必须实现两个中国化:一个是技术的中国化,二是管理的中国化。[4]”

有学者指出,跨国企业的跨文化冲突解决之道在于五个方面:第一,正确认识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认同感。第二,在HR规划中考虑文化差异因索。第三,在招聘和外派过程中注意跨文化管理的人才调配。第四,加强沟通和交流。第五,努力创建具有协作精神的企业文化[5]。

五、结论

在中西文化互相冲突的背景下,跨国企业要想获得大的发展,必须识别文化差异,加强组织管理沟通,冲破文化障碍,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化多样性的潜在优势,建立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以期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组织要实现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沟通,首先,要克服文化偏见,承认并且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这个事实。其次,要主动去了解和发现对方文化的优点,进行换位思考。再次,认识和借鉴对方文化中的沟通方式和技巧,使交流信息易于接受。最后,建设融合各方文化优点及各方认同的企业文化,使不同的文化在企业中和谐相处。

[1]Kreicker, N. Current Trends in Expatriate Selection Procedures [J]. International Orientation Resources,1991(3):30-38.

[2]陈晓萍.跨文化管理(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程艳霞.管理沟通[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南希·阿德勒.国际组织行为(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barriers of corporate and the solutions

ZHAO Xiao-bo

(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12,China)

Based on the explanation of “cross-cultural”,“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related concepts,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es on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which is mainly about Hofstede and other scholars’ theoretical models,and analyzes the barriers to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In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attitude of equality and respect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the aspect of sense,and understand others’ cultural behavior habit and value system to find advantages,so that the recognized value concept system could be formed and the localization operation could be realized.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management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barriers

10.3969/j.issn.1009-8976.2016.01.011

2015-11-14

赵晓波(1964—),女(汉),吉林长春,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学。

F270

A

1009-8976(2016)01-0039-03

猜你喜欢

跨文化障碍信息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跟踪导练(四)2
跨越障碍
订阅信息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展会信息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