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木架构建筑的构成

2016-03-29杜晓坤王璟珺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木架斗拱体量

杜晓坤,王璟珺

(1.安徽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2.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中国木架构建筑的构成

杜晓坤,王璟珺

(1.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文章以构成的概念引出木架构建筑空间、体量的探讨,通过对中国木建筑的形式和形体进行分析突出构成对于中国木架建筑的影响,强调了构成在建筑当中的重要性.

构成;建筑;形体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尽管中国建筑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影响,但在很大的方面还传承与发展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研究的角度也越来越丰富.加强对传统木建筑构成的研究,从长远角度来看,对于中国现今建筑环境设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构成的概念

构成是一个现代的专有名词,指的是形成、造成.它是现代艺术兴起的流派之一,将不同或相同形态元素重新组合成新的表现形态,既人主观性的观察客观世界,探求各事物间的组合关系和组合规律,按照自己的情感,直观或抽象表达客观世界以新的形态形象,给人一种新的视觉感受.构成是抽象无目的的,也有实用有目的的.

在艺术设计范畴中,构成所指的是将一定的形态,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心理特性、审美法则进行有意识的组合.

2 建筑的构成

人们在谈论中国木结构建筑艺术和构成时,常以建筑的材料作为切入点,这样的看法虽然出乎人意料,但却符合建筑的构成.建筑是由建筑材料所构成各式各样建筑构件的再组合,台基、木柱、斗拱、砖墙、各个样式的屋顶……这些构件在建筑师的精巧组合下构成建筑的整体,呈现于世人面前.

建筑材料的质感、纹理、色彩本身就是构成建筑形象的美学要素.建筑材料组成的构件呈现出在力学承载下所表现出的结构美以及构件穿插交替下产生的构造美,这恰恰也是建筑美学组成的一部分.而更为重要的是,材料也是构成整个建筑内部和外部的要素,它是建筑空间和形体的载体.

建筑的形体由点、线、面、体按照空间的形式美法则,进行有机组合.体量是形体的一个重要因素,巨大的体量是建筑不同于其它艺术形式的重要特征之一.传统木建筑按照体量关系分为,单体建筑和群体建筑.每一项建筑的计划都是依照一个社会构成单位的需要而产生,建筑的平面构成是满足计划要求而产生的具体安排.从古至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然使得房屋建筑的规模和内容受到同样的变化,体量从小到大,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中国古典建筑的扩大,不外乎两种形式,一是“体量”的增加,二是“数量”增加,这也印证了单体建筑和群体建筑划分的由来.由于中国的古典建筑是“数量”作为建筑规模的基础,所以单体建筑在面积在增加到一定限度便停止了.

以单体建筑而言,平面构成以“间”为单位.现存最大单体木建筑是清故宫的太和殿,平面为“九五”开间,“九五”恰恰也是帝王之数.从建筑功能来看,太和殿也是故宫中最为重要的宫殿建筑,为凸显它的建筑等级,太和殿在建造时采用的是“须弥座”作为建筑基座,屋顶样式所使用的重檐“庑殿”更是古典建筑中等级最高.古人计数,“九”为最大,建筑等级最高的屋顶,四条垂脊上会用九个瑞兽,而太和殿作为帝王议政居住的地方,故宫中最为重要的建筑,四条垂脊使用了十个瑞兽,天下无二,除了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外,大概也意味着只有皇帝才配享受到“十全十美”的待遇.中国木架单体建筑的特点就其构成而言,分别是简明、真实、有机.“简明”指的是建筑的平面结构与布置简洁明确.“真实”所指的是木架建筑的结构真实性,梁架、柱子等结构的部件暴露可见.

“有机”是指建筑的内部空间可以灵活的分隔,为的是满足各种不同功能的要求,建筑的内部和建筑外的环境融为一体,使得建筑有着如同从土里长出一般的气质,与建筑外部的环境相互流通渗透.

传统木结构群体建筑布局构成的灵魂是庭院.建筑的特征的是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与社会条件的影响与支配下形成.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由于气候和地形条件的不同,庭院的大小、形式也存在着差异性.例如北方的住宅有着开阔的前院,为的是冬天有充足的阳光;而在南方,为了减少夏天的暴晒,庭院会建造的较小,形成“天井”,这样做还可以增加室内的通风效果.庭院的组成形式因围合的方式不同而产生细微的区别,总体而言,布局上沿着一条纵深路线,对称或不对称布置一连串形状与大小不同的院落和建筑,烘托出种种给人不同情感感受和环境氛围的空间.这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群所持有的艺术手法.

空间的形状、大小、方向、开敞或者封闭、明亮或黑暗,都会对人的情绪产生直接作用.宽阔高大而明亮的大厅会让人觉得开朗舒畅;空间上的低矮、昏暗的大厅会让人觉得压抑沉闷……这些都说明了建筑内部空间构成的艺术感染力.将不同性格的空间按照艺术构思串联起来相互交融,加上对建筑的不同处理,使行进在其中的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情绪变化.所有的这些都是建筑师通过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才可以创造出来的.

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七大建筑体系,只有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剩下的建筑体系虽然也有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但却是以砖石结构为主.几千年来中国建筑长期采用木结构,这是因为木材相比石材质量较轻,加工容易,加上过去林木森郁地区广袤——取材的便捷性.从结构上看,木构木结构建筑主要分成抬梁式和穿斗式.抬梁式是柱上搁置梁,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用矮柱支起短的梁,像这样反反复复层叠,当柱上采用斗拱时,梁就搁置在斗拱上.这样的结构拥有更大跨度空间,所以应用在规模较大的单体建筑上,如宫殿或者庙宇.而穿斗式结构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上,再沿着檩条的方向用斗枋把柱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框架.因建筑构件檩和柱密而细,结构上更为轻便,更多的用在民间规模较小的建筑.也有部分地区的民间建筑采用两者的混合式,例如皖南地区,建筑中间部分采用穿斗式,两边的山墙采用抬梁式.

斗拱,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中所特有的结构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柱子上运用伸出的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同时它也明确了屋面和墙面的分界.在《建筑设计参考图集》中,梁思成先生对斗拱的解释也说明了让它在中国传统木建筑中的存在价值.而古建筑匠人的技艺愈来愈娴熟,斗拱随着时代发展,在整个建筑当中起到的结构作用变弱.明清以后,斗拱的装饰性作用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建筑当中排列丛密,在选材用料上变小,但它的结构作用并没有完全丧失.

3 建筑的形体

中国木结构体系建筑的构件多样,在结构和构造组成上的复杂和精微是西方砖石结构建筑所无法相提并论的,这也恰恰体现了中国木架建筑师聪明才智.因为受到建筑材料尺度和力学性能的限制,相比砖石结构建筑,中国木构单体建筑的体量不能太大,建筑形体不能太过复杂.为了使得建筑的造型多样化,中国木架建筑的屋顶在造型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文字来看,“屋”字最初的意思是上盖、屋盖,后来人们以它来意指整个房屋.由此可见屋顶在一般人心中的印象就代指了整个房屋.木构建筑从立面看,可分为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就建筑外观来说,屋顶的设计是三者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屋顶的设计之所以被视为建筑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因为木结构体系建筑由于构成体量庞大的建筑难度大,而对屋顶设计的把握恰恰可以加强建筑的体量感.通过屋顶的构造来增强建筑的体量感,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最为合适的做法.另外,从外形上看,屋顶位于整个建筑物中最高的位置,从任何角度去观察,更多的时候它也是整体建筑当中的焦点.木构建筑屋顶的基本形式有:庑殿、歇山、攒尖、硬山、悬山五种.其中前三种是皇家和宗教建筑所特有,在形式上可以做成重檐,为的是加强整个建筑气势.1.硬山:两面坡,屋面在山墙的位置终止不出山墙;2.悬山:两面坡,和硬山的区别在于屋面挑出山墙.和硬山都是用在附属建筑或者小型建筑上;3.攒尖:建筑的平面是正方形、正多边形或者圆形,屋顶是向平面中心汇聚的尖顶.4.歇山:这种样式可以看成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为悬山或者硬山,下部分是四面坡.在建筑群当中主殿前后次殿使用的屋顶样式;5.庑殿:四面坡,建筑性格庄重严肃,最为尊贵,是建筑群中最高等级建筑使用样式,例如:故宫太和殿,佛教建筑中的大雄宝殿.由以上这五种屋顶的基本形式又演化出多种屋顶形式.

中国木构建筑的屋面通常是凹曲面,屋顶从上至下不是平直的,中部微凹.庑殿、歇山、攒尖这三种形式的屋顶,屋角都呈现出上翘状为的是视觉上减弱屋顶沉重感,再加上屋顶在斗拱的力学支撑下,屋檐延伸加长,木架建筑被冠以“会飞的建筑”跃跃欲试,意态轻扬而富有韵味.

木架中国并不缺乏石材,而以木结构作为建筑的主体皆因为古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更加注重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的不朽,对于“身外之物”总是抱着不追求永恒的现实态度,这当中也包括了对建筑的建造观念.同时儒家哲学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罕兴力役,无夺农时”的观念,以及古人追求温柔敦厚的审美趣味,都与木架建筑在建造之初的选材有着重要关系.

4 结语

中国木构建筑体系屹立世界建筑之林几千年,有着别于其它建筑体系的独特和唯一性.着眼于它的建造法,存在着如等级观念、宗法观念和某些迷信观念等这些过时元素.但也有着大量可以继承的优秀遗产:注重整体的观念,人与自然融合的观念,重视建筑与地域文化的结合,以及许多诸如建筑的群体布局、外部空间与环境艺术的独特成就、装饰的人文性……也正是有了这些元素才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的精妙与意境的深远.突显在世界之巅,甚至远超某些现代建筑之上.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83~88.

〔2〕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9-13.

〔3〕萧默.建筑的意境[M].北京:中华书局,2014.144-150.

TU366.2

A

1673-260X(2016)09-0110-02

2016-05-09

猜你喜欢

木架斗拱体量
倔强的藤蔓
说不完的斗拱
对一个匪夷所思的力学现象的剖析
明年目标1.5个亿?!这家体量过亿的动保企业正在谋划什么?
砳建筑:在“鹅卵石”体量中实现绿色节能办公
民居趣读
我被木架“粘”住了
浅析中国古建筑的斗拱——以沈阳故宫为例
把雨伞挂满
斗拱系列灯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