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探索

2016-03-29田子玲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著作常州文献

田子玲

(常州市图书馆,江苏常州213003)



常州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探索

田子玲

(常州市图书馆,江苏常州213003)

常州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地方文献,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常州图书馆设立了特色阅览室和特色馆,以校勘、整理、汇编等方式编辑出版馆藏有价值的历史文献资料,让地方文献中的善本珍藏通过出版化身万千,惠及大众,传播优秀地方文化。文章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常州图书馆多年来开展地方文献资源收藏及研究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文献;开发利用;常州图书馆

一、常州地方文献收藏情况

常州素有“八邑名都”“财赋重地”之称,经济的发达也为文献的印刷和流传提供了条件。常州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同时,在国内各大图书馆的藏书目录中也能发现许多公共和高校图书馆都收藏常州地方文献,尤以江、浙、沪等地的省、市图书馆收藏较多,如浙江省图书馆收藏的《乾隆武进县志》,南京图书馆收藏的《万历常州府志》,上海图书馆收藏的盛宣怀、蒋维乔等人的手稿、信札、日记等。而在历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私人藏书,目前已处于次要地位。各地的古旧书店,由于历史的原因,书源日渐减少,远不能和图书馆相比[1]。

(一)古籍地方文献

常州图书馆已编目和专库保管的古籍地方文献有8 000册,内容主要有三部分:

1.地方志著作

常州图书馆收藏有多部地方志著作,其中最有价值的是由清代著名校勘学家卢文弨批校的宋咸淳《毗陵志》。1952年,由蒋维乔等人创办的“毗陵文献征存社”向图书馆捐赠了清康熙《常州府志》、道光《武进阳湖县合志》等多部常州地方志。1984年,购入了光绪《武进阳湖县志》《武阳志余》等多部地方志。1992年,图书馆在民间征集到清乾隆刻本《阳湖县志》。1995年,购入影印出版的明成化《重修毗陵志》、正德《常州府志续集》等多部常州地方志。2013年,通过复制的方式,入藏了乾隆《武进县志》等多部缺藏的常州地方志。至2013年底,现存常州地方志已基本收藏齐全。

2.历代名人著作

常州图书馆在建馆之初就重视收藏地方名人著作,在当时的报刊上经常登载图书馆入藏常州历史名人著作的目录。一些常州地方藏书家如钱琳叔、庄中希、赵少芬等都向图书馆捐赠过常州先贤著作。1930年董絸庵任图书馆长时,对收藏常州先贤著作尤其重视,曾购买、借抄了很多重要的常州名人著作。目前,馆藏古籍中的常州名人著作共有1 221部7 126册。其中有梁萧统的《文选》、唐独孤及的《毗陵集》、宋邹浩的《道乡集》、元谢应芳的《龟巢稿》、明唐顺之的《荆川先生文集》、清赵翼的《瓯北集》等。

3.家谱族谱

常州图书馆收藏的家谱主要来源于私人捐赠,建馆时就收藏常州地方家谱。常州图书馆还在全国各地的古旧书店购买到一些编修于民国间的、木活字印刷的常州地方族谱或家乘。常州图书馆还经常收到捐赠的新家谱。目前,常州图书馆收藏了67个姓氏的家谱,共2 000余册,其中在当地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盛、庄、孙、恽、赵、张、费、刘等大姓族谱均有收藏。

(二)民国常州地方报刊

民国间常州地方出版的报纸有40多种,常州图书馆均有收藏,其中最早的是创刊于1912年的《公言报》。报纸多数来自出版者的捐赠,部分为图书馆订购。现藏的民国常州地方报纸中,《武进商报》是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报纸,另有保存本的报纸收藏在书库,图书馆完整地保存了自1927年创刊至1937年的全部期数。馆藏中比较重要的报纸还有《武进报》《晨钟报》《武进中山日报》等。图书馆收藏的民国地方期刊主要有1918年创刊的《武进月报》、1927年创刊的《武进教育月刊》、1929年创刊的《武进县政公报》、1947年创刊的《武进儿童》等。

(三)当代常州人著作及地方报刊

常州图书馆自1986年开始主动收集在全国有影响的当代常州人著作,如洪深、高晓声、吴祖光等人的作品集。每年收藏的常州当代人物著作有数百册,内容以社会科学为主,涉及文史各方面,目前共收藏当代常州人著作4 000余册。另外还有数十种常州地方报刊。

二、常州图书馆地方文献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一)几代常图人持之以恒征集和收藏常州地方文献

常州图书馆自1904年创办至今已有112年历史,在保存、流传地方文献方面有着优良传统。在常州图书馆的藏书建设过程中,历届同人对常州地方文献的收藏尤为关注,由于他们的努力,很多珍贵的文献才得以保存下来。

20世纪30年代初任图书馆长的董絸庵对常州地方文献情有独钟,在任期间购买、借抄了很多重要的常州地方文献。馆藏明刻本《毗陵人品记》一书为海内外孤本,原收藏于私人藏书楼,精通版本目录学的董絸庵深知此书的价值,与书主商议转让。由于是珍贵版本,当时的图书馆无力承担购书费用,董絸庵又找到该书作者毛宪的后裔毛仲省,由其出资160块银元将书购买后捐赠给图书馆。此事成为常州图书馆收藏史上的一段佳话。

1989年,常州图书馆制订了“常州图书馆征集地方文献规划”,把收集地方文献作为藏书建设的重点,利用征集、购买、交换、复制等方式收藏常州地方文献。1990年起,每年征集的常州地方文献都有数百册。

1995年,常州市人民政府颁发了由常州图书馆起草的《常州市地方文献样本缴送暂行办法》(常政办发[1995]114号),规定本市境内出版、编印单位应向市图书馆直接缴送样本。

2006年,常州图书馆通过互联网发布《关于征集常州人著作的通知》,向海内外各界广泛征集常州人著作,征集范围包括:(1)历代常州地区的常州籍人士,或在常州地区工作、居住过的人士所撰写并由出版社出版的著作;(2)历代常州地区各界著名人士的照片、手稿、日记、信函、传记、回忆录等;(3)历代常州地区常州人的家谱、族谱等。

2010年,设立“常州人著作捐赠专室”,常年征集常州人著作,接受社会各界捐赠。

没有征集,没有收藏,就很难有丰富多彩的地方文献。由于很多地方文献散落在民间,图书馆通过向全社会号召,进行征集收藏,拓宽了获取地方文献的途径。

(二)开设特色阅览室或特色馆

常州图书馆利用地方文献的优势,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1.1996年在省内首设家谱阅览室

盛世修家谱,常州人近年修家谱成风,于是常州图书馆与时俱进设立了家谱阅览室,广泛搜集民间家谱,同时也利用馆藏家谱和专业人才优势为常州地区的家谱撰修提供帮助。

2.成立常州人著作馆

常州乃千载读书地,读书写书蔚然成风,近年来尤其如此。常州图书馆根据形势的发展于2007年成立了颇具特色的常州人著作馆,以此展现本土文化底蕴,展示各代常州人风采,凸显地方文化特色。常州人著作馆自成立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常州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之一,经常有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学习,还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及研究人员前来阅览和利用。有许多侨居国外的常州人利用回乡省亲之际前来著作馆参观学习,有的发现了先辈和家族人员的著作,异常惊喜,表示今后要推荐更多的海外常州人前来学习、参观和赠书。这极大地激发了海外游子对家乡的热爱和崇敬之情,著作馆起到了传承文明、宣传名人、聚宗睦族的作用。该馆的成立不仅提升了常州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扩大了社会影响力,也表达了常州图书馆对关心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各界的答谢与回馈之情,是图书馆与社会的一种良好互动[2]。

(三)对重点项目启动“记忆常州”工程

图书馆不仅要尽收藏保管之责,还应通过整理、校勘、出版等工作,使孤本珍藏化身万千,更好地保存、传播地方优秀文化。早在常州图书馆建馆初期,就有整理出版地方文献之举,曾刊印过《毗陵人品记》《常州先哲遗书》等乡邦文献。整理出版地方文献在当代更具现实意义,有鉴于此,常州图书馆于2004年对珍贵资料启动“记忆常州”工程。图书馆制订了长期规划,计划逐年编辑出版常州历史文献。

1.组织专业人士整理点校宋咸淳《毗陵志》等

2004年,正式组织团队开始整理有关传世稀少的文献资料,采用校勘、整理、汇编等方式编辑出版有馆藏价值的历史文献资料,让馆藏地方文献中的善本珍藏通过出版化身万千,惠及大众。《毗陵志》当年点校完成,2005年1月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2006年《常州名人碑传集》开始整理编辑,2007年《常州藏书家考》作为研究课题立项。现在这些任务均已高质量完成。

2.启动大型地方文献《常州先哲遗书》的整理出版工作

这是常州历史上最大的古籍整理工程,整套丛书共计有77种745卷11 004页。此项目于2008年由常州图书馆联合常州文化研究所共同开展,历时2年,数十人勤勤恳恳,呕心沥血,于2010年9月完成并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3.整理复原《永乐大典》19卷项目

《永乐大典》是中国著名的大型古代典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全书原有2万余卷,可惜现存仅813卷。2011年,常州图书馆古籍部在整理馆藏古籍时发现了《永乐大典》中的19卷清人抄本,这部分内容均与常州有关。意识到这一文献的重要意义,《永乐大典》19卷复原整理工作被列为图书馆重点研究课题,为此古籍部调配了专业研究人员,历时2年多,将这部分内容按《永乐大典》的格式复原,然后对其进行点校整理,编定详细的目录和引书、人名两个索引。为了阐明此项目的意义,主持该项目的王继宗撰写了题为《〈永乐大典〉19卷内容之失而复得——[洪武]〈常州府志〉来源考》的学术论文,发表在《文献》2014年第3期,引起了国内有关专家的重视。

4.启动“常州历史文献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

2012年图书馆将此项任务正式列为馆内重点研究课题,并开始第一辑编辑工作。2013年7月由凤凰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常州历史文献丛书”第一辑共3册,内容包括《毗陵人品记》、《大德毗陵志辑佚(外四种)》(含《大德毗陵志》《泰定毗陵志》《江浙须知》《宜兴风土旧志》《毗陵续志》5种元明时期与常州相关的地方志辑佚)及《晚清常州名贤日记四种》(含丁嘉葆《先学士公日记》、《庄鼎臣日记》、《庄宝澍日记》,恽毓德《壬辰春试记》)。第二辑于2015年9月出版发行。共分4册:第一册为《清代常州地方史料汇编》,含《毗陵闻见录》等8种;第二册为《常州科举史料三种》,含《增续毗陵科第考》等3种;第三册为《常州人物传记四种》,含《毗陵忠义祠录》等4种;第四册为《旧言集》。2016年正式启动“常州历史文献丛书”第三辑的整理出版。丛书收录的古籍地方文献,均为善本、稿本等珍贵文献,通过整理出版为读者利用提供了方便。

5.启动《常州古地图集》编辑出版工作

2011年,常州图书馆开始组织力量编写《常州古地图集》,将馆藏400余幅常州古代地图资料经过整理、考证后汇辑出版。《常州古地图集》是常州历史上第一部古代地方地图总集,为读者了解和研究常州历史提供了图像资料。该书的出版发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特别是受到了常州文史专家的高度评价,该书已经成为常州文化研究工作者案头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为他们研究常州历史文化打开了方便之门。常州各大媒体对《常州古地图集》的出版进行了报道,各地读者表现出极大兴趣,众多读者和研究机构都通过各种途径表达了阅读和收藏此书的意愿。《常州古地图集》的出版发行是常州图书馆致力于古籍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成果,2014年获得常州市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5年获江苏省档案文化精品奖一等奖。

(四)利用现代化手段使地方文献数字化,扩大流通传播渠道

常州图书馆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建立了馆藏古籍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并且建立了部分馆藏经典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在常州图书馆网站发布,供读者利用。

文献的保护和利用始终是一对矛盾,尤其是古籍资料,只要提供利用,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文献的损耗。如何解决藏与用之间的矛盾?用数字化的文献取代原书的使用,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法。地方文献全文数字化将是常州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未来几年的工作方向,相关工作正在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中。

三、关于今后常州图书馆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几点设想

多年来,常州图书馆在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还有大量的处女地需要进一步去挖掘去开发。收藏、保存、研究、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是常州图书馆为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提供文献保障的有力举措。

(一)建立常州地区地方文献资源协作协调机构

严格执行《常州市地方文献样本缴送暂行办法》,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文献保障制度。依法建立和健全地方文献工作体系,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地方文献政策法规和工作规范、业务标准,是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根本保障。可以由政府出面,设立协作协调机构,负责本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组织和牵头工作,促进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3]。

(二)联合高校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办等机构,整合区域地方文献,实现资源共享

由于地方文献征集、保存工作复杂,涉及的出版和收藏单位广泛,很多收藏单位自成体系,如:常州工学院的常州研究中心,就是专门研究常州的研究机构;常州工学院图书馆还专门设立了常州名人库,收藏常州地方名人著作。各收藏单位可以联合起来,分工合作,统筹规划,合理配置,优化资源,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4]。

(三)加快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建立共享服务平台

地方文献数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既能降低珍贵地方文献破损和遗失的概率,又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利用平台,可以最大程度地为地方的文化建设提供服务。将所有地方文献分门别类进行全文数字化处理,是一个惠及万众的大工程,这需要政府文化部门给予经费、政策、人员、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国家文化部牵头打造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一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平台。地方文献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也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州地区可以统筹规划,区域范围内通过建设以地方文献为重点的专题数据库群,实现地方文献的资源共享。

[1]包英.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9):67-68.

[2]姜璐.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9):71-73.

[3]刘江.浅谈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0):64.

[4]龙滔.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法制保障与地方政府的作用[C]//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卷.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174.

责任编辑:唐海燕

10.3969/j.issn.1673-0887.2016.06.002

2016-06-30

田子玲(1967— ),女,馆员。

G127

A

1673-0887(2016)06-0005-04

猜你喜欢

著作常州文献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常州的早晨
李帆著作系列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