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景泰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浅谈

2016-03-28吕佐珍甘肃省景泰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甘肃景泰730400

甘肃农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景泰县农广校培育

吕佐珍(甘肃省景泰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甘肃 景泰 730400)

甘肃省景泰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浅谈

吕佐珍
(甘肃省景泰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甘肃景泰730400)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抓住新型职业农民就抓住了解决谁来种粮和农业后继乏人问题的金钥匙,就抓住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关键。通过采取不同的培育模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实际,笔者提出我县抓好新型农民培育的几点认识,作为初步探讨。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职业农民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农村中出现一种新置业群体。是指专业从事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的高素质、高技能农业从业者。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

景泰县位于甘肃中部,东临黄河,西接武威,南邻白银、兰州,北依宁夏、内蒙古,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为河西走廊东端门户。全县总面积5 483平方公里,拥有耕地69万亩,瞎6镇5乡,总人口24.18万人,农村劳动力10万人。全县农作物总耕地面积54.59万亩,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主要有小麦、玉米、沙漠洋芋等主导产业等,另有一定规模的枸杞、红枣、早酥黄冠犁等优质经济林果产业。各类规模养殖(小区)达到355个。2013年景泰县被农业部列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省级试点县,2014年被农业部列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国家级示范县。

一、景泰县模式概述

景泰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是政府、农业部门、培训机构、农业经营主体四级联动,以县农广校为主体,以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补充,继续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做法是:政府负责制定规划、出台政策、统筹资源、提供保障,农业部门负责制定产业培育方案、落实涉农项目扶持和资格认定管理,县农广校负责教学计划、培训教材、师级队伍、考试考核等教学管理工作,各乡镇负责组织人员。围绕全县特色主导产业,制定四个阶段系统培训模块,做好四种结合,进行三项考核。根据培训产业的不同,按照农时季节,分四个阶段分期学习:第一阶段为基础理论学习阶段,根据农业部制定的产业培训规范进行授课,本阶段培训时间为5天。第二阶段为实践学习,让学员到与产业相匹配的实训基地实践,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当中,并在实践中补充理论知识的不足,本阶段培训为7天。第三阶段是到外地参观学习,组织学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本阶段时间为3天。第四阶段是技术跟踪服务和指导,在培训后一年的时间里,农广校组织专家和教师继续分区域、分产业、分层次进行后续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切实解决学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升学员科技素质。为了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与田间课堂相结合、理论教学与技术指导相结合、专家讲座与技术指导相结合、技术培训与农民中专学历教育相结合等四种培训形式开展农业系统培训,农广校采取“农民培训+农民学历教育”模式来开展中等学历教育,即完成了农民培训任务,又发展了中等学历教育。参加培训的学员都要经过理论考试、技能测试、实践考核三种考试,合格后发给新型职业农民结业证书、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和所学专业的中专学历毕业证书。认定后发给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组织体系

为加强景泰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和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农业、财政、发改、国土、人社、水务、林业、扶贫、科技、工商、税务、金融、保险以及工会、妇联、团委、科协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牧局,农牧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培训的日常工作,落实各项培训任务。

(二)确定培训机构,明确产业及培育对象

根据《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农牧厅关于下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补助资金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景泰县实际情况和培训需要,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确定培训机构,并进行备案管理。在培训前,县上召开专题会议,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进行研究讨论,安排培训机构开展前期调研。通过调研,掌握全县产业分布情况,以及种植、养殖大户生产经营模式、成功经验和培训需求。通过农民自愿报名,村委会推荐,乡镇把关审核,再经过培训机构筛选,择优确定年龄不超过55周岁,有志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经济基础,文化素质较高的专业大户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三)组建教师队伍,提供师资保障

以农广校教师为主体,聘请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畜牧产业管理局、甘肃省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市、县农技中心等有关单位从事多年教学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技能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纳入师资库,在农广校和职专的统一安排下开展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

(四)制定培育计划,明确培训任务

在培训前,县农广校通过调查了解,并根据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规范要求,分类型,按产业设置课程,制定培育计划。明确培训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授课教师。按照“学能成,成则用,用有为”的培育目标,实行集中学习、生产实践、外出考察和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的培育模式。

(五)认真开展集中培训,切实保证培训质量

根据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规范要求,按照制定的培育计划,认真组织开展理论集中培训。开班的第一堂课,向学员阐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义及相关政策,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进行解读,提出培训要求。结业时,坚持全员书面考试和实训测试,以检验培训效果。在培训管理中,凡是录入台账的学员,要求确保按时参加培训学习,坚持上下课点名,迟到早退补课,对于中途缺席的给与补课或剔除;成立班委会,教学班由班主任负责,每班确定一名班主任和两名班长,并制定班委会和学员管理制度。为保障学习时间和培训效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负责监管、指导、协调和上下联系等工作,重点落实第一堂课制度。实行封闭式管理,保证了培训效果。

(六)扎实开展实践学习,努力提高实践水平

按照制定的培训计划,立足提升培训效果,理论集中培训结束后,到产业基地就地办班、就地实训,做到学有样板。农广校组织确定的培育产业专业学员,分批在确定的生产实践基地开展专业生产学习实践活动,通过教师实地讲解、指导,学员在实践中学知识,在操作中练技能,加快了学用成果的转化。在实践学习中还请当地“养殖能手”、“种植能手”现场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并进行现场示范。通过理性和感性的结合,学员学起来直观、做起来容易,达到了预期效果。

(七)做好外出参观学习,开拓学员创新能力

按照《景泰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安排,为了引导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员进一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更新理念,从而提高养殖、种植水平,农广校组织学员到与产业相匹配的地区观摩学习。通过参观学习,一是开拓了学员视野,增长了见识。二是反思了不足、改进了方法、学员创新求变和加快发展的信心明显增强。三是看到了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改变了“小富即安”的思想。四是认识到了要引进推广外地先进模式,取长补短。五是学到了外地先进的理念。

(八)认真开展中职教育,努力提升学历水平

按照《甘肃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县农广校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择优招收中等专业学生,组建中专班。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宗旨,按照送教下乡、农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开展学历教育工作。根据农民需求,采取分段式学习,将课堂办在农村,方便农民学习,同时,突出实践教学,注重创业能力培养,提升综合素质。

(九)认真制定两个办法,切实落实政策扶持

制定了《景泰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和《景泰县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奖励办法》。认定管理方面。一是明确了认定的类型、目的、原则;二是明确了认定的范围、年龄、职业道德、产业规模、收入标准等八项基本条件;三是明确了发布公告、个人申请、准备材料、逐级申报、评审认定和公示公布六项认定的程序;四是明确了保障支持和考核管理。政策扶持方面。从土地流转、技术培训、技术服务、金融信贷、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社会保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研究和制定了具有我县特点的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奖励措施与激励机制。

(十)认真做好后续跟踪服务,进一步巩固培训效果

为加强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的后续跟踪服务,巩固培训效果,帮助培训学员提高专业技能和成功创业,农广校与专家签订了跟踪服务协议,明确了服务的目标和任务,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了不少于10次的现场跟踪服务指导。跟踪服务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一是通过电话回访等形式为学员提供有关市场、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的信息指导和帮助。二是组织专家分两个组定期到产业基地实地走访,根据学员需求,上门指导服务。三是利用信息平台,定期发布产业生产有关季节性知识,定期服务。跟踪指导服务不但有效地帮助学员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还掌握了大量农民的培训需求。同时,也在跟踪指导服务中查找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事实证明,只有让农民职业化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才能有更富的农民、更美的农村、更强的农业。我们只有不断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才能培育出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1]王留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13,(05):11.

[2]王守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破解谁来种地”难题的根本制度变革[J].农村经营管理,2013,(08):7.

(编辑:刘国华)

F323.6

A

1673-9019(2016)12-0055-03

2016-06-02

吕佐珍(1963-)男,甘肃景泰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

猜你喜欢

景泰县农广校培育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云南】大理州农广校组织参加中央校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推进工作视频会议
7个加工型番茄品种在景泰县的引种试验初报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甘肃省景泰县:湿地色彩斑斓美如画
关于白银市景泰县乡村治理情况的调研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