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3-28蔡慧君莆田学院思政部福建莆田35110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蔡慧君(莆田学院 思政部,福建 莆田 351100)



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蔡慧君
(莆田学院思政部,福建莆田351100)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具有高度可雇佣性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人才亟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高校改善本科生可雇佣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策略,对提升高校本科人才的可雇佣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可雇佣性

本科教学是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就业、高校的生源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本科生的就业难度持续加大,企业对于本科生的可雇佣性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中,高校应该加强对于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企业需求两方面综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解决高校本科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1 可雇佣性与本科生可雇佣性能力概述

1.1可雇佣性

可雇佣性是人力资源范畴的概念,通常用来描述被雇佣者能力,具有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之分.狭义的可雇佣性从雇佣关系中被雇佣者个人能力出发,指员工进行工作时所必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品质和其他能力等,具有高度可雇佣性的应聘者更易获得工作,具有高度可雇佣性的员工在工作中更易获得成功.广义的可雇佣性概念包含雇佣关系中个人能力和对社会、市场方面的适应能力,后者包括在社会或市场中展露个人优势的能力,综合市场规律掌握二次就业的能力等.

由此可见,可雇佣性是保障应聘者或员工在就业或职场中占有优势地位的核心因素,一方面,可雇佣性是雇主对员工和应聘者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可雇佣性对于个人的生存和职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1.2本科生可雇佣性能力

综合可雇佣性的狭义和广义概念,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可雇佣性指本科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技术技能、对社会和市场的适应性和展示个人优势的能力.换言之,可雇佣性要求本科生夯实专业基础,掌握较高水平的技能,如计算机技能、外语技能,各类人际交流能力,如理解能力、协作能力、领导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如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我国研究学者将可雇佣性分为五大部分,依次为即专业技能、沟通技能、个人属性、学习能力和人际能力.

2 基于可雇佣性能力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英国学者YorkeM.和KnightP.(2006)提出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可显著改善学生的可雇佣性,通过高校对于课程流程以及内容的改变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不同技能、人际交流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在培养本科人才时应该将提高学生的可雇佣性作为教学目标之一,逐步提高课程的水也水平和应用技能所占的比例,并通过哲学、人际交流等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然而,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中,高校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可雇佣性对于学生个人素养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计划以及管理过程中,大多数高校过于关注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而忽视对学生可雇佣性的培养和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科人才的可雇佣性,全国各大高校应该改善当前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对于学生可雇佣性的培养,改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2.1构建可雇佣性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的是应试教育,本科生往往过于关注期末成绩的高低而忽视对于个人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便实现本科生在毕业之际具有良好的可雇佣性,在就业和工作中崭露头角.

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时,管理层应该意识到可雇佣性的培养对学生未来就业工作的重要作用.在课程制定的过程中,首先将本科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引入到教学模式中,以增强学生的可雇佣性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可雇佣性的培养贯穿于本科教学的全部培养过程中;其次,为了提高可雇佣性中的专业知识,应该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再次,在进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应该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如工科生利用计算机中Matlab、VC++等软件编写代码,利用专业英文阅读文献、做演讲,利用金工实习和电工实习等实习课程学习基本的金工电工知识等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应该定时定量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检验,并且鼓励学生参加本科各种竞赛,提高学生的技能实践和应用能力;同时,高校应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人际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学校应该为学生开展各类交流活动和课堂,强化学生在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开展一些哲学、思辨课程,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在进行学生培养的过程中,高校中的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仅仅掌握书本的知识难以满足时代和企业的需要,教学内容只有充分与企业、社会相联系才能提高学生的可雇佣性,在教学过程中将最新的知识和理论结合到课堂中,以便显著改善学生的可雇佣性,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

2.2加强课程与应用相结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科生的专业素养,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必不可少,然而缺乏实践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可雇佣性.因此,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专业学位的实践能力,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可雇佣性.

提高本科学生专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为:首先,在课堂中应该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比如讲解电路知识可以将收音机等集成电路引入到课堂中来,着重讲解模拟电路焊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注重实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令本科学生充分认识导课程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各大高校可以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增加实践教学活动,比如焊接简单的电路板、找到电路板中的短路、断路等等,以便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再次,通过高校中的学生组织的各类校园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强其人际交流能力;最后,高校应该提供充分的机会给学生进行演讲展示自己,加强学生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能力.

2.3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可雇佣性,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广大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即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可以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加强实际应用的能力,是提高本科人才可雇佣性技能的快速有效方法.在进行校企合作模式时,高校应该注意进行与企业的通过运行开放式办学模式,学校注重与社会、市场和企业的联系,特别是针对市场和社会中亟需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是经过本科教育的学生能够顺应时代和市场的发展,掌握在市场中黎族所必需的技能,实现高校向企业成功输送应用型人才,进而增强了高校中本科生的竞争力.

校企合作机制的构成为由高校和企业培训相结合形成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对高校的本科生进行实习、培训等项目交流,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等,进而培养出具有较高可雇佣性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并将这些优秀型人才在输送给企业,满足企业对于本科人才的要求.

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首先,高校在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听取企业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协商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和对学生课程和实习的课程设计,以便培养能够直接进入企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其次,在进行校企合作时应该引入本专业方向中最为前沿的技术,通过引入国内甚至国外知名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到高校进行讲座,以此加强学生对于前沿科技的了解和熟悉;再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校中的本科生可以定期到企业进行实习,优秀的学生直接签约给企业,将学习、实习与工作充分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可雇佣性;最后,高校在进行校企合作时,学生应该利用所学的最新理论知识创新性的改进企业的技术,从而高校在专业理论上的优势,跟企业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平台,达到增强学生可雇佣性的目标.

2.4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中使用的科技仪器和手段日新月异,如果不进行学习迟早会被时期和社会所抛弃;如果没有创新能力,企业生产的产品则不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因此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企业亟需人才所必须的素质.

2.5加强就业指导

本科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不清楚如何将自己的优势和掌握的知识传递给企业的管理者,通过学生的就业指导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并对相应的面试技巧进行训练.在此基础上,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企业通过这些信息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实现本科生和企业的双赢.

在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首先,高校应该组建学生的就业指导团队,协助本科生进行个人优势和劣势的认识,制定适合学生的职业规划;其次,根据学生的兴趣、擅长方向给学生一定的就业指导建议,派遣教师到企业和工厂内部了解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并对学生进行培训;最后,对本科生的就业技巧和择业技巧进行培训,进一步加强学生人际交流能力.

3 结语

高校本科人才可雇佣性的高低对其就业和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可雇佣性的重要性,通过调整教学培养模式、改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水平,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创新型思维和对社会的适应性,通过加强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加强学生表现自己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可雇佣性,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Yorke M.Employ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what it is,what it is not[J].2006.

〔2〕Yorke M,Knight PT.Embedding employability into the curriculum[J].Learning &Employability Series,2006.

〔3〕李锋.基于教学过程的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5):234-236.

〔4〕曾红权,肖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雇佣性技能内涵分析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3(2):80-83.

〔5〕李跃军,叶才华.试析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101-10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6-0239-02

收稿日期:2016-03-06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