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浅析

2016-03-28王黎平温家皓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水库水利工程影响

王黎平,温家皓

(1.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2.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丹江口 442700)



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浅析

王黎平1,温家皓2

(1.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2.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丹江口 442700)

水利工程在防洪、发电、灌溉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作用。但是水利工程的兴建,特别是大型水库和水电站的建设,将使周围生态环境发生明显改变,造成生态环境不平衡。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水利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应意识到其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避免或减轻由于工程建设和运用过程带来的不利影响。

水利工程;经济影响;生态环境

1 水利工程对经济的影响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然水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人们就修建水利工程实现水利的开发和综合利用,从而为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1.1 保障民生,奠定基础,促进发展

远古以来,我国人民在治理水患、开发水利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古人修建的都江堰分洪灌溉工程和京杭大运河等水利工程至今还在为人类服务,堪称中华民族的骄傲。

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把“治国必先治水”理念放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以治淮为先导,先后开展了对海河、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力不断提高,对水利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江河治理和开发步伐明显加快,水利科技也得以不断提高,各流域建成了大批的水利工程,水利建设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条不可或缺的纽带。自主设计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大跨度南水北调工程,初步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水利工程体系,为国家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在抗御水旱灾害、提供大量的水利能源,促进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大,规模大、周期长,用工多,设备多,原材料多,有力地带动了多项产业发展,且在建成以后运行阶段还将产生更大经济收益。伴随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一座座新兴的水利水电基地不断涌现,对国家、行业和区域经济起到明显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但也应该看到,大、中型水利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要占用、淹没土地、房屋、森林、城镇、工厂,失去土地家园的人口需要迁移他乡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方式,对当地造成很大的损失,同时也给迁入地带来很大影响。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文和谐,移民安置问题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大课题,其对国家、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三峡工程移民持续18年多达140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了保证调水的水质,水源地居民水面网箱养殖被取缔,改变其长期依赖的生存手段,淹没和安置补偿费需要巨大的投入。如何正确处理好工程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势必应该高度重视和谨慎考虑。

1.2 投入不足,兴利除害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异常气候对我国造成很大影响,如:2011年春夏之交,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2013年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干旱,而有些地区则洪涝成灾;今年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及江淮、西南东部等地出现强降雨,多条江河与湖泊持续高水位,多地形成行洪排水不畅,出现堤坝垮塌和溃口险情,伴随着严重的地质灾害,给部分地区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暴露出我国各项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除害兴利的能力还不强,标准也不高,对已建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能力不够,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远高于水利的投入。可见,国民经济的长久持续发展,水利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地位。

我国的水利建设投入长期不足,水利建设滞后、 迄今遍布全国的大中小水库和堤坝,绝大部分是在上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设施老化或年久失修保障水平偏低。这些年,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水利问题摆上十分重要的位置,不断加大水利建设的投入,我国的水利建设进入“快车道”,一大批强基础、管长远、利发展、惠民生的水利工程有序推进。但由于基础弱、欠账多,水利工程特别是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依旧任重道远。

随着越来越多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甚至过度的开发,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工程建设在造福人类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忽略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工程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但也应该看到,水利工程是修建于天然河道上,不可避免地会破坏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和周围社会环境。水利工程在建设和运行使用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后果往往难以治理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在研究水利工程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可忽视其造成的负面后果。

2.1 对水文气候的影响

2.5 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应用、CRRT应用及预后的比较 与静注组相比,泵入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比例更高,ICU住院时间更长,但两组患者在CRRT的应用以及ICU病死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详见表6)。

修建水坝截断河道水流,汛期虽然拦蓄了洪水,更多地截流了河道的基流, 不能将原来通过河流传递的水流和养分输送坝下河道,使下游河流流量减少, 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严重时可能会断绝水的来源而干涸,导致下游天然湖泊等水体调节功能降低,使得河流自净能力降低; 河流水量减少,水生物生长繁衍,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严重影响下游人畜生活生产用水。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拦水以后,坝下水量明显减少,对汉江中下游生态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中游襄阳段水量大幅减少,水位下降,流速变缓,枯水期由2~3个月增至7~8个月。

水利工程的建设将改变库区和下游河道泥沙的输移和沉积模式。水库蓄水以后,河流带入水库的泥沙被截留在水库内,泥沙的自然淤积,逐渐减少水库有效库容,导致水库的储水量下降。这实际上最终决定水库的寿命。

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修建以后,对气温、风速、湿度、降水等局部小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会改变库区气候的环境条件,大坝蓄水形成水库大面积水体,库区蒸发量加大, 会引起降雨量有所增加;可使降雨区域分布和降雨时间的分布发生改变;库区的下垫面由陆面变为水面,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气温升高。

2.2 对地质土壤的影响

大型水利工程修建蓄水后,水库内蓄水量不断增加,造成库区地壳结构发生变化,容易诱发地震。水利工程蓄水后水位升高,岸坡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易发生塌方、山体滑坡及危险岩体的失稳,从而产生塌岸等不良地质灾害。

科学研究已清楚表明,修建大型水库一定会诱发一定程度的地震。监测结果显示,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三峡地区微震活动频度明显增加,主要集中在巫山—秭归—长阳一带。有地质学家认为和三峡水库的建成有关,未来随着三峡库区地质环境的趋于稳定,这种水库诱发地震就会减少。

近些年我国西南地区气候异常,地质灾害频繁,曾经的“天府之国”竟然成了现在的“天灾之国”,是否与西南地区密集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关系,还有待时间考证。

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的土壤植被等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通过建坝蓄水、打通河道等方式保护农田免遭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损坏,能够补充调节土壤中水分含量和养分。但是,在水利工程的运行中由于上游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等沉积物导致库区水位不断上升,引起库边周围地下水位的上升,库区周围土壤中的含水量明显增加,容易造成严重土地盐碱化现象。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量绿地、植被被损坏,导致一些山地缺乏应有的保护,当出现暴雨等天气时,很容易造成泥石流和山洪等自然灾害。

修筑堤坝,最直接影响的是珍稀鱼类,原来正常生活习性受到影响,生活环境被打破,严重的会造成灭绝。有人曾经提供数据自从长江建坝以来,江中的主要商业鱼的鱼苗减产97%。虽然有夸大,但对鱼类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三峡大坝蓄水以后,带来了防洪、航运、发电、调水四大好处。针对一些牵指三峡工程改变长江流域气候大环境,水库的中下游地区大面积低湖田面临沼泽化威胁,渍害田比例增大,三峡地区地震活动频率明显增加,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等言论,中科院专家指出,“三峡工程有利有弊,对环境不能说没影响,但是影响很小很小,其利远远大于弊”。

2.4 对文物古迹的影响

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文物古迹极多。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古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水利工程建设水库库区使部分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淹没,对文物和景观带来不可逆的影响。如:建设新安江水库,淳安、遂安两座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汉唐古城被湖水淹没;丹江口水库淹没的腹地就是屈原流放时写下了许多诗篇的楚国古都丹阳。

2.5 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有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侧重建设而轻视管理,多注重于水库上游和周边影响,而忽略下游影响,上游河流过多的水利设施,导致下游河道多年来水少甚至断流。上世纪90年代黄河断流,人类活动是主要的直接原因。2011年长江中下游大旱,上游拦蓄水体下泄不够,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幅度减小,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洪湖多处干涸,给下游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尽管后期加大补水,但需要多年才可恢复原有生态。

3 结 语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无疑都带来有利的方面。丹江口水库的建成形成亚洲最大的人工湖,冠以“中国水都”美誉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将清澈的汉江水调往华北;葛洲坝和三峡枢纽的建设,提高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抵御洪水的能力,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能源,造就了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宜昌;新建和在建的溪洛渡、白鹤滩等大型水利工程,也必将在我国西南大地上涌现多个星光灿烂的水利水电基地,必将带动当地乃至周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然而,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水利建设获取的成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要做到人水和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有效保护、高效利用水资源,达到规划和设计的标准,完善设施配套和保障程度,提高管护和运行机制。1月5日,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明确地表明,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环境需要保护,生态需要修复,水利工程建设不能重经济、轻环境,既要开发应用资源,也要深入开展水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把宝贵的资源长久传承,留给后人。

[1] 何 琼,等.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水电站设计,2012,(3).

[2] 龚 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环境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09,(11).

Influence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on Social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NG Li-ping1, WEN Jia-hao2

(1.Cha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430212, China; 2.Hanjia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Group) Co., Ltd., Danjiangkou 442700, China)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has played a huge social and economic role in flood control, power generation, irrigation, and so on.However,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especi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reservoirs and hydropower stations, will make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surroun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ulting in the imbalanc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fe.Influence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n social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avoid or reduce the adverse effects caused by its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when it benefits manki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economic influenc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2016-08-21

王黎平(1959-),男,河北深州人,副教授,大学,主要从事水利专业教学工作。

TV-9

A

1673-0496(2016)04-0001-03

10.14079/j.cnki.cn42-1745/tv.2016.04.001

猜你喜欢

水库水利工程影响
漳河有一水库群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出山店水库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出山店水库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