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2016-03-28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36期
关键词:髋部血栓静脉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郑 惠 詹陈菊 兰曼君 杨夏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为对照组,施以传统护理,二为观察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效果,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综合护理干预;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

髋部骨折常见的类型有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和骨盆骨折等[1],临床主要采取手术的方式,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状,深静脉血栓是其中典型代表,主要是指患者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而造成患者骨折位置静脉回流问题,其大多伴有患肢剧烈疼痛、肿胀等现象[2],严重影响到患者康复速度。根据相关资料记载,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大多需要对患肢进行牵引或卧床休息,同时,如果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3],都会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大对患者护理过程的重视程度,从患者实际病情入手,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提升患者整体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髋部骨折60例患者,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4~71岁,平均年龄(51.9±4.6)岁,患者骨折手术类型:10例AO空心钉内固定手术、8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合并基础疾病:10例伴有高血压、15例伴有冠心病、9例伴有糖尿病;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2.5±6.7)岁,患者骨折手术类型:9例AO空心钉内固定手术、9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6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6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合并基础疾病:12例伴有高血压、13例伴有冠心病、10例伴有糖尿病。整理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将其进行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病房管理等方面,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分为以下几方面:

1.2.1 术前综合护理 髋部骨折患者大多采取手术的方式,受到患者生理、心理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进而影响到患者手术状态,为调节患者心情,增强患者康复信心,预防术后并发症状,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综合护理。

(1)心理干预:患者行手术前,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评估方式,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方案,及时排解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缓解患者心理压力[5],叮嘱家属多关心患者,使得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与医院的温暖,帮助患者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

(2)优质健康教育:仔细向患者讲解有关髋部骨折形成原因、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状,告知患者深静脉血栓症状的危害,引起患者对该症状的重视程度,及时普及有关深静脉血栓的知识,提高患者疾病知晓率的同时,引导患者参与到护理过程中。给患者发放健康知识小手册[6],组织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沟通交流,提升患者整体护理依从性。

(3)生理基础护理:针对吸烟酗酒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督促其戒烟戒酒,告知患者烟酒会影响到手术效果。严禁患者摄入高胆固醇类型的食物,形成患者良好饮食习惯,重视患者日常饮食的营养搭配。

(4)针对性护理:针对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积极、全面评估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应控制好患者血糖指标和血压指标后再进行手术[7]。同时,在术前,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病情严重情况,采取科学的功能锻炼,对于无法主动运动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被动锻炼。活动患者其他健康肢体关节,做适当的足部、背部伸展运动,尽可能提升患者自理能力,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的问题。

1.2.2 术后综合护理 患者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及时抬高其患肢,保持创面与患肢的夹角约为20°~30°,确保引流管的畅通性,软枕垫等物品不可以放置在患者的小腿位置,防止髋部位置过于屈曲[8],尽可能降低患者局部压迫,保障静脉回流的顺畅,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术后病情观察: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后,护理人员应做好全面的术后病情观察工作,仔细观察患者患肢的颜色、温度,防止出现远端动脉瘀斑、波动的现象,受到解剖因素的影响,患者左下肢的静脉回流速度会慢于右下肢,因此,护理人员应更注意观察左下肢患肢的患者。

(2)优质功能锻炼指导:向患者讲解有关成功康复的案例,增强患者康复信心。等到患者从麻醉中清醒后,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开始膝关节、踝关节主动或者被动活动,并配合双下肢肌肉收缩,每个功能锻炼动作均持续5秒,一天3次,每次约10分钟,随着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逐步延长患者活动时间。指导患者做恰当的抬臀动作,以手肘为支撑点,缓解患者局部压迫,科学锻炼其臀部力量,每两小时进行1次。

(3)并发症综合护理:针对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护理人员应改善患者血液循环问题,防止损伤患者血管,选择正确的静脉穿刺位置,最大程度上避免穿刺下肢静脉,严禁反复穿刺同一静脉,遇到输液不畅的问题,应防止过多挤压患者的输液管道。同时,针对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可借用弹力袜、弹力绷带,减少患者的静脉淤血,促进其静脉回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分为护理依从性、坚持功能锻炼情况、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下肢疼痛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借助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并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并进行t检验,P<0.05时,说明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2.8±5.9)天,对照组为(63.5±4.8)天,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护理依从率达100.0%,比对照组高26.67%;观察组坚持功能锻炼率达96.67%,比对照组高26.67%;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3.33%,比对照组高16.66%,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n(%)]

2.3 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下肢疼痛情况对比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出现术后深静脉血栓情况的共2例,比对照组少7例,下肢疼痛的共1例,比对照组少10例,说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下肢疼痛情况[n(%)]

3 讨论

术后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状的诱发因素主要有患者静脉壁出现损伤、血流速度缓慢、血液循环不畅通等。同时,出现髋部骨折的患者通常年龄较大,大多伴有冠心病等其他基础疾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观察组护理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出现术后深静脉血栓情况的仅2例,比对照组少7例,且住院时间更短,护理依从性高,说明观察组护理方式整体优于对照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病情严重情况,从手术前、手术后两个环节入手,加入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功能锻炼措施,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促使患者参与到康复过程中,提升患者整体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预防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还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1] 徐连芳,陈润芳,萧佩多,等. 循证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离床坐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6):439-442.

[2] 徐慧萍,刘延锦,赵辉,等. 多学科协作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快优康复的临床实施及效果评价[J]. 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6):1481-1484.

[3] 付长中,郝正玮,戈艳蕾. 老年髋部骨折固定术后患者正念水平与自我感受负担及家庭康复的关系[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30-34.

[4] 郭淑芬,郝正玮,戈艳蕾,等.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正念水平与家庭康复效果的Logistical回归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5(1):58-61.

[5] 霍明杰,杜勇军.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消化系统优化管理及优质护理干预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1):2902-2904,2940.

[6] 刘萍,付亚辉,王鹏飞,等. 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量表在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2016,15(1):32-35.

[7] 赵明妍,谷岩梅. 运动锻炼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影响的队列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9):56-58.

[8] 张仕芳. 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4):19-20.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ZHENG Hui ZHAN Chenju LAN Manjun YANG Xiajua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Mindo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Ningde Fujian 355000,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hip fracture surgery on prevention.MethodsIn our hospital,60 cases of hip fracture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July 2014 to July 2016,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nursing,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nursing effect was observed.ResultsThe nursing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ata(P<0.05).Conclusion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on the preven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hip fracture has good effect,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Hip fracture,Deep venous thrombosis

R473

A

1674-9316(2016)36-025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36.150

宁德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60176)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骨科,福建 宁德 355000

猜你喜欢

髋部血栓静脉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中医药辨证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60例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