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鸡产蛋推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2016-03-27杨景晁霍清合周开锋李有志王晓艺杨莉

家禽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均匀度产蛋周龄

杨景晁,霍清合,周开锋,李有志,王晓艺,杨莉

(1.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 济南 250022;2.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0;3.牟平区姜格庄街道兽医工作站,山东 烟台 264114;4.牟平区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 烟台 264100)

蛋鸡产蛋推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杨景晁1,霍清合2,周开锋1,李有志1,王晓艺3,杨莉4

(1.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 济南 250022;2.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0;3.牟平区姜格庄街道兽医工作站,山东 烟台 264114;4.牟平区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 烟台 264100)

我们在蛋鸡饲养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开产时间推迟且没有产蛋高峰期,或者勉强达到高峰又会出现突然产蛋下降的情况。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一般在120日龄以后,但是有的鸡群产蛋推迟1~2周,个别的推迟3~4周,严重影响蛋鸡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面对可能导致蛋鸡产蛋推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对蛋鸡养殖起到借鉴作用。

1 蛋鸡开产推迟的可能原因

1.1 蛋鸡育雏育成期体重控制不当

1.1.1 鸡群发育不良,6周龄体重不达标,均匀度差 主要表现为:①胫骨长度不够。胫骨长度是产蛋鸡是否达到生产要求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但有很多养鸡户在饲养过程中不知这一指标,因过分强调成本而不按要求饲喂合格的全价饲料,造成饲料营养不达标;忽视育雏期管理,造成雏鸡6周龄前胫长(褐壳蛋鸡要求8周龄胫长80mm)不达标。蛋鸡8周龄的胫骨长度十分重要,有8周定终身之说;由于早期胫长不达标会导致到18周龄开产时,鸡群中相当数量的鸡胫骨长度不到l00mm:褐壳蛋鸡正常胫长应达到105mm为好;②体重不达标,均匀度太差。均匀度差的鸡群,其产蛋高峰往往后延2~3周,且均匀度差的鸡群在整个饲养周期死亡率和淘汰率高,产蛋高峰不理想,高峰维持时间短,总体效益差;③性成熟均匀度差。因鸡群性成熟不一致,而导致群体中产生不同的个体生产模式,群体中个体鸡只产蛋高峰不同,所以产蛋高峰不突出,而且维持时间短,其产蛋率曲线也较平缓。

1.1.2 蛋鸡育成期增重不匀,各周体重波动大,鸡群体质差 育成期要求每周抽样称重5%左右(不低于50只鸡),以正确了解鸡群的体重增长情况和鸡群的均匀度情况,从而确定下周的饲喂方式和饲料量。在确定下周的饲料量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参照手册所给的喂料量,一般手册所给的喂料量只是参考,执行时要根据本场的情况(即本场饲料实际营养水平、鸡舍温度、喂料设备、当周应激状况等)进行适当调整;第二,考虑饲料滞后效应问题,就是我们在本周调节饲料后,当周体重并不显示出来,一般3周后体重才能表现出来,所以每周加料要遵循瞻前顾后、循序渐进的原则,决不可料量忽高忽低,呈锯齿状,这样做的后果是造成周增重波动大;第三,要注意育成期饲喂不能减料,料量只能增加或者维持,一旦减料将严重影响周增重,尤其蛋鸡12周以后,生殖系统开始发育,一定要保持周增重。

1.1.3 育成后期过分限制体重大的鸡也会造成推迟 开产蛋鸡育成期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产蛋,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如果过分地追求均匀度,对生产也是不利的。有些鸡场不注意育成期的均匀度,盲目给料,再加上饲养密度不合理造成均匀度极差。发现问题之后,又盲目地追求鸡群的均匀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经常分群、调鸡,并在分群后不给大鸡加料,个别鸡场发现饲养员私下减料以控制体重;对小鸡大量加料,以在短期内使鸡群体重一致。这样在15周前如体重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对产蛋影响不太大,15周后这样做会使体重较大的鸡因没有足够的营养而不能正常生产,同时体重较小的鸡因加料过快,虽然体重很快赶上了,但由于此期增加的大部分是脂肪,生殖系统来不及发育,也就不能适时开产,均匀度很高(90%以上),就是产蛋率不高。

1.2 光照不合理

1.2.1 光照时间 我国地处北半球,自然光照最长的一天是夏至(6月21或22日),最短的一天是冬至(12月21或22日)。在9~12月份进鸡,育成阶段处在日照逐渐增长的季节,这有利于鸡的性成熟,出现开产提前。在3~6月份进鸡,育成阶段处在日照逐渐缩短的季节,对蛋鸡性成熟非常不利,特别是进入15周以后开始进入性成熟阶段,此期如果光照缩短,就会造成生殖系统发育迟缓,所以要求从15周开始补光以满足性成熟。

1.2.2 光照强度的影响 蛋鸡较为合适的光照强度是10~15Lx。强度要适宜。对于正常的产蛋鸡,所需要的光照强度一般为2.7W。多层笼养鸡舍为使底层有足够的照度,设计时照度应提高一些,一般为每平方米3.3~3.5W。如果光照强度小,或者加光刺激不够,也会造成产蛋推迟。

1.3 饲养环境不当的影响

1.3.1 鸡舍环境温度不合适 蛋鸡生长、生产的理想温度为18~24℃,低于18℃鸡用于维持体温的饲料增加,低于13℃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及产蛋。当鸡舍温度过低时,如不及时增加饲料喂量,就会造成相对的能量不足,从而延迟开产。

1.3.2 湿度与通风对晚产的影响 蛋鸡要求0~4周龄相对湿度60%~70%,4周以后50%~60%。鸡舍湿度的高低与鸡舍温度及通风有关。当舍温一定时,通风量越大,排出舍外的水分越多,湿度下降;通风量一定时,舍温越高,空气中含水量高,从而排出舍外的水分越多,湿度下降。所以鸡舍温度过低或通风量不足都会使舍内湿度升高,平养鸡舍垫料潮湿,长期下去易发生球虫病或大肠杆菌病等细菌性疾病,从而影响蛋鸡生长发育,推迟开产。

1.4 传染性疾病、肿瘤等影响 开产前患有慢性传染性鼻炎的鸡群,开产时间明显推迟,产蛋高峰上升缓慢。患有肿瘤病(马立克病、鸡白血病、网状内皮增生症等)的鸡群,会出现鸡冠苍白、皱缩、消瘦、长期拉稀、体内脏器肿瘤等症状,致使鸡群体质降低,无法按期开产或产蛋达不到高峰。

1.5 雏鸡质量问题 因种鸡阶段性疾病问题或其它原因导致商品雏鸡先天不足,鸡群发育不良,成年后产蛋性能不佳。所以养殖场进鸡时,要选择信誉度好的种鸡场,了解雏鸡的来源,保证雏鸡健康,无传染性垂直传播的疾病,这是养鸡的基础。

2 蛋鸡推迟开产的预防对策

综上所述,蛋鸡产蛋推迟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实践中必须把体重、光照、环境中的温度、湿度与通风、雏鸡质量、疾病预防等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1 根据手册提供的体重标准,合理控制体重均匀度 加强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早期体重要达标,尤其6周的体重,胫长达标。各周的均匀度要好,1~6周80%左右,6~8周降至70%~75%,15周以后鸡群进入性成熟,此时均匀度达75%就可以了,80%以上就是均匀度非常好的鸡群。另外,要根据厂家提供的配方,给小鸡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是体重达标的基础。

2.2 “逆季”进的鸡 15周以后光照时数不能缩短,日照时数是多少,15周以后要保持这个光照时间。“顺季”育雏的鸡开产体重比标准高50~80g,“逆季”育雏的比标准高100~120g。

2.3 加强光照管理,光照要稳定 给蛋鸡补充光照一般从15周龄开始,光照时间要由短到长,以每周增加半小时为宜。当每天的光照时间达到16h,应保持稳定光照,不能时长时短,最好的办法是每天早晚各补充一次光照。宜用红色光。光色不同,波长各异。试验证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养在红光下的母鸡比其他颜色光线下的母鸡产蛋率要高。建议鸡舍内安装13W的节能灯就能满足光照要求,一般灯高2m、灯距3m为宜。鸡舍内若安装两排以上灯泡,应交叉排列,靠墙的灯泡同墙的距离,应为灯泡间距的一半,还应注意随时更换破损节能灯,每周将灯泡擦拭一次,以使鸡舍内保持适宜的亮度。

2.4 加大鸡舍硬件投入,为鸡群提供好的环境现代养殖,必须给蛋鸡提供好的环境条件,才能保证生产性能的发挥,只有在硬件上下功夫,保证鸡舍环境稳定,才能有好的效益。有的养殖场不舍得投入,还是按照以前的思路进行饲养,所以即使有好的品种,也不能发挥出来好的遗传潜力。

2.5 落实好生物安全措施,保证鸡群健康生物安全是指将可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寄生虫和害虫排除在外的安全措施。它是一个概括性术语,包括了在防止有害生物进入(或存活)和感染(或危害)良好饲养鸡群方面应采取的一切措施,这些有害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寄生虫、昆虫、啮齿动物和野生鸟类。

鸡场生物安全体系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它可以减少外界疾病因素进入养鸡场或在养鸡场内部鸡群之间的传播,使鸡群远离致病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2.5.1 场址的选择和布局

2.5.1.1 远离公路主干道、居民区以及村庄的区域,建立在地势较高、气候干燥、便于排水、通风、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供电有保障的地方。特别是与其他畜禽场、畜禽屠宰厂、肉类和畜禽产品加工厂、垃圾站等,距离要更远一些,至少1000m以外。

2.5.1.2 鸡场内生活区和生产区要严格分开,鸡场四周建立围墙或防疫沟、防疫隔离带。各区的排布主风方向不能形成一条线。

2.5.1.3 在各生产区内的净道和污道要分离,饲料、雏鸡从净道进入鸡舍,淘汰鸡、鸡粪从污道运出。设立的病死鸡焚烧炉、鸡粪发酵池应远离鸡舍500m以上。

2.5.2 设立卫生消毒设施

2.5.2.1 在养鸡场大门入口处设立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淋浴消毒室,所有进出场人员必须淋浴消毒、进出场车辆、物品必须经过消毒方可出入。

2.5.2.2 各生产区配备高压冲洗消毒设备,对生产区内的鸡舍、道路要定期消毒。人员进入生产区或生产车间必须淋浴、消毒,换上生产区清洁服装后才能进入,进鸡舍之前再次换鞋。

2.5.3 执行科学有效的消毒卫生程序 消毒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鸡舍内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的数量,降低鸡场的污染程度,从而阻断病原微生物从鸡群外部的传入和在鸡群内扩散,可显著降低细菌性疾病及病毒疾病的发生率,并将治疗花费大的疾病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降到最低。

总之,要想避免产蛋推迟就必须从管理上狠下功夫,管理又分为饲养管理和兽医卫生管理。场区要加强消毒,为防止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消毒药交替使用;与此同时,要根据当地疾病的流行情况,有兽医专业人员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购买信誉质量好的厂家疫苗,做好免疫接种工作,让鸡只能产生有效抗体,特别是要做好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烈性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养好鸡,适时开产,稳定高产,发挥蛋鸡的正常生产性能,提高养鸡效益。

S858.31

C

1673-1085(2016)06-0028-03

2016-05-20

猜你喜欢

均匀度产蛋周龄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均匀度控制不佳可致肉种鸡晚产
产蛋目标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动物产蛋王
洛伦兹力磁轴承磁密均匀度设计与分析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
褐壳蛋鸡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