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利多元主义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

2016-03-24施其敏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

作者简介:施其敏(1989-),女,安徽省芜湖市,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在读。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产生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受物质环境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由传统的家庭单一主体模式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本文从福利多元主义的视域出发,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对教育支持的主体、内容及方式三方面进行设计,试图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支持体系。

关键词:福利多元主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随之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据全国妇联课题组2013年报告,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0%,占全国儿童的21.88%。[1]由此可知,农村留守儿童也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它是三农问题的分支,关系到我国未来新农村建设的事业,是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存在的。其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尤为重要。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物质条件、家庭环境及政府政策等因素限制,在教育问题上存在诸多困境急待解决,消除留守儿童的教育困境是当前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国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是自2005年伊始的,这些研究从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对留守儿童进行了细致的讨论,为留守儿童的生存及发展问题提供了学理上的指导,对政府出台相应的福利政策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许多研究无法结合社会福利转型这一背景去看待留守儿童的福利构建问题,在研究的对象、视角和方法上有一定的疏失,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完善。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

(一)政府教育福利供给匮乏,农村留守儿童地位弱势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结构不平衡,教育福利的供给较为匮乏,造成我国农村地区教学质量低、教育环境差,这都成为了农村留守儿童失学率高的问题。而高失学率又成为了农村地区人口素质偏低、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资金的投放力度,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育困难问题。但是农村教育发展所带来的财政缺口,并没有充分解决。留守儿童福利供应问题的解决,有赖于重新优化既有的福利供应模式,打破“家庭为主体、多元主体少量辅助”的固有模式。

(二)父母的长期缺位,家庭的教育缺失

学界关于儿童的概念普遍定义为年满18周岁以下的任何人,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间,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是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在农村留守儿童中,46.74%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都外出,这些父母都外出的孩子,祖父母成为他们的主要照料人。[2]而祖父母或其他亲友往往仅关注孩子最基本的饮食状况,无法认真对待其情感方面的需求。因此,在这一时期所面临的学习压力及人际交往的困惑等问题,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缺乏父母在生活及学习上的引导,往往会导致对社会的错误认知,产生叛逆、自闭、焦躁等心理,严重的甚至可能发展为仇恨社会、报复社会的反社会特征。

(三)教育水平低下,方式单一

农村地区人口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无论是在留守儿童的看护人无论为其父母或亲友,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都受到其自身的知识水平限制,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这就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只能被动的接受学校单方面的义务教育。

而我国农村地区学校大多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补贴,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师队伍后继少人或无人;课堂教学内容贫乏,方式单一。在教学安排上,大多以书本教育为主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看护人和学校都甚少关注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福利多元主义概念及其内涵

福利多元主义,主要是指福利来源方式的多元性。[3]其概念起源于1978年,英国《沃尔芬德的志愿组织的未来报告》,主张将志愿者组织加入到传统的国家、市场二元福利供给主体的行列。罗斯于1986年提出家庭、市场和国家为社会福利的来源,形成福利多元组合理论。该理论强调了除国家以外的其他部门作为福利供给主体的重要性,使其受到重视并开启了学者们对福利多元主义研究的探索之路。

自此,诸学者在此基础上对福利提供者的划分提出了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甚至六分法。这些方法都是对传统国家、市场二分法的超越,强调了多元供给主体对社会福利的重要作用,这种强调多元化福利供给主体的理论都被称作福利多元主义。

现今,福利多元已被大多国家认可接受,诸学者也开始对其展开更为细致的深入研究。福利的供给能够通过政府、企事业单位、家庭及民间组织等各种主体来实现,其合作方式灵活多样,这样全方位的发展,能使福利供给对象更加受益,是我国福利体制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福利多元主义视域下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虽然福利多元主义在我国被普遍认同与接受,但由于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国情,我国福利多元化道路不能够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应将国外优秀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走一条符合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自身情况的多元化教育福利体系道路。

(一)平衡福利供给结构

针对我国农村地区福利供给匮乏的情况,我国应致力于构建一个“国家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平台、志愿组织积极参与”的教育福利供应体系。由于我国政府在资源配置上有较强的支配能力,对其他各个福利供给主体有强大的协调能力,因此其作用必须得到巩固加强。同时,我国农村家庭在福利供给过程中除了发挥基础性教育作用,也应适当减轻家庭的其他福利责任分担。而目前我国志愿者组织在西部偏远地区的发展还是有待提高,其对农村地区的儿童教育过程中的辅助作用也需加以进一步明确。

(二)提高留守儿童看护人文化水平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其亲友就成为其主要看护人,负责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会伴随着儿童的成长起到影响一生的重要作用,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甚至其家庭未来的幸福。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看护人必须增强责任意识,谨慎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家庭教育应以素质教育为主,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使孩子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逐步促进农村教育方式多元化

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便出现了多元文化理论,发展至今,多元文化也渗透到了西方社会的教育理念当中。国外多元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也经历了单一种族取向、多元种族取向、多元文化教育取向、多元文化教育重建取向的发展历程。[4]国外多元文化教育早期的整合和拓展进程,也能够为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方式多元化提供参考。

(四)加强机构间合作

首先,志愿者组织等社会组织可以加强与农村地区学校的合作,配合学校课程安排进行支教活动。同时考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与校领导及老师进行积极的沟通工作,根据积累的实践经验为校方提供留守儿童教育的意见和技巧。

其次,事业单位也可与社会组织加强合作,在事业单位强大的政策支持下,充分利用现有社会物资,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具针对性、专业性的教育服务。

最后,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针对各部门组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制定更好的福利政策,使各福利供给主体之间有更详尽的法律依据及政策支持,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受到更加正确、全面的教育,为我国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国妇运,2013(6):30-34.

[2]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王宗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及发展基本情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3,35(3):37-49.

[3]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6(6).

[4]孟凡利,国外多元文化课程开发模式的演进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2(2).

猜你喜欢

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
浅析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