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乡土 深入探究——“农业的区位选择”的教学设计

2016-03-23林启福大田县第一中学福建三明366100

地理教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农业区屏山区位

林启福(大田县第一中学, 福建 三明 366100)



立足乡土 深入探究——“农业的区位选择”的教学设计

林启福
(大田县第一中学, 福建 三明 366100)

一、课标要求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析了农业区位的含义、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农业地域类型,从而使学生了解到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必须综合多种区位因素,以更好地实现因地制宜。教材首次讲述人文地理中区位的含义,运用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理解区位的含义是学习本章及之后的工业、交通区位等内容的基础。教材自始至终贯穿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思想。

三、设计理念

从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的课程理念和对农业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生学情出发,立足农村或城市乡土地理,以乡土案例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步深入的探究分析,从而了解农业区位的基本含义、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进而体现主体性教学的教育思想。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 欣赏视频:农村面貌、茶山景观、山地地形多媒体:当地(福建省大田县,下同)屏山乡高山云雾茶宣传片(视频)导入:新课《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展示乡土地理吸引注意、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一、农业区位因素读图:教材图3.1-3.2,读出两图的景观信息读图思考:两地景观的差异及其隐含的其他地理信息探究分析: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自然、社会环境各因素探究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探究分析:屏山高山云雾茶的区位选择因素识记:农业区位及其因素引导读图:读出图中景观信息导入:“农业生产”的含义多媒体:世界政区图、湄南河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气温降水统计图引导分析:思考两地景观的差异多媒体:(读图分析)图中信息  引申信息  经营方式湄南河平原水稻澳大利亚牧场引入:农业区位的含义(位置、环境因素)区位选择的实质(合理利用土地)导入:新课《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多媒体:当地屏山乡高山云雾茶所在地村落的一片没有种植作物的水田景观启发探究:假设你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你想种什么?要考虑哪些因素?归纳: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引导探究:教材中“活动”栏目的内容1、水稻种植:(气温、降水)2、立体农业:(地形)3、景观变迁:(市场、政策)多媒体:当地屏山乡高山云雾茶景观引导演练:分析当地屏山乡高山云雾茶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归纳:(气候、地形)小结:农业区位及其因素培养读图能力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培养对比分析能力导入新课角色扮演、培养探究能力培养探究能力、分析图文资料能力围绕乡土、激发兴趣、学以致用温故知新

(过渡) 从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可以看出,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承上启下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阅读思考:“活动”1第(1)题阅读分析:“活动”1第(2)题角色扮演:思考、辩论西班牙、法国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探究分析:四个景观图分别体现了对什么因素的改造探究分析:联系当地实际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特点案例分析:教材中“案例1”栏目引导阅读:阅读第一自然段,完成“活动”1(1)题归纳:(对水调节、工业化、城市化、保鲜技术等……)多媒体:欧洲政区图引导阅读:阅读第二自然段,完成“活动”1(2)题归纳:(市场、交通运输、自然灾害)引导扮演:让学生自行选择扮演西班牙或法国农业部长,思考并进行农业发展策略谈判。归纳:(两地优势互补,错开上市季节、产品档次……)多媒体:当地屏山乡“温室大棚、梯田、果园施肥沟、茶园喷水系统”的景观图启发探究:农业生产对哪些因素进行改造?归纳:(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多媒体:当地屏山乡高山云雾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零星到成片的发展变化景观图引导演练:分析当地屏山乡高山云雾茶布局的哪些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归纳:(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小结: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对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培养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培养综合分析能力角色扮演、激发兴趣、培养思辨能力激发兴趣、学以致用围绕乡土、激发兴趣、学以致用温故知新(过渡)一个地区农业的区位因素并不是单一的,是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当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多因素综合作用于一定的地域而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就称农业地域。承上启下三、农业地域的形成阅读了解:农业地域概念读图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阅读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归纳总结:归纳混合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理解:农业地域类型区位因素的分析思路探究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优点探究分析:联系当地实际进行分析思考:当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引导阅读:阅读教材中农业地域相关内容。引入: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案例分析:教材中“案例2”栏目多媒体:澳大利亚地形图、教材图3.9引导读图:读图分析混合农业形成条件,了解农业地域是如何形成的。归纳:(气候、地形、人口等因素……)引导阅读:阅读教材文字,思考“活动”第1、2题。归纳:(气候、地形、土壤、历史、政策、交通、商业化、机械化等……)多媒体:(混合农业形成条件表)区位因素  区位条件自然因素  气候……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引导归纳:思考“活动”第3题,写出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归纳:填表;自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历史、人口、交通、市场、政策、科技)……引导读图:读图3.10 分析混合农业土地利用的优点。归纳:(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多媒体:当地屏山乡高山云雾茶所在地村落的水稻、家禽家畜景观引导演练:分析当地农户既有种植水稻、又有饲养家禽家畜是不是混合农业?为什么?归纳:(不是混合农业;畜牧业规模小、种植业畜牧业商品率都低……)反问:那么当地又属于什么农业地域类型?请同学们课后思考,我们将在下一次课学习。小结: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结果。培养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培养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培养归纳总结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培养读图分析能力激发兴趣,学以致用温故知新(课堂小结)理解记忆 小结:农业区位、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地域的形成 理清思路、形成体系(课堂巩固)解答分析:完成试题引导练习:根据时间完成适量的自行改造的有关乡土地理农业区位的试题(略)。解答分析:分析解题思路、答案要点。围绕乡土、展开运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猜你喜欢

农业区屏山区位
屏山银企共解融资难题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林泉山庄
关于打造盐田循环生态农业区的展望
罗博作品
蒙元京畿区位论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田草地螟综合防控技术试验研究
地理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