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老校薪火传“辅仁”归来续辉煌——有感于“辅仁”校名的回归

2016-03-21武汉市汉口辅仁小学黄丹东

成才 2016年2期
关键词:办学学校

■武汉市汉口辅仁小学 黄丹东 江 鸥



百年老校薪火传“辅仁”归来续辉煌——有感于“辅仁”校名的回归

■武汉市汉口辅仁小学黄丹东江鸥

“辅仁”一词源自2500年前中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个意为培养仁德的古朴字眼穿越苍茫的历史风云,以崭新的面貌再一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1919年,伴随着“五四”运动的滚滚洪流,在古镇汉口的热土上,一所小学——“辅仁第四部”问世,创办人为唐永和、曾秉钧夫妇。这所由英国伦敦会捐助修建的学校,植根于武汉这个全国教育重镇的沃土,在张之洞倡导多种社会力量兴资办学的热潮中吐露新芽。著名评书艺术家、“武汉通”何祚欢老师回忆当时有一首学堂歌这样唱:“湖北省,二百堂,武汉学生五千强;派出洋,学外帮,各省官费数湖广;湖北省,秉众长,四百余人东西洋。”这样的时代背景加上教职员们同心辅仁,学校在起步的上十年间,历经三度改组日渐发展起来,在校学生由60人增至150人。1936年抗战的炮火声中,百姓西迁,学校被迫停办。日寇入侵的黑暗统治中,朱邦兴校长与陶正廷老师仍在战火与硝烟中坚持着辅仁识字班的教学,把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与传统文化慧心教授给中国孩子。1946年武汉光复后,李淑芳校长秉持着对教育的执著召回旧部,恢复办学。学校更名为灵光小学,成为一所拥有250人的完全小学。迎着新中国的朝阳,1949年冬,时任校长的叶崇光先生深情追忆并记录了学校变迁的历史足迹。在这些反映学校沿革的文字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代教育人严谨执著的校园情怀。1953年,学校迁址到京汉铁路南段的滑坡路,故而得名滑坡路小学。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代代教育者励精图治,勇于创新,为学校奠定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薪火相传之中,悠久的办学历史,科学的规范管理,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六十多年来,优良的育人质量、科技信息创新、体育特色建设多因素和谐共促,使学校成为武汉市的一张“教育名片”。

曾几何时,风靡一时的学校乒乓队,屡次在全市力夺头筹,成为七零后校友充满豪情的记忆。风云际会,鼎鼎大名的学校田径队,20年如一日蝉联区运会的冠军,高奏凯旋乐章。再看今朝,众所周知的学校足球队,争锋球王,跻身全国三甲,绿茵场上成就光荣与梦想。湖北省田径与足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命名正是学校师生“爱运动、悦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上世纪80年代,师生们观测哈雷慧星,90年代学生监测家乡水质,到现在孩子们开展环保时装秀,创意编程赛,太空种植乐……持续多年徜徉于科圃,催绽了孩子们心中的科技之花。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管理使处于教育终端的孩子们行走于路上,成长于云端,他们随时自学平台精品课程;他们的网络作业得到即时反馈;他们的学业成绩有系统记录;通过家校合作,他们每人都成为了个人电子成长册的绝对主角。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校园里每个孩子都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四季课程、集邮课程、国学经典、国际理解、每日英语……这些动静咸宜、学思并举的菜单式课程成就了学子们的飞扬个性。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培养了了近三万名毕业生,他们奔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他们遍布五洲四海,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不胜枚举,不乏其人!他们每一个都是学校的骄傲!

学校教师秉承“朴实、踏实、扎实”的传统,将平凡工作做到经典,将简单工作做到极致,打造出一支师德境界高、专业素养强、学科特长明的“H”型教师队伍。特级教师朱世文、全国模范班主任余桂霞等都是教师团队中的典型代表,也是武汉教育界的领军人物。

机缘巧合,这所百年前由英国人捐助建成的学校,百年后又成为中英校际连线活动的窗口。学校与英国纽卡斯尔精英学校结为姊妹校,两校师生互访交流,就共同感兴趣的项目合作探究,播撒中西文化共通的种子,携手培养未来的世界公民。

流光的传承中,学校聚合着岁月质感的办学文化;时代的更迭里,学校弥散着现代气息的教育理念。特定时空的交汇,使学校办学更具包容性与开放性。回首百年校史,我们发现有些变量消失了,有些变量加入进来,但总有一些因素从未改变,那就是——崇尚仁德培养,那就是——“辅仁”!全体师生将满怀信念与理想为这所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学校——武汉市汉口辅仁小学,落定一枚厚重、沉稳、大气的岁月印章!

责任编辑廖林

猜你喜欢

办学学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江西农业大学建校115周年办学成就
境外办学如何走得更稳——以铁路高职院校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学校推介
上学校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