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化视阈下高校审美文化教育

2016-03-19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美学生态文化

靳 晶(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生态文化视阈下高校审美文化教育

靳晶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高校大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尚未成熟,审美实践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念和审美偏好的冲击。但目前高校教育多是以“智”为重,对于学生的审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显得捉襟见肘。在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高校的审美文化教育进行深刻反思。在生态文化视阈下,对国内高校审美文化教育上的现状及影响元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态审美文化教育的对策建议。

高校;审美文化;生态文化;教育

生态文化作为新时期我国大力倡导的新型文化观,受到人们青睐重视。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物质条件不断提升,审美作为人类特有的、认识现实世界的精神活动,也越来越多地获得关注。很多研究者都将目光聚焦到“生态”或“审美”的主题上,并且从宏观与微观的不同层面探索生态文化、审美文化之于高校教书育人的意义。但是,将二者结合起来的文化教育研究少之又少。审美,亦可以从文化视角来审视,可以看作是在文化研究的背景下考察审美和艺术活动。[1]审美文化作为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枢纽,需要社会的大力培育。

一、我国高校审美文化教育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高校审美文化教育是指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开展的关于如何正确认识美,以积极健康审美态度去欣赏美的文化教育活动。其既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与德育和智育密不可分,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

1.国家政策认识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美学教育政策就几经变革。目前,在我国的教育法律中,美学教育仍然被涵盖在德智体三个素质后,没有用明确的条文做进一步阐述。在教育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中,美育虽然经常作为独立的教育领域被提起并强调过,但是其内在的涵义、代表的领域、操作的方式方法等重要内容均没有明确。有人认为,政策上欠缺明确条文或许正是造成高校德育和美育混淆,不关注审美文化教育,甚至把艺术教育和审美文化教育划上等号的重要原因。

我国素来重视以“智”为主的教育思维。虽然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智”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学业成绩通常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高校重视学术活动利于提升学校的排名,因此,在学业安排上一级学科的比重设置较大。大学对专业的重视让学校忽视了美学教育,公共课程中也少见踪影,美学在高校中的教育程度较低。这种教学思维深受功利主义影响,导致高校美学教育虽然常被提及,但在实施上仍较为滞后。

2.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高校是人才培育基地,更应系统地传授审美文化的相关知识。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上,还未能对美学,特别是审美文化方面的内容加以梳理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从美学相关课程的排列就可以看出高校不够重视审美文化教育。相比学生的专业能力、就业情况、科研成果,在高校看来,美学课程的学习、美学老师的选择并不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大部分高校,艺术课程都是相对薄弱的。即使许多高校开设了艺术类的通识课程,大都局限在欣赏课范畴。但是常规意义上的艺术欣赏绝不能代表审美文化,特别是在当下学生并非单纯通过作品欣赏就能够提升审美。

不仅如此,对美学认识上的欠缺,也造成了课程内容上的滞后。审美水平是一个随着人的生活历练和知识的增长而不断提升的过程。目前,美学的课程没有按照年级高低来系统的设立课程内容,对不同体系的美学发展也没有设立完整的“课群”。在高校中美学课堂上传递知识多年未曾变革,没有与当下发展进行结合,不能完整地体现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审美艺术,而且教师的授课形式受条件限制,也没有革新,枯燥的讲法没有吸引力,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相比其它课程,例如计算机、英语等热门学科,美学在高校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投入都相对薄弱。而一个文化氛围的形成与大师、学者的引导是分不开的。即便是在艺术学科,也没有对学生、教师进行生态审美的专业研究人才培养的理念,大家都局限在科目的现实实用性,而忽略了对精神层面的教育,导致现在高校里这门课程处于边缘化。

只有真正认识到审美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深入理解审美文化教育的各个环节,才能选贤任能,有计划地安排课程,引导教师的教育活动。

二、生态文化视域下的高校审美文化教育问题

所谓生态文化,“狭义的理解是,以自然价值论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广义的理解是,以自然价值论为指导的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这种新的文化形态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推崇自然价值、追求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考察视角。

1.审美文化教育系统问题

道德文化修养的提升绝非一日之功,是需要持续较长时间教育影响的。健康积极的审美是个体道德文化修养的综合体现。道德水平、文化层次、修养程度都是需要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才能获得的,是影响个体审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我国的教育政策同其它政策措施一样,也是以服务于经济建设为首要目的,对关乎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等内容涉及少之又少。当前的审美文化教育仅仅作为美学观下个体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在进行阐述。

在对有关生态美学、审美文化、审美教育相关内容的书籍文献开展调研分析时不难发现,国内美学教育并没有将完整的教育理论系统构成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加之理论教材缺乏且结合实际教育的理论较少,最终导致理论与实际的相脱离,高校的审美文化教育困难重重。特别对具有生态意识的审美文化来说,教学设施不可能局限在黑板、PPT讲义中,它需要较多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教师也需要博览全书,在审美上有深入的研究,才能向学生传递审美的概念。这些“软配置”的缺失也是审美文化的一大主要现象。

2.大众传播的消极负面影响

现代网络的发展、讯息的膨胀使原本相对纯粹的校园文化也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危机四伏。特别是现今一些过度娱乐的、低俗媚俗的、彰显欲望的大众文化不断冲击传统的价值观。更有一些放纵欲望、蔑视伦理,评价审美活动以享乐消费、个性快感为标准等等,对年轻一代人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些青年追逐时尚、崇拜个人价值,用物质欲望的满足替代人性的体验和超越。在大众传播的推动下,人类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但同时也给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认知能力尚浅的青年学生,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由于大众传播内容庞杂、传播把关薄弱,[3]不少审美趣味低下的内容,侵蚀着原本纯净的高校校园。当下社会审美时尚和外来异化审美中的负面内容对青年学生的审美影响尤为严重,导致他们的审美观念、审美追求降低,这也为高校的生态审美文化的教育增加了难度。面对如此情况,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强烈的抵制。

3.学生学习参与度

真正做好党建组织保障。企业党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制度和人才的双重保障。海陵药业共有员工459人,党员39人,成立一个党支部,两个党小组。在制度层面,海陵药业将支委会研究讨论、提出意见明确为管理层决策的前置程序,确保党组织有效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真正做到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合心、合力、合拍。在组织构架层面,由总经理兼任党支部书记,由党员高管兼任支部委员,配备党务副书记和党务专员,专职协助书记工作,组建兼具组织力和领导力的高效团队。

培养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重要职责。审美文化教育是高素质人才标准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在受到更多重视的同时也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而是不断地增加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力度。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把握学业主动性才是学好这门学科的关键。而在生态审美文化这一被忽略的学科中,学生在初学时被灌输了不重要的思想,且随着网络化程度的提高,更多负面因素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扁平化艺术设计、强视觉冲击影像都是大学生追求的审美偏好。一些学生在快速的网络时代逐渐对传统的、典雅的美熟视无睹,反而对浅层次的、低俗的东西深感兴趣,这一切都源于在他们基础阶段没有对如何审美进行深度教学,导致这些学生的审美品位不高,只能对自己觉得“美”的事物进行欣赏,却不能探讨它为何“美”。当然,也受社会发展影响,一些学生急于提高自己的技能,而忽视了对精神、人文认识的追求。这种偏好过度娱乐化、甚至以低俗媚俗为美的畸形审美趣味会不利于青年学生健全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我国高校生态审美文化教育的可能性及建议

以生态伦理学为思想基础结合现代美学研究成果的生态美学在我国目前仍属于一门新型前沿学科。用生态文明意识来影响审美是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克服消极病态的审美趣味而提出的新的审美价值观。这与我国传统“天人合一”审美思想相得益彰。以生态意识为前提,将生态与美育整体化考虑,构建一种新的和谐共生的美学观,正是对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基础。

生态审美文化教育属于跨学科前沿领域,涉及生态学、艺术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需要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共同交流探讨。笔者有以下具体参考建议。

改变高校中生态审美文化的教育现状,首先从政策上要强化美学教育的地位,在法规中明确美学教育,将美学教育从德智体等方面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从法律角度强化审美文化教育,将教育成果转换成较为明确的参考指标,纳入高校评价体系,真正使人们认识到其重要性,无论从教学的内容到教学的形式都要想方设法推陈出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特别是针对当今人与自然环境出现的对立发展的情况,高等教育的功利性带来的社会问题更加突出。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必须认识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只有持续开展生态审美文化教育才能够解决日益加剧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使人们获得更加高尚的审美关注,最终实现和谐与共同发展。

2.建立生态审美文化的立体教学体制

生态审美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具有生态审美文化价值观念的现代人才,只有获得最广泛的接受和认可,才能自觉传承发展生态审美文化。高校以生态审美文化教育的途径来增进大学生对“美”的认识,进而强化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审美价值观,才能使学生最终获得健康的人格教育。[4]因此,高校应该构建科学的高校生态审美文化教育内容体系,推进生态审美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

鉴于对生态美学教育的认识不清晰的原因,从根本上需要在高校建立生态审美文化的立体教学体制,将审美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进行教学规划和布局,对审美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分析,整合生态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元学科,将审美文化按照年级层次、从难易程度进行分解,从不同的角度实施分类,让学生在学校期间真正的认识到美的意义,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自我提升。

3.多渠道提高教师生态审美文化素养

教师承担着教育的责任,既是美学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美学的受众,在高校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关键的是教师这一角色。目前,国内各高校中从事审美教育方面的专业老师还相对缺乏。即便有专门从事美育工作的教师,限于美学在我国的整体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也很难建立。如果教师自身的美学修为再有不足,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能与时俱进,学生是不可能接受到较优质的美学教育的。因此,多渠道提高教师自身的生态审美文化素养,给教师以国际交流、访学的机会,有计划地对教师开展专业培训都是提升教师自我审美素养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手段。

4.鼓励开展生态审美文化教育的活动

生态审美文化作为精神文化的一个体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表现,能够让整个高校的教育更加鲜活。高校校园的生态审美文化建设是确保大学生获得“美”的有效渠道。只有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生态审美文化才更容易在高校中进行传递。高校的文化教育精髓即为高校审美文化所在。通过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文化生活建设,创造良好的审美文化熏陶环境,提升学生对“美”的认识。

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包括装点校园环境的校园雕塑、特色建筑物,还包括开展生态审美文化教育所需的艺术教师、创作室、教具等。文化生活建设可以体现在多方面,例如在大学生中进行生态美学科考、绿色美育调研、美学论坛等活动;支持成立与生态审美文化建设相关的学生团体组织;开展各类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与国外高校联合开展生态审美文化教育的合作等等。同时,注重审美文化教育活动本身的审美性,[5]也是需要教师深入思考的重要的内容。

形式多样的生态审美文化教育活动可以改变教学模式单一的局面,发现身边的“美”,低碳绿色活动等等都可以充分调度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都为高校生态审美文化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能。

可以说,生态审美文化教育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生态意识的凝练与升华,也反映了教育的美好境界,代表着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发展观。充分发挥生态审美文化教育文化育人的作用,最终将提升高校整体的人才培养水平。

[1]姚文放.“审美文化”概念的分析[J].中国文化研究,2009,(1):120-133.

[2]余谋昌.生态文化是一种新文化[J].长白学刊,2005,(1):99-104.

[3]杨蕾,胡晴,张遥.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对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7-102.

[4]樊美绮,罗绮药,王德胜.21世纪我国学校美育的操作设计[J].北方论丛,2002,(4):115-121.

[5]何齐宗.审美化——当代教育的新境界[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3):16-19.

(责任编辑田晓苗)

Ecological Aesthetic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Jin Jing

College students'aesthetic cognition is not mature,and the aesthetic practice is impacted on the various values and aesthetic preferences.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based on“wisdom”.Aesthetic value for the students'idea of education is not enough.As a hub of spiritual culture and material culture, aesthetic culture is very necessary in the case of the ecological crisis,which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 of ecological aesthetic culture and education,explores the influence element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se factors finally.

universities;aesthetic culture;ecological culture;education

G412

A

1672-4038(2016)04-0043-04

2016-03-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5ZCQ-YS-02)

靳晶,女,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新媒体艺术、美学研究。

猜你喜欢

美学生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盘中的意式美学
年味里的“虎文化”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外婆的美学
谁远谁近?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