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

2016-03-19张兄武苏州科技大学江苏苏州215009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机制

张兄武(苏州科技大学,江苏苏州215009)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

张兄武
(苏州科技大学,江苏苏州215009)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既包含学校与外部的协同培养,也包含学校内部的协同培养,是外部协同培养和内部协同培养的统一。外部协同培养是指通过突破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不同社会主体间的壁垒,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网络系统,以达成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学校内部协同培养是指学校内部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相关的不同要素与不同部门的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为实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有效运行还需要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实践创新。

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创新;多元协同;培养机制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能否拥有相当数量的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和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社会工程,要高质量实现这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协同培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明确提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属于新兴事物,政府、高校、行业与企业等社会组织尚未形成合力,在培养机制上,存在着脱节现象。因此,如何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就成为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亟待回答的迫切问题。

一、“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理论基础——协同创新

关于“协同创新”的界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认为,协同创新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1]从这个论述来看,协同创新原指组织内部各要素的配合协助并实现共同目标。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组织内部的协同创新逐渐发展到组织之间的协同创新,以至包括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内的各种综合性的协同创新。因此,协同创新既有组织内部的协同创新,也有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即组织外部的协同创新。内部协同创新是指创新主体是组织本身,其实现途径主要依赖于组织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途径主要取决于组织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2]总之,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3]

协同创新是协同学理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扩散和应用,是将不同的创新要素建构成为一个动态运行的生存系统,各个要素之间建立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最终产生创新领域的协同效应。[4]该理论的提出,在于将协同思想引入到创新过程之中,使创新过程中各创新主体在发挥各自作用,提升自身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机制性互动使创新活动产生质的变化。[5]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协同创新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1)目的性。协同创新的开展和实施要以特定的目的为导向,并能根据发展的需要不断自主调整发展方向。协同创新就是力图实现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进而有效实现共同目标。(2)系统性。无论是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活动,还是组织内要素之间的协同创新活动,都具有特定的目的、结构、功能和方式,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以产生“1+1>2”的良好效果。(3)动态性。协同创新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多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并有机统一动态的过程,如资源、人员、信息的交流及反馈,这种有秩序、有规律的相互作用促使系统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4)开放性。协同创新体现了多方融容、合作共赢的观念,强调的是消除主体之间或要素之间的壁垒,通过协同创新各方的有效融合,来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使之释放出更大的内在价值。

协同创新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具体在人才培养上,表现为协同育人。协同育人是各个育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目的,在系统内共享资源、积聚能量的有效互动。协同育人是协同创新的应有之义,因为在政府主导作用下,学校、行业、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人才培养和使用,二是科技研发和知识增值,这两个方面的目的紧密联系,不能割裂,如果割裂开来,系统各要素就难以有效互动并产生协同效应。协同育人在微观上丰富了协同创新的内涵。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笔者认为,“多元协同”培养机制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实现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

二、“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基本内涵与现实意义

(一)“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基本内涵

在社会领域,“机制”一词指的是社会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因此产生的促进、维系、制约系统运行的内在工作方式。人才培养机制是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的一种规律性的运作方式,是相关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制约、促进等关系。[6]“协同”既可指一个组织内部各要素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以实现组织目标;也可指组织之间各参与主体为了更宏大的目标而互相配合。因此,我们认为,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是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和目标下,人才培养各相关因素之间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制约及促进机理,是高校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高校内部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互动关系的总和。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既包含学校与外部的协同培养,即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协同培养;也包含学校内部的协同培养,即学校内部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相关的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培养,是高校内部协同培养和外部协同培养的统一。外部协同培养实质上是通过突破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不同社会主体间的壁垒,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网络系统,以达成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学校内部的协同培养是指学校内部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相关的不同要素、不同部门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

(二)“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现实意义

创新创业人才的本质特征决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多方协同培养。所谓“创新创业人才”,是指具有创新创业思维与视角,能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发明新事物和开创新领域能力或有潜质的人才。它与普通大学生的最大区别在于,创新创业人才既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又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7]能力素质培养目标的不同使得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根本的不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更注重教育空间的拓展与开放,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实现“无缝对接”。[8]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再依赖高校单一主体进行,需要培养主体与培养环境的创新,即借助于其他主体获得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践环境。多元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高校、行业以及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组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这些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集体行动与协同培养。[9]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决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多方协同培养。近年来,国内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教育资源不足、体制障碍及协同参与度不高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各界的参与以及高校自身进行实践创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所大学能够独立完成的,是多元主体共同协同的过程,各参与主体在培养系统中应该承担不同的责任,发挥不同的功能。政府、高校、行业与企业协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有利于发挥各育人主体的资源优势,激活资源存量,放大资源效能,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10]

三、“多元协同”培养机制体系的构建

不管是外部协同培养和内部协同培养,其内部都包含不同的子机制,每个子机制作用的发挥,都需要其他子机制的支持与配合。这些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不同子机制共同构成“多元协同”培养机制体系,从而形成系统的有序结构,以达成协同培养目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活动有序运行的关键在于这些子机制之间产生协同作用。

(一)外部协同培养机制体系

以政府、学校、行业与企业为主体的外部协同是一种跨组织的战略协同,实质上是政府、学校、行业与企业等四个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动态、开放的协同人才培养体系。政府、学校、行业与企业为主体的外部协同关键在于通过协同创新,打破政府、学校、行业与企业的界限,切实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实现不同主体间的充分合作以及教育资源的有效聚合。

1.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机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开放过程。这种开放性体现在:一是参与专业设置论证。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输出机构的高等院校,必须建立起一种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机制,前瞻性地预测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充分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与市场需求。二是参与培养方案制定。为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要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为师生作本行业发展趋势报告,让师生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11]在制定培养方案之前要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最新需求,收集用人单位对于人才使用的反馈信息。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构建起高校与企业之间连续的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参与教学过程实施。共同开发产学研合作特色课程。有些实践类课程或理论课程部分教学环节可以直接到企业学习;部分课程也可聘请业界兼职教师来校独立或与校内教师共同实施教学。四是参与培养质量评价。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有其特殊的一面,更强调实践性和创造性。在具体的质量评价中,要以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为导向,改革传统的评价模式,构建用人单位、校外指导教师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模式。

2.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资源缺乏导致的培养能力不足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重要目的是实现教育资源共同开发、利用和共享。政府、高校、行业和企业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在协同培养人才中应实现资源共享。政府利用制定政策、统筹协调职能优势和财政资源优势,定期发布人才需求计划,为高校专业调整提供社会需求依据;利用政策和财政支持,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接受大学生实习;利用统筹协调功能,搭建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一方面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合作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对地方政府和合作企业职工进行培训和终身教育服务;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技术和智力优势为地方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及合作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管理改善服务。行业作为一种中介组织,一方面要将相关产业的发展需求、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要反馈到高校,指导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同时,发挥桥梁作业,促进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企业具有真实的实践环境,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大量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人员,可以通过合作共建作为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就业创业基地和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验场所。

3.教师队伍协同建设机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教师队伍的结构,还是教师个体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教师队伍构成方面,不仅要包括专业教师,还要包括创业教育教师和创业指导教师等人员;同时,专业教师要不断积累相关专业实践经验和创业实践技能,熟悉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在专业教育中合理渗透创新创业教育。但目前,无论是教师队伍人员构成,还是专业教师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协同建设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一是引聘业界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为解决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和改善教师队伍结构问题,在引进业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专业人员充实教师队伍的同时,可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资深管理人员,以及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创业者、企业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引聘具有行业企业背景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既解决数量不足的问题,又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二是加强校内创新创业型教师的培养。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创新创业实践;鼓励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项目开发与研究,或合作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创造条件支持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的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4.多方利益互惠动力机制

不同的社会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协同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谋求政府、高校、行业和企业等多方主体的互利互惠和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和优势互补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但不局限于人才培养。利益互惠是协同培养人才的合作基础与动力源泉,取决于合作者的共同需要及合作者之间内部相互利益的驱动。[12]利益互惠动力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利益驱动机制。利益驱动是推动政府、高校、行业和企业协同培养机制良性运转的纽带。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主要有赖于利益的维系,缺少利益共享机制的校企合作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在这方面高校要主动提供服务,争取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合作与支持。二是内在利益需求机制。内在需求是增强相互合作积极性的最主要因素,单靠外部推动是难以维持长久合作的,单有一方的积极性也是难以实现的,只有具有相互结合的需要,才能产生相互持久合作的行为,合作各方需要从各自战略发展的高度认识政产学研合作问题。其中关键是企业需要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机制,激发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需求。从现代企业发展的特征来看,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研发水平成为其发展与突破的关键问题。现代企业的发展对技术和人才的依赖越来越强,协同培养人才可以有效解决企业人才引进与员工培训的双重问题。

5.外部多方协调管理机制

多元主体协同培养相对与高校单一主体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多元主体之间面临错综复杂的关系。由于合作各方隶属于不同的组织系统,在不同的利益诉求下,不协调因素时有发生,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元主体之间有相对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如何使参与培养的各主体能够集体行动,形成合理分工、利益平衡、责任共担的协作机制,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影响因素。建立组织化的合作联盟是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的组织保证,合作各方需要建立多层面的组织协调管理机制,以解决合作中可能产生的矛盾与冲突。一是决策层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高校、行业与合作企业成立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联盟,建立由联盟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定期会商制度,商定合作框架,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联盟下面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委员会,统筹协调创新创业人才多方协同培养中的相关工作。二是操作层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高校、行业与合作企业各自设立内部管理机构,并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合作事宜;组建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工作小组,负责多方协同培养中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

(二)内部协同培养机制体系

目前,国内高校由于不同院系、学科与专业,以及不同部门之间边界清晰、条块分割,办学资源分散、封闭,有限办学资源难以有效地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导致人才培养缺乏整合统筹、集成优化的资源条件支撑,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为此,高校要以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通过构建内部协同培养机制体系,将原先相对分散的资源集成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之中,促进资源充分共享并发挥“1+1>2”的集聚效应。[13]

1.课内与课外协同培养机制

创新创业型人才本质上是一类实践型人才,这就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衔接的原则。受传统的观念和划分方法的影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长期处于割裂状态,开放性和融合性缺失。[14]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必须建立课内与课外协同培养机制,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从相对割裂走向相互融合,从单一育人走向协同育人。首先,确立课内与课外协同育人理念,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明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培养目标和功能;其次,根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创新第一课堂课程培养体系、整合规范第二课堂课程培养体系,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使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最后,搭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衔接的平台和桥梁,拓展校内实验教学平台、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育人功能,将专业教育资源打造成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使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有机结合。

2.跨学科专业交叉培养机制

在大学内部,学科专业的建制化为现代大学功能的实现创造了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的条件,使现代大学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和充实;[15]但学科专业建制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现代大学诸多活动集中于学科专业范围,不利于创新创业人才这类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跨学科、专业交叉培养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一是可以直接设置跨学科专业。通过设置跨学科专业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一种最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本科专业建设的共同趋势。二是拓宽专业口径。一种途径是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一、二年级按大类培养,三、四年级分专业、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自主选择专业、专业方向。另一种途径是通过建立平台课程,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课程,或学生根据需要选修其他学科专业课程,增强课程设置的多学科性和选择性。三是推行双学位和主辅修专业制度。鼓励学生在主修专业之外攻读第二学位,或辅修其它专业。四是成立跨学科人才培养试验班。打破学科专业界限,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明显的多学科性和高度的综合性。

3.教学与科研协同育人机制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需要实现教学和科研的良性互动。与科研院所科研不同,大学的科研工作具有教育性,[16]这种教育性一方面体现在“研究性的教”,另一方面体现在“研究性的学”。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育人功能。首先,通过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力。教师通过科研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和专业发展方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积极吸收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并将自己的科研活动过程“教学化”,使学生在参与科研过程中训练科学思维,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素质和水平;将科研方法转化为教学方法,实施研究性教学,使科研训练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其次,通过科研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支持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通过开展大学生科研立项,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开展研究活动;指导学生开展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将可培育的创新项目孵化成创业项目。

4.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机制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两个最主要的方面,从理论上讲,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由于未形成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机制,使得两者之间在实践中经常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在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不应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割裂开,而应该共同建设、协同发展,促进两者的融合。一是统筹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将专业建设纳入到学科建设的规划之中,合理确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目标、内容与措施。二是学科建设反哺专业建设。以内涵建设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机制性障碍,通过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促进专业特色的形成、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三是构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组织体系。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在协同关系来看,良好的学科专业组织体系是促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协同联系,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17]

5.校内多部门联动培养机制

协同创新是将各个创新主体要素进行系统优化、合作创新的过程。国内高校内部一般来说是各教学、科研单位自成办学体系。同时,不同的工作由不同的职能部门负责,实行条线管理,如本科教学和专业建设工作是一般由教务处负责,第二课堂主要涉及学生处和团委,科研工作主要是科技管理部分负责,学科建设一般是学科建设办公室(或研究生处)负责,教师队伍建设又涉及人事管理部门。这样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工作的专业化,但由于没有建立起相互衔接的、畅通的信息沟通与协调运行机制,部门之间缺少协作与配合,未能形成有效协同。在高校内部协同人才培养过程中,组织结构创新的关键是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工作管理体制,使得办学资源按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要求实现无障碍流动。实现课内与课外协同、跨学科专业交叉培养、科学研究协同育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需要自我打破校内条块分割,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多部门联动培养机制。决策层面,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教务、学生工作、团委、人事、科研、学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解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重大问题;操作层面,成立教务部门牵头,学生工作、团委、人事、科研、学科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组,具体协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

四、“多元协同”培养机制有效运行的制度完善和实践创新

(一)政府层面的政策保障与经费支持

协同创新强调各行为主体间的相互关联、协同共生。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等不同的社会组织各有其特殊的社会功能、运行机制及自主独立性,富有成效的协同培养人才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安排。[18]一是政策保障。政府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在协同人才培养中权利、责任和义务;通过制定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来引导、推动和调控学校、行业与企业的协同人才培养;通过财税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参与高校协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地方政府要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各项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二是经费支持。整合发展财政和社会资金,支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对创新创业教育做出贡献的单位;鼓励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以多种形式向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三是统筹协调。协同人才培养中有些关系超出了大学职能范围,需要政府出面建立引导、推动校企双方的需求、沟通机制,从而为大学与有关机构建立合作信赖关系发挥中介作用,充分发挥校企合作驱动力;另外,政府可利用资源优势为协同人才培养搭建协同创新中心、大学科技园等更多的合作育人平台。

(二)学校内部的组织保障与制度创新

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内部的制度壁垒对多元协同培养的制约更大,它不仅影响大学内部的协同培养,而且影响与外部的协同培养。[19]因此,第一,建立开放包容的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高校要在加强内部协同人才培养的同时,密切与社会联系,主动地谋求外部的联合与合作,积极拓展办学空间,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第二,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学校层面设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组织管理协调机构,统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院系、学科与专业之间也要打破传统的建制模式,构建跨院系、学科与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如可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等,具体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创新创业中心,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搭建实践平台。第三,改革创新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主动进行制度改革与创新,如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完善跨学科专业、跨校选修课程学分认定制度;实现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第四,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经费保障。高校要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

(三)行业企业的制度完善与实践创新

行业部门作为既凌驾于行业企业之上又能了解行业企业的需求的组织,[20]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方面发挥其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其沟通协调作用。鉴于目前行业部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状况,第一,需要明确行业部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明晰与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关系;第二,建立健全行业部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分工;第三,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提高行业协会的协调、沟通能力。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重要参与者的企业,要从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对待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问题,一方面根据互补性、可信任性、战略契合性、文化相似性等原则科学理性地选择合作高校、合作内容和合作方式;同时,也要进行内部的制度创新为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

[1]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EB/ OL].http://en.ikipedia.org/wiki/Collaborative_Innovation_network.

[2]熊励,孙友霞等.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14):15-18.

[3]陈劲等.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J].技术经济,2012,(8):6-11.

[4]徐平利.试论高职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J].职教论坛,2013,(1):21-23.

[5]贺金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6.

[6]杨频.职业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8):67-71.

[7]郑亚娟,王方平.我国地方性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6-8.

[8]尹翔,郗芙蓉.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高校科技,2015,(3):75-77.

[9]尹文嘉,王惠琴.应用型创新人才协同培养的内在机理与提升路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14):27-32.

[10]陈桂香.高校、政府、企业联动耦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5,(1):42-47.

[11]庞鑫培.面向区域创新体系培养创新创业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73-76.

[12][18]陈浩,董颖.略论“政产学”协同培养人才的机制和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67-72.

[13]邱学青,李正.创新办学资源共享机制构建校内协同育人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3,(24):23-25.

[14]赵新峰.协同育人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

[15]别敦荣.以现代理念改革高校教学管理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7,(20):44-46.

[16]张兄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教学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3,(2):43-44.

[17]赵金锋,王红岩,何艳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基本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35):17-19.

[19]别敦荣,胡颖.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4-8.

[20]韩国明,程贵妞.行业协会参与下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分析[J].教育科学,2007,(6):72-76.

(责任编辑田晓苗)

The Construction of Multiple Cooperative Training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Xiongwu

The Innovative Talents of“multiple collaborative training”in university which includes not only the school and external collaborative culture,but also includes cooperative training within the school,is the unity of cooperative training.External cooperative training refers to the breakthrough of government, schools,enterprises and other industries,the barriers between different social subjects,which is the formation of a the interaction of network system.With each other,achieve the synergy of talents training. School internal collaborative culture refers to cooperate with different departments,different factors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within the school and complement,to achiev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optimal synchronization action.Innovative talents“multiple collaborative training”mechanism for effective operation also need to improve the relevant system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multi synergy;training mechanism

G645

A

1672-4038(2016)04-0030-08

2016-02-25

张兄武,男,苏州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机制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