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始丝弦锣鼓的传承变异研究

2016-03-18陈伦旺

歌海 2016年5期
关键词:丝弦建始县表演队

●陈伦旺

建始丝弦锣鼓的传承变异研究

●陈伦旺

建始丝弦锣鼓是流传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各乡镇的一种民间音乐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始丝弦锣鼓是当地民族审美、民族认同、民族习性等的综合体现。关注建始丝弦锣鼓的传承现状与传承变迁,探讨有关其传承的相关问题,对于促进建始丝弦锣鼓的传承与保护、推动相关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学理支撑作用。

建始;丝弦锣鼓;传承变异

建始县位于鄂西南山区北部,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属县,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其东连巴东,西接恩施市,南邻鹤峰,北与巫山接壤。八百里清江自西向东,拦腰穿越建始。这里万山稠叠,突兀恢奇,自古为楚蜀咽喉,是巴楚文化和渝东文化的交汇地。勤劳勇敢的人民不仅在这里顽强乐观地生息,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精彩夺目的民间艺术,山歌、舞蹈、戏剧、曲艺等犹如璀璨的星空,建始丝弦锣鼓便是其中一颗明星。

建始丝弦锣鼓是流传于建始县长梁、业州、茅田等土家族地区的以本地薅草锣鼓、耍锣鼓为基础,不断吸收外来音乐元素,逐步形成比较系统和完整的鼓吹乐和丝竹乐。“丝弦”和“锣鼓”在这里是并列关系。锣鼓是指有快慢节奏而无弦律的纯锣鼓牌子,丝弦是指由多种丝竹乐器组成,用唢呐代替人声,由京胡、京二胡、月琴、竹笛等乐器伴奏而形成的音乐。丝弦锣鼓是土家族、汉族音乐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产物,它不仅表现了土家族人们高超的音乐艺术,更是清晰地呈现了土家族社会观念、民间习俗、文化传承以及精神生活。它一共有200多个曲牌(已整理122个曲牌),由锣鼓曲、吹打乐曲、唢呐曲和唢呐吹戏等四种类型组成。经过传统的传承方式,丝弦锣鼓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正如民族音乐学家毛继增所称:“建始丝弦锣鼓是土家族音乐和汉族音乐长期融合的结晶,是湖北民族器乐音乐中的奇葩。”①文世昌、袁希正:《建始丝弦锣鼓》,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9页。

一、建始丝弦锣鼓的传承现状

建始丝弦锣鼓经历近200年的锤炼、传承、发展,以长梁乡为中心辐射到周边乡镇。如今,全县范围有民间丝弦锣鼓队伍208支,从艺人员达2100多人,其活动范围达2200平方公里,影响受益人口达38万之多。仅长梁乡境内就有锣鼓队伍172支,从业人员1800多人。命名了一批民间艺术大师,成立了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了建始丝弦锣鼓演出队,建立了建始丝弦锣鼓艺人档案,将长梁乡确定为州级民间艺术丝弦锣鼓保护乡,成功将建始县丝弦锣鼓申报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②文世昌、袁希正:《建始丝弦锣鼓》,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9页。有关部门在民间举办丝弦锣鼓培训班,进行基地建设,开展中小学丝弦锣鼓进课堂活动,全方位的推进丝弦锣鼓的发展和传承工作。

(一)民间传承仍是最主要的传承方式

在民间,丝弦锣鼓大致有三种传承方式,首先是开馆授徒。能够开馆进行技艺传授的艺人是丝弦锣鼓的重要传承者,被称为师傅,也就是传承人或传人。他们不仅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而且德高望重,在民间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他们以丝弦锣鼓为主业,开馆招收丝弦锣鼓爱好者开展技艺技法的指导,并以民间的各种活动为实践基地,活跃在民间各种活动中,传承、弘扬着丝弦锣鼓民间艺术。

其次是民间红白喜事。民间的各种红白喜事既是丝弦锣鼓的重要传承场,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承方式。在民间,丝弦锣鼓主要应用于婚丧嫁娶,包括生孩子打喜,节庆日等活动。丝弦锣鼓首先是为了适应当地的民众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最初只是出于人们生活生产的需求,如相互壮胆、相互照应及田地劳作预防野兽袭击等,后来演变发展成为完整的丝弦乐、锣鼓乐。土家人乐观豁达、积极向上,视死为生的开始。和很多本地丧葬礼仪如撒叶儿嗬一样,丝弦锣鼓也是顺应了土家人对生死豁达的态度。老人去世,常会有几班丝弦锣鼓班子参加葬礼,家有坐堂锣鼓,前来吊丧的宾客如老人的兄弟姊妹或者出嫁的女儿等会各请一班丝弦锣鼓,一路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前往参加祭典,快到本家的时候,几班丝弦锣鼓相互呼应,从曲目、编排上,里应外合,架势宏大。嫁娶、添口、祝寿、节庆,自然少不了丝弦锣鼓的助兴,山大人稀,哪里锣鼓声起,人们便知谁家有事,而且还会从不同的曲目知道是什么喜事,大家会前来祝贺,前来帮忙。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丝弦锣鼓得到交流和融合,大家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丝弦锣鼓的传承与发展。

第三是民间自发的徒弟请师傅的方式。这种方式也是不可或缺的传承方式,如家族式、跟师式、坐庄式等传授方式流传至今。家族式跟当地居住特点分不开,如长梁乡双塘村,六个组也就是六个大姓组成。每一个组都有自己的丝弦锣鼓班子,谁家有事,大家自然聚拢相助,在活动中间,老艺人带新人,这样渐渐形成家族内部的传承。坐庄式就是新学者们轮流请师进门,轮流承担所有开销费用,而且多在农闲季节或者下雨天。这种方式既不耽误大家的农耕劳作,也分担了大家的经济负担,适合当地民情民风。跟师式是随时跟在师傅身边,这种方式显得更加专业。所有的民间大师都希望自己的技艺得到完好的传承,每当遇上好的苗子,会一直留在身边,平时就会手把手教授,有活动外出时会带着弟子赶场子,到现场去感受,让徒弟露两手。很多民间艺术大师就是这样学出来的。

(二)学校教育传承

学校教育是普及型最强的教育方式。建始县长梁乡率先在全乡中小学开展丝弦锣鼓进校园活动。在31所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普及丝弦锣鼓器乐音乐,特别是长梁民族小学在学校建立了丝弦锣鼓队,聘请了丝弦锣鼓传人刘明俊作为学校丝弦锣鼓教师,还经常邀请丝弦锣鼓艺术大师肖远游、杨国林到学校传艺。长梁乡丝弦锣鼓教学课程效果显著,经常代表长梁乡参加全国各地的演出活动,如2008年长梁民族小学丝弦锣鼓表演队参加在重庆市奉节县举行的国际低空跳伞节;2009年,湖北省第八届黄鹤美育节长梁民族小学丝弦锣鼓表演队表演的“丝弦锣鼓”获一等奖;2011年9月,长梁民族小学丝弦锣鼓表演队参加第二十三届世界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在全国政协礼堂演出;2011年12月,长梁民族小学丝弦锣鼓表演队参加湖北省首届少数民族汇演等。

(三)文化场馆传承

自2005年县文体局成功将建始县丝弦锣鼓申报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长梁乡人民政府、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县文体局将长梁乡确定为州级“民间艺术丝弦锣鼓保护乡”,并在长梁乡文体服务中心建立了“建始县丝弦锣鼓传艺馆”,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丝弦锣鼓培训。先后投入40多万元用于长梁乡丝弦锣鼓保护乡的基地建设、器乐配置、人员工资、培训以及挖掘、整理、编辑等工作。2007年5月长梁乡被命名为湖北民间吹打乐之乡;2008年11月,长梁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吹打乐)之乡”;2011年被湖北省认定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①文世昌、袁希正:《建始丝弦锣鼓》,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5-8页。这一系列举措给丝弦锣鼓的传承提供了相对稳定的传承场,相继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丝弦锣鼓新人。

走出去,走上国内大小不一的舞台,让更多人知晓建始丝弦锣鼓,进而了解建始丝弦锣鼓,这也是推介宣传、传承建始丝弦锣鼓切实有效的一种方式。2002年9月,第二届建始县广润民族文化节《丝弦锣鼓》获二等奖;2005年8月,《丝弦锣鼓》参加恩施州首届民间吹打乐比赛获第一名。2006年4月,“丝弦锣鼓”表演队、“单锣鼓”表演队、“薅草锣鼓”表演队分别被州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民间艺术表演队。2006年2月,丝弦锣鼓优秀传人杨国林受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表彰为先进文化中心户。2006年7月,长梁乡的薅草锣鼓、高腔山歌参加恩施州原生态山民歌比赛分别获二等奖获优秀奖。2006年8月,《丝弦锣鼓》组合参加建始县第四届《黄四姐》艺术节民间艺术竞赛,获全县第一名。

二、传承变异的体现

建始丝弦锣鼓是本地区特有的活态的民间文化,它的发展和变化必然离不开人。传者与受者、传承内容、传承场以及保障机制共同构成传承体系。变异是指民间文化机能的自身调试,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所在,没有变异性的民间文化是不存在的。建始丝弦锣鼓同样发生着一次又一次变化,接受着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变异。概括来说,建始丝弦锣鼓的传承变异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传承场域的变异

丝弦锣鼓源起于薅草锣鼓。由于山大人稀,为了防备野兽袭击,劳作的人们相互击鼓通风报信,逐渐形成随耘随歌、自叫音节的薅草锣鼓。那时的传承场域是田间,是地头。后来又依托村寨自然生态、人文生态而得以传承。而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推进,原来的村寨传承、集体传承逐渐演变为市场传承、旅游展演传承,丝弦锣鼓的受众由原来的熟人社会转向陌生的游客受众,乃至全国的展演受众,传承人从村寨走向城镇,传承区域更加广大而多样,整个传承场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异。

(二)传承方式的变异

传承场域的变异必然带来传承方式的变异,最突出的特征是由家族传承、一对一的师徒传承、集体传承变为市场传承、展演传承以及学校教育传承。在“文化遗产热”的背景下,开展遗产资源的挖掘,使遗产商业化、旅游化已是趋势,就建始丝弦锣鼓来看,已经逐步形成市场化、旅游化的态势。

共同的民族背景和历史经历,成就了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建始的土家人在生活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产生共同的行为。如丝弦锣鼓成了土家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有了自己固有的市场,也就顺理成章的被市场化。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以及生态旅游是当今旅游主题,作为建始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丝弦锣鼓自然成为旅游资源之一。

随着传承场域以及传承方式的变异,丝弦锣鼓从原来的文化生态中被剥离了出来。

三、建始丝弦锣鼓传承的问题思考

(一)注重传承与保护的关系

成功的传承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建始丝弦锣鼓根植于建始及周边这块土地,是这地区特有的民族艺术文化,它的发展必然处于当地人们的传承之中。失去了传承,再优秀的民族艺术也会消亡,在传承中,除了接受,还要不断地激发文化自觉,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二)注重传承与传播的关系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建始丝弦锣鼓在开发和利用上要运用传播的特性,将丝弦锣鼓作为有意义的符号,利用现代手段将艺术信息民族信息传播出去。

(三)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对丝弦锣鼓的整理及传承,首先要尊重历史,原封不动地记录下原始的信息,在表现手段和形式上,根据原始的资料信息呈现出艺术特征;其次要结合现代生活和艺术元素进行再创造,让民族艺术更具时代性和认同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艺术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漫长而动态的过程。需要提高人们的自觉意识,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加强传承人的培养,营造很好的传承氛围,在保证本民族文化的特质和精魂的基础上,实现现代与传统的有机结合,让丝弦锣鼓获得富有张力效应的机制和多维形态,从而拓宽其生存与发展空间。

文化是地域灵魂的凝聚,民族民间文化是民族之魂,丝弦锣鼓是前人们留下的宝贵民族文化艺术遗产,渗透了历代民间艺术家们的心血和汗水,其存在与发展不是孤立的,而与相适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制密切相关。民间艺术的发展绝对不能脱离民间,民间是它的根、它的魂,它从民间获取了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养分。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作为建始土家族独特的艺术,丝弦锣鼓体现出的民族审美、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是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失的。人们根据生活的需要不断地创造和更新丝弦锣鼓,他们创造性地组建表演队、办培训班,使得丝弦锣鼓近年来名声鹊起,这些都是丝弦锣鼓能够在现代化背景下继续传承下去的重要原因。

[1]陈宇京.狂欢的灵歌——土家族歌师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张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保护[J].青海社会科学,2007,(1).

[3]阚如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分级保护初探[J].商业时代,2010,(12).

[4]张晓萍等.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生存实践[J].学术探索,2010,(12).

陈伦旺,土家族,湖北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丝弦建始县表演队
演2021年莫斯科航展中,勇士飞行表演队正在表演
鹰击长空
小学英语智慧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南国冬日暖总闻丝弦声
美国雷鸟飞行表演队正在练习
河北深州西辛庄村:“老丝弦”焕新生
湖南辰溪丝弦的音乐形态与表演特征
阿炳与二泉映月
一半老师,一半娘亲——记湖北恩施自治州建始县官店镇张锦梅扎根深山教书育人36载的感人事迹
着力“硒”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建始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