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

2016-03-17江苏张烨剑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16年4期
关键词:市场调节宏观调控手段

江苏 张 翰 张烨剑

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

江苏 张 翰 张烨剑

【知识建构】

【疑难突破】

1.市场配置资源

(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这要求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资源是经济学概念,在题目中往往是通过如:自来水、电、劳动力等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要能将资源的这些具体形式抽象成资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具体的经济现象和抽象的经济学概念、原理的联系,实现学科知识的调用。

(2)计划(“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市场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价格是供求双方利益联系起来的纽带,通过价格的双向调节,使供求在新的水平上实现平衡。生产者、经营者根据供求变化不断调节生产经营活动,引导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配置。没有竞争,价值的决定、价值规律的作用都无从谈起,也就无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通过竞争,价格在供求影响下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引导资源向效益高、急需发展的产业和企业流动。总之,市场就是上述三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中发挥着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市场失灵

(1)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①市场调节不到——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②不能由市场自发调节——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另一方面,市场调节不是完美无缺的。在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仅靠市场自发调节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

市场调节弱点和消极方面的区分

(2)市场调节的后果:①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③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3)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并非只要有市场竞争,就可以促进资源优惠配置,市场竞争有一定的负效应,它也可能带来资源的浪费。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效益主要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不是靠宏观调控。只有把“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3.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1)严格实施市场规则:良好的市场秩序要靠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①原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②目标: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③措施: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3)成为市场秩序的维护者:①从法的方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②从德的方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4.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1)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三者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国家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的区别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分

(3)重要性: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2)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有特征,并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统一。只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具体体现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备考通鉴】

□考情回顾

近年来新课标高考,对本专题考查的试题类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和全国新课标卷Ⅱ、2015年浙江卷考查市场配置资源,2014年山东卷、海南卷、2015年江苏卷考查规范市场秩序,2014年海南卷考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2013年海南卷、2014年江苏卷、浙江卷、广东卷、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和全国新课标卷Ⅱ考查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

□命题预测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是一个综合考点,在高考中出现频率高,比重大,选择题、主观题兼有。预计2017年仍是考查的重点。结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如供给侧结构改革,多角度选取图表、文字材料进行考查,也可针对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的正反两方面的行为和现象考查宏观调控的原因、手段和措施。

□真题借鉴

【高考真题】(2014·山东卷·40)当前,网络售假问题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2013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网络售假问题是网友投诉最多的热点问题之一。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所示问题。

【思路分析】 题目围绕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的反面行为考查政府应采取的措施。首先注意设问的主体是政府,不能从企业和消费者角度作答,然后针对网络售假等问题,政府主要应从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加强诚信建设等角度展开分析即可。

【思维阻点】只知道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参与经济活动,不能认识到网络售假问题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回答不到加强诚信制度建设这一要点。

参考答案: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规范网络交易秩序;加强诚信建设,完善网络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市场调节宏观调控手段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新常态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论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宏观调控“三部曲”
宏观调控侧重于“稳增长”
把握好宏观调控政策走向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