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高考命题特点,搞好一轮复习

2016-03-17山东李金芳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16年4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试题考查

山东 李金芳

研究高考命题特点,搞好一轮复习

山东 李金芳

2016年,除北京、上海、浙江等几个省份外的多数省份高考命题逐步回归全国卷,面对高考的重大变化,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仔细分析,根据全国卷政治学科的命题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轮复习备考。

一、研究命题特点,明确学习要求

(一)命题的形式新颖、多样

1.文综卷组卷的学科顺序有变化,不再是“地理—历史—政治”,而是“地理—政治—历史”,其中政治学科没有选做题部分。

2.文综政治试题结构特点

2010—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政治试题各模块分值及题量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政治试题结构

从列表中分析发现,六年来虽然模块分值和题量有些许变化,但试题结构相对稳定。其中《经济生活》与《生活与哲学》所占分值最大,因此应该是复习重点。近两年《文化生活》的分值有所增加。在题型题量方面,选择题12道题(12~23),共48分;非选择题2道题(5问),每题26分,共52分;没有选修选做题。非选择题继续坚持学科内综合,围绕一组素材多角度设问,近几年一直都是《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综合(38题,一般是2问),《文化生活》与《生活与哲学》的综合(39题,一般是3问)。

(二)内容更体现学科素养考查

1.突出核心价值观,反映政治学科特点。试题素材选择突出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元素,发挥了政治学科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导向功能。试题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政治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体现了政治学科的课程目标。如2015年高考涉及的热点有价格改革、互联网金融、美元升值、依法治国、核心价值观等。

2.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注重知识的延伸。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设问的指向性是非常明确的,往往限定某一具体知识,分析某一具体问题,更注重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掌握的层次性,对问题分析的深度,更注重从细微处见精神。如2015年高考38题(1),要求结合材料,说明政府应如何强化预算管理。分析题目时要注意:一考查的主体是政府,理论限定明确;二考查政府应如何做,题型为措施类;三结合材料回答具体措施时,不但要从政府自身角度考虑,还要注意对知识的延伸,即从政府与其他重要的主体之间关系进行思考,如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公民等。而从学生回答的情况来看,很多在第三点上做得不够好,仅仅是围绕政府自身作答,泛泛而谈,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3.坚持能力考查为主,尤其是综合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显得比较突出。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利用材料信息分析和阐述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考查课本知识迁移。通过创设情境,使材料、设问和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要求学生不仅看到生活现象的表象,更要辩证地去探究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本质原因。如2015年高考39题(2),要求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分析不同的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2014年39题(2),要求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对“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一观点的评价。这两道题目就非常典型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辩证思维能力。

4.设置探究性问题,注重考查创新能力。2014年高考39(3)“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2015年高考39(3) “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通过这种探究类试题,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提高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针对这些特点和变化,在一轮复习中采取适合的针对性措施,力争做到复习有的放矢,箭箭中靶。

二、把握复习方向,确定复习策略

1.夯实基础知识不动摇,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全国卷试题给许多学生的第一感觉是主观题答案似乎与教材知识点无关,知识复习得再好,也用不上。但是,高考不是不要基础知识,更不是不要知识体系。对于基础、主干知识复习要做到全面把握、深刻理解和准确识记。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做到全面把握知识内涵和外延,不遗漏知识要点。二要深入理解知识,把握知识的层次性,并进行适度拓展。如,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方法论,教材没有涉及“适度原则”;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方法论,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教材也没有涉及。但是在考试中是要考的,这就需要适当延伸。三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特别是对关键词的识记。例如《生活与哲学》中有两处提到“方法论意义”,这种提法不同于“方法论”,区别在哪里?要搞清楚。只有全面完整地掌握基础知识,答题时才能避免要点缺失;只有对基础知识能做到准确记忆,答题时才能做到表述规范;只有深刻把握基础知识的内涵,并进行适度拓展,答题时才能避免因知识掌握的肤浅而导致分析的肤浅。因此,在进行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以全面性、准确性和深刻性为标尺,扎扎实实搞好每一个考点知识的复习。

同时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新教材理论知识点的变化,如《经济生活》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政治生活》中关于“政府职能”、《文化生活》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等的表述,这些新旧知识变化点,在复习时要格外重视。

2.创设具体情境复习理论知识,坚持基础理论复习与时政热点渗透的统一

近几年来的全国卷试题中题目的设置并不是单纯地考查理论知识,而是把抽象理论知识考查融入到具体情境的具体问题,更多的还是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进行阐释、论证、探讨的能力。即使是着力考查基础知识的选择题,其选项也鲜有纯粹的理论表述,更多的是理论观点与具体情境的结合。因此在知识复习中不能走死记硬背的老路,要把重点放在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上,要把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统一起来,特别是要把握主要理论与重大实际问题的相互关联,用理论之“矢”,射实际之“的”,反对进行单纯的基础知识复习。

3.关注经济社会生活变化,坚持知识复习与能力培养的统一

考试大纲对考生提出四方面的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些要求在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中有了充分的体现。因此要求我们在推进知识复习的过程中,要坚持能力立意,依据知识生成的过程,合理选择材料、合理选择考点、合理选择角度,根据新课标高考的要求,选择思维含量大的概念性知识,作为知识考查的对象,针对经典试题的讲解,要归纳解题方法与规律,着重培养学生归纳、演绎、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并提炼解题的方法技巧。

4.丰富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通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试题比较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隐性考查。这类试题所关注的往往都是关乎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如果考生思想境界较低,人文精神缺失,必然对这些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与思考,答题时也必然缺乏应有的深度;近年来高考中还常常会出现科学题材的试题,这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科学精神也提出一定要求。为此,复习教学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引导学生超越具体的学科知识,思考知识背后的价值追求,不断丰富人文素养,提升思想境界,还要引导学生丰富科技知识,关注科技发展,崇尚理性,尊重规律,树立科学精神。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利津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试题考查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清律的基础知识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掌握基础知识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