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大数据的多维度网络舆情有效融合分析

2016-03-16赵立平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多维度网络舆情大数据

赵立平,陈 政,梁 超

(1.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2.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湖南衡阳,421002; 3.湖南财经工业学院会计系,湖南衡阳,421002)



互联网大数据的多维度网络舆情有效融合分析

赵立平1,陈政2,梁超3

(1.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2.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湖南衡阳,421002; 3.湖南财经工业学院会计系,湖南衡阳,421002)

[摘要]近年来,基于大数据技术对多维度的网络舆情进行融合与分析的技术已经进入到各方的事业当中来。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对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多维度网络舆情的全面剖析,找出其中最有效的融合途径与方法,并通过这一有效途径,为今后多维度网络舆情的有效融合及其相关管理与融合体系的建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此种有效融合途径的实现不仅改变了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极大的增加了传播数据,更是能够从数据底层获取其数据传播的节点信息,无论是对自身信息的融合还是舆情的管理与预判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多维度;网络舆情;有效融合途径

Analysis of Effective Fusion of Multi Dimension Network Public Opinion of Internet Big Data

ZHAO Li-ping1,CHEN Zheng2,LIANG Chao3
(1.Changsh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cational College,Changsha410004,Hunan;2.Hunan Engineering College,Hengyang421002,Hunan;3. Hunan Financial Industry College,Hengyang421002,Hunan)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technology of fusion and analyzing the multi dimension network network public opinion based on the big data technology has come into all indust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above, by completely analyzing the multi dimension network public opinion of internet big date, the most effective fusion approaches are found, and by these effective approaches, the necessary theoretic foundation and practical guidance are provided for the effective fus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and fusion system of the multi dimension network public opinion. The realization of this effective fusion approach not only changes the transmission approach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and greatly increases the transmission data, but also obtains the node information of the data transmission from the data basement, which is significant for the information fusion and the management and prognosis of public opinion.

[Key words]internet; big data; multi dimension; network public opinion; effective fusion approach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与社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转型,尤其是在社会信息传播体系方面的改变更为显著。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舆论信息,包括监督、反馈、信访等事件更是以网络为媒体进行了快速与高效的传播,已经成为了政府以及其他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而网络舆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其根本目的在于利用社会公众的监督功能对社会风气进行疏导,并切实解决相关的社会矛盾。而在网络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下,网络舆情面对的困难与挑战也随之提高。传统防范式的网络舆情管理体系很难在多维度的网络舆情背景下起到关键作用。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网络舆情获取方法,拓宽网络舆情获取途径,更好的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而在现阶段的研究过程中更多的专家与学者关注网络舆情的控制,而忽略了作为更为基础的多维度网络舆情有效融合的理论及其相关的应用体系建设。此种研究的侧重点严重制约了我国相关技术以及体系的发展步伐,对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不良的影响。本文基于这个背景,以湖南省为例,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对多维度网络舆情的有效融合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利用大数据体系获取更为准确的网络舆情信息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1大数据背景下的舆情维度融合

对网络舆情来说,所谓的“维度”是指对同一件事情或社会现象描述的不同角度,或者说是获取舆情信息的不同途径。从实践来看,我们可以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将舆情分为网络信息、传统媒体信息、社会信息和辅助信息等。在这些从不同渠道获取的信息融合的过程当中,人们可以判断舆情的真伪,可以分析舆情的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甚至可以为相关的舆情事件的解决提供判断依据。如2012年11月19日,21世纪网一篇声称湖南省著名品牌酒鬼酒塑化剂超标高达260%的文章迅速激起了强烈的舆论潮,根据新华网“舆情在线”公布的结果,当天就有837篇以“酒鬼酒塑化剂”为主题的新闻报道,新浪微博当中也有近8万条相关的微博。在与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的舆论信息当中,除微博外,最主要的是新闻和论坛,新闻报道占比76.4%,论坛占比为16.5%,视步、传统媒体、博客等总占比还不足8%。来源于不同渠道的舆论引起人们对白酒行业的反思和质疑,以酒鬼酒为代表的企业抵消“监测机构手段不权威”,检测机构表态自己并没有接到过相关的委托、投资者认为有“做空”的嫌疑……来源于不同方面的声音推动着事态的发展,也引起了国家质检总局和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对质量检测标准和生产工艺的反思。由此可见,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下,对于不同舆情维度的融合能够有助于公众以及相关政府部门获得更为真实的舆情信息。因此,如何能够做到舆情维度的融合就是现阶段我们关注的重点。根据当下的技术手段以及实践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利用大数据体系与技术能够有效的对网络舆情的不同维度进行融合,其理由主要由如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大数据体系是现阶段一种较为新型与先进的数据收集与处理体系。通过大数据体系的建立能够对多个维度的信息进行搜集,并利用相关的科学方法进行处理,进而达到去伪存真的效果。比如,要对湖南省低收入群体的进行分析,就可以通过淘宝网农产品的销售数据和湖南省供电公司公布的用电量数据来做为依据,通过横向对比来分析湘南、湘西、长株潭三大区域的综合消费能力,进而为与低收入相关舆情信息的横向判断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相对成熟,随着不同多个部门的数字化管理与数据共享平台的建立能够相对较为便捷的获取多个维度内的信息,在使得舆情更为客观与立体的基础上,有效的增加了信息的传播效能。湖南省现有网站13万余家,网民超过3000万人,仅具有一类新闻资质的网站就有华声在线、红网、芒果TV、星晨在线、衡阳新闻网和尚一网五家,与此同时,湖南日报等传统媒体也利用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掀起了一场场互联网舆论盛宴。网民可以借助这些渠道来及时地获取各种官方信息,用以验证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自媒体上发布的信息的准确性。据统计,现在新湖南、湘伴、湖南微政务、时刻新闻、这里是湖南等20余个“两微一端”平台单日点击量已经过万,为民众提供了形式丰富、互动性强、及时精准、传播方便的各类信息。

2大数据对网络舆情融合的影响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多维度的网络舆情融合是未来舆情获取与管理的必然发展方向。而大数据技术的引入优势实现网络舆情融合的重要途径,在其对于网络舆情融合的影响层面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数据能够使得网络舆情融合变得更为彻底与有效。多维度的网络舆情融合中的关键点在于不同维度下的联合与综合应用。传统方式很难在一定框架下做到有效的信息处理,一方面表现为对于不同来源维度下的信息有效性与关联度分析不足;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二者的相关性把握不到位。在大数据模式下,各类相关信息的搜集更为全面、分析更为科学,并能够直接形成可供参考的融合维度意见,进而保障了舆情融合的有效性。如华声在线对2015年8月1日到8月7日的教育行业舆论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将该周内国内主要新闻媒体、论坛、博客、微博等各类舆论渠道当中涉及到湖南的636条舆论归内成了招考不公、暴力殴打、行政贪腐等11个方面,并汇总出了网友的投诉热点、投诉对象和区域分布,发现14市州教育类舆情曝光量分布较为均衡,长沙和娄底位居前两位,占比分别达到了29%和25%。

其次,大数据能够使得网络舆情融合成本更低,有助于其全面推广。大数据是一种基础的信息处置平台,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除了平台搭建以及相关硬件投入之外,并不需要额外的成本支持。而其获取的信息量以及相关信息来源是十分巨大的,针对网络舆情管理而言能够使用更少的资金投入来完成更大层面的舆情融合效果,在降低了实际的舆情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网络舆情效能的切实提高。

最后,大数据能够使得网络舆情融合更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网络舆情融合的根本目的在于其能够对于舆情事件的具体调查、分析以及解决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而通过大数据体系下获得的舆情信息能够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下获取更为接近真实的舆情事件以及相关的发展过程。一方面,能够利用技术手段提出大量的不实舆情以及恶意传播舆情,对于引导舆情方向、识别不法以及别有用心的分子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性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多个维度的信息获取,来帮助舆情自身的融合,为后续的有效解决对策的制定提供了更大的指导性意见。如2013年2月网友“伯乐不常有”在娄底论坛上发布了房产局违规放假事件,引起了法制日报、南方人物周刊、新华视点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引发了网民热议,“国务院好遥远”流行一时,国际在线、时评界、华龙网等网络媒体发表评论,呼吁问责,娄底市相关部门三次回应,表现了诚恳的处置态度、快速的办事效率和有力的处置措施,才使舆情处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3大数据网络舆情融合途径分析

在大数据网络舆情融合的具体途径层面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构建统一的网络舆情平台。大数据体系在于统一分析与统一处理的数据信息系统的构建。在应用大数据的相关技术对相关网络舆情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也需要通过软硬件的不断融合来完善必要的平台建设。而统一的平台是不同维度下网络舆情信息汇总的基础,也是必要途径。在具体的建立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注意平台的开放性,既可以允许不同维度的网络舆情信息的接入;又需要对相关的数据安全进行把控,即避免由于数据安全或者数据泄露等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信息风险与隐私风险。

其次,不断的通过渠道与维度的拓展来提高大数据体系的有效性。在具体渠道的拓展层面主要分为横向与纵向拓展两个层次。所谓的横向拓展是指针对不同的信息维度进行拓展,包括了网络舆情信息来源、传统媒体信息来源以及其他的相关部门数据渠道的信息来源;而在纵向的数据维度拓展下则是要求在不同的信息传播渠道下,极大的丰富与舆情相关的信息层面。从现有的网络舆情类型为基本出发点,通过扩增式的影响因素归纳找到可能与其舆情发展相关的尽可能多的指标,并探究不同指标数据收集的可行性,最终为后续的舆情融合与客观评价奠定基础。

最后,对具体的评价体系与融合过程进行设定。保障数据真实、具有联系的基本原则,而在广泛的接纳多维度下的舆情信息,提出充分的融合意见。供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人为逻辑联系。只有通过上述的融合途径建设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大数据技术在网络舆情融合中的积极作用。

4基于多维度的网络舆情监管有效性优化探究

在多维度角度下,大数据技术对于提高网络舆情融合与监管有效性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有效性,我们还需要从具体的操作层面对该系统进行优化,具体主要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部分。

首先,要加强建设,提高软硬件建设力度。部分舆情分析与融合机构虽然在硬件建设条件上已经满足了当下的需求,但是就现实应用以及长久发展的角度而言,大数据技术人才的缺乏是其整体体系发展的短板。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也可以清晰的意识到,在大数据基础上的网络舆情融合体系中,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并不是“自动化”的,而是需要通过人工逻辑分析的方式来确定舆情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具体的关联过程中人才队伍梯队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从人才培养、培育、引入等多个层面来共同构建适宜的人才梯队机制,进而满足现阶段的舆情信息融合要求,并为后续的发展提供较大的空间支撑。

其次,要转变思想,全面发挥舆情融合作用。传统网络舆情往往被当做一种网络信息管制的方式而受到诟病。此种观点不仅仅存在于群众层面,甚至在部分管理者以及专家学者中也有一定的受众。而从现阶段的实践经验来看,此种观点是无法得到支撑的。一方面网络舆情是通过对信息的深层加工来获取更为准确的、基于新通径的综合信息;另一方面网络舆情也是帮助相关部门获得真实基层声音的一种重要方式。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积极的转变思想,适应此种变化,并在发挥舆情融合的过程中为舆情管理以及后续的社会统筹与政府疏导提供客观的指引。在舆情融合体系的建立中,要积极发现问题,寻找根本原因,分析主要对策,进而为后续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更大的支持。

再次,要探讨方法,建立动态大数据融合方式。大数据的应用也不是想当然的强加联系,更不是基于数学原理统计的非逻辑相关性分析。而是需要通过实际具有内在逻辑或者具有实践相关的

不同维度数据进行共同解读。在这样的背景与要求下,我们需要对大数据的融合方式进行不断的改进。根据核心目的建立动态的大数据融合模式。如根据具体的研究表象进行有限的大数据类别划分,如在研究经济舆情时可以适当增加包括存款、消费、电费、出行、保险等宏微观指标;而在研究民生舆情时,则可以适当参考包括环保、民政、城建、市政等部门的横向数据。只有建立具有相关性并能够实时更新的动态大数据体系,才能够使得舆情的融合具有现实意义。

总之,现阶段,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相关部门与企业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而在网络舆情的信息辨别与传播机理方面的研究、实践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大数据技术正是通过多维度信息的综合解读而获得更具指导性意见的数据搜集与处置方法。利用大数据对互联网多维度网络舆情进行融合是一种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其融合方法以及有效性视角下的体系优化展开研究,分别对其应用优势与影响,及其具体的融合方法及未来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优化方案进行总结。希望为今后的相关体系建设以及未来可能形成的大数据多维度网络舆情推广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周小丽.基于网络爬虫和Lucene索引的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3.

[2]廉捷.基于用户特征的社交网络数据挖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3]刘继,李磊.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信息集成机制研究[J].电子政务,2015,(02):39-45.

[4]尹培培.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3,(07):44-47.

[5]孙培梁,林枫,陈凯.大数据时代司法行政系统网络舆情应对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9):90-92.

[6]卿立新.创新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J].红旗文稿,2014, (22):28-29.

[7]蔡中华,董德兵.我国各级政府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多维度思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01):45-47.

[8]吴芹.酒鬼酒塑化剂事件报道引发的思考[J].上海商业,2013,(04):69-70.

[作者简介]赵立平(1975-),男,湖南澧长沙人,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研究方向:公共管理教学与科研。陈政(1988-),男,湖南常宁人,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应用数学与信息工程。

[收稿日期]2015-10-23

[中图分类号]TP39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004(2016)01-0017-03

猜你喜欢

多维度网络舆情大数据
空间角与距离的多维度解法
“多维度评改”方法初探
多维度市南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