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数控一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可选路径
——以泉州市为例

2016-03-16朱云平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朱云平

(泉州师范学院 思政部,福建 泉州 362000)

推进“数控一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可选路径
——以泉州市为例

朱云平

(泉州师范学院 思政部,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可选路径,推进“数控一代”可缓解招工难,降低生产要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前提是各级政府的强力支持。推进“数控一代”的实施机制要坚持创新驱动、实施示范工程、加强技术应用服务体系建设。要提高推进“数控一代”实效性,应该选择适合本地域情的推进策略,避免冒进和盲动,注意经济效益核算,与非生产方式的提升相结合。

关键词:“数控一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国务院2015年5月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重要一环。对此,不同地区应选择与本地情况相适应的路径。本文拟以中国工程院确定的工业4.0唯一地方样板和实践范例、传统产业集中的福建泉州为例,对以推进“数控一代”为重要内容的智能制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行分析。

福建泉州连续14年保持福建省经济总量第一,传统产业功不可没。但近年来泉州传统产业所依赖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必须寻找发展新路径。当前泉州传统产业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产业规模大,在泉州经济总量中占比大;二是产业集群发展较为成熟,产业集聚度高,已经形成较为完整产业链;三是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优势明显,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的136件中国驰名商标,大多集中在传统产业。泉州传统产业相当长时期内还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绝不能对其实行产业淘汰或产业转移。由此,泉州的传统产业并非“夕阳产业”,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就地转型升级才是较为恰当的策略。由于泉州的传统产业规模大,转型升级面临着巨大的沉没成本,所以,应当采取产业锁定和技术升级相结合的渐进式模式。产业锁定效应,即在维持传统产业的前提下,逐步在价值链上转向中高端环节以提升经济效益。技术升级路径则是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逐步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因素融入比重。

当前制约泉州传统产业发展的瓶颈,是以劳动力为主的生产要素成本上升问题。由此,推进“数控一代”是泉州传统产业破解当前困境的关键所在。“数控一代”概念来源于2011年中国工程院18位院士提出的关于实施《“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的建议,国务院接受并启动了《“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推进“数控一代”又被称为“机器换人”,实际上就是生产工具的更新,它是泉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可选路径。

一、推进“数控一代”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推进“数控一代”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是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传统产业推进“数控一代”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缓解招工难困境。近年来,招工已成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泉州传统产业面临的困境。而企业要克服这个困难,就需要借助数控技术。永信数控董事长林辉煌认为,一般情况下,一个数控机器人可抵得上10个熟练工。所以,“数控应用最突出的效果就是解决招工难和用工难的问题”[1]。在泉州实施的“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显示,企业使用数控设备可减少20%以上的劳动力用工。如恒安集团新型生活用品智能化生产线共计节约人员80%左右,石狮闽南(超越)五金公司引进工业机器人上岗后,一线用工人数减少80%,泉州海天染整有限公司有效节省人力达80%[2]。第二,降低生产要素成本。数控技术的智能化控制功能,可以降低原料消耗、土地成本等其他生产要素成本。如中宇卫浴在使用数控机械后,“一台机器人的价格大约80万元,可以替代10个熟练工,大约一年就回本了”[3]。华宇公司使用机器人自动断线检测系统后,降低疵品率5%,节约原料1000吨,节约原料费用1200万元[4]。而在水暖磨抛、石材加工、食品烘焙等制造环节,机器人能替代工人从事高温作业、粉尘污染、高噪音等有毒、有害、高风险的工作岗位,由此减少了企业的特殊用工成本。第三,提高生产效率。数控技术的智能化控制生产线,不受工人体力的限制,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此外,由于数控技术采用了标准化控制,可以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产品质量差异,使产品精准度和标准化程度更高。泉州实施的“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显示:福建省晋江市华宇织造有限公司将管理织机效率提升10倍以上,金维他(福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效率提高300%,太古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提高生产效率3倍以上,福建省德化县成艺陶瓷有限公司效率提升10倍以上[2]。第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传统产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融入新型工业化进程,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生产要素消耗低的道路。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指出,数控技术正在使机械工业由电气化跃升为数字化时代;在可预见的将来,机械工业将由数字化时代进入智能化时代[5]。所以,进入“数控一代”,才能为今后实现智能化奠定基础。

泉州传统产业推进“数控一代”的可能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各级政府的强力支持。2012年3月,国务院多部门联合出台《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十二五规划》。2013年11月,中国工程院和福建省政府举行会议,确定在福建省率先实施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并将泉州作为全国首个地级市示范中心。2014年9月,中国工程院把泉州作为工业4.0唯一的地方样板和实践范例,编制了《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及2020行动计划》,其中“数控一代”是重要内容。2014年10月,福建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泉州加快推进“数控一代”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力争推动泉州装备数控化率达70%以上。2014年12月,泉州市政府出台《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数控一代”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些文件在税收、人才、金融、土地方面给出政策优惠,为泉州推进“数控一代”提供了强力支持。第二,泉州推进“数控一代”的技术基础已经具备。作为第一个国家示范地级市,经过几年的发展,泉州的数控机械及应用已经进入技术成熟、质量可靠的阶段,全面推进的条件已经具备。2014年,泉州机械装备行业数控化、制动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产值达1124亿元[6]。目前,全市企业已开发出适应传统产业的数控机械产品100多个,几乎涵盖所有国家产品目录,并涌现嘉泰、微柏等一批骨干企业。此外,泉州建立了全国首个“数控一代”科技创新中心、全省首个工业机器人创新园,并与域外先进科研机构在泉州建立了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泉州华中科大智能制造研究院、国防科大高精度数控制造研发平台、哈工大机器人研究中心等10多个高端科研中心。当前泉州经济型应用数控系统已比较成熟,中档应用数控系统形成了较大产业规模,高档应用数控系统已掌握部分关键技术,数控产业已基本形成。

二、推进“数控一代”的实施机制

推进“数控一代”,对数控机械厂家而言是产品创新工程,对于应用企业而言是技术推广工程,所以,涉及产业面广、企业数量多,这就应该有明确的实施机制。

第一,坚持创新驱动。在当前创新驱动战略处于国家发展全局核心地位的背景下,作为国家工程,推进“数控一代”自然要坚持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就是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为辅。在产业起步期,泉州的数控企业采用了引进国外技术的路径。当前,应该走自主创新道路。这一方面是,近年来国外领先科技企业要么技术封锁,要么提高了技术转让费用,这使引进消化吸收日益困难。另一方面,“数控一代”服务于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过高的产品价格势会必影响企业使用数控机械的积极性。坚持创新驱动,首先要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创新,这既能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又能生产出适应国情的高性价比产品。“企业发展必须依托创新,依靠别人的成果是没有出路的。”[1]日冠企业董事长助理朱红波坦言,2013年日冠承担了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高速导带印花机”的攻关任务,通过自主创新,填补了我国新一代数码直喷印花机的空白。其次,坚持创新驱动应该注重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这就是将生产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用户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产学研用的数控机械产品创新联盟。如福建宏茂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研制的多通道数控系统机床,打破了以往欧美高端系统封锁中国市场的局面,售价仅为160万,不到欧美同类型进口机床价格的六分之一,大大减轻了应用企业的成本压力。

第二,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泉州传统产业以前数次转型升级的成功,都是一个或几个领先企业示范带动的。如早期泉州运动鞋业大多是从事代工,后来安踏开始走自主品牌策略,并通过明星代言+央视模式的营销宣传取得成功,该示范效应引发了大批企业跟进学习,使泉州运动鞋业实现了转型升级。推进“数控一代”以引发传统产业再次转型升级,同样要发挥领先企业的示范效应。在泉州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应该把劳动力短缺问题最严重的纺织服装与鞋业、水暖卫浴、石材加工产业作为重点示范行业,并在这些行业内筛选一批企业,由政府重点支持示范。这些示范企业的选择,应该是既有龙头企业,也要有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大中小企业。通过在这些行业和企业组织开展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带动和鼓励整个产业全面推广应用。2014年11月,泉州第一批“数控一代”示范工程,选出恒安、达利等近百家示范企业,启动了百个示范项目,为“数控一代”推广树立了示范标杆。2015年8月,泉州市“数控一代”示范项目第二批名单出炉。同时泉州市经信委还编制了《泉州市“数控一代”示范生产线宣传手册》,集中展示泉州市智能制造54条示范生产线,供其他企业借鉴学习。两次示范工程为泉州全面推进“数控一代”提供了榜样。

第三,加强数控技术应用服务体系建设。数控机械产品不同于普通的机械产品,其构造是由机械部分、数字控制系统、伺服控制系统、气压和液压控制系统等组成,其功能一般包括数控机床和数控加工工艺技术两部分。这使数控产品有一部分是标准化产品,有一部分是基于企业特殊定制而形成的差异性产品。差异性产品对产品应用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大部分商品已经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加之产业技术创新和商品更替周期加快,使得小批量和多品种生产相结合、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快速组织生产的柔性生产方式逐渐增多。柔性生产方式的增多,使企业采用定制的差异性数控机械产品呈上升趋势,也就对加强数控技术应用服务体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加强数控技术应用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包括由数控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服务机构、应用企业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体系,目标是推进数控产品在产业应用企业的服务延伸,培训数控技术应用人才,实现数控技术应用的规范性。技术服务内容应该以应用为主,包括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调整及升级,数控编程及设计,数控设备安装,故障诊断与维护和维修等。人才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基本技能和专项技能,培训模式要以应用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应用企业委托设计、生产企业企业与应用企业联合设计为主,量身定做出符合应用企业所需的高效培训体系。

三、提高推进“数控一代”实效性应注意的问题

推进“数控一代”,是一项利国利企的工程,要提高推进的实效性,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选择适合区域实情的推进策略。近年来,推进“数控一代”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各地也有许多经验和成果。由于泉州和其他地区在发展阶段、制造业技术水平等方面有一定差异,这就决定在泉州推进“数控一代”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经验,而要选择适合泉州域情的策略。泉州域情首先体现为泉州的民营经济特色。泉州被称为全国民营经济先行区,民营经济占当前泉州经济总量的80%以上,且泉州传统产业基本都是民营企业。这就要求泉州推进“数控一代”必须从根本上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走符合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驱动型道路。泉州域情还体现为传统产业的企业精神。泉州有“爱拼才会赢”的人文精神和“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地方传统。泉州人大都愿意创业,加之传统产业办企业门槛较低,泉州传统产业中不仅有一批龙头企业,还存在大批中小企业。泉州推进“数控一代”需要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力量。泉州传统产业中的大中小企业,技术基础差异很大,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企业发展水平不在同一起点上。它们进入“数控一代”,就有技术基础、保障力的差别。所以,泉州推进“数控一代”需要更长远、更复杂的规划,既要谋划抢占数控技术高地,还需要弥补产业技术基础不足和历史欠账,特别是要逐步淘汰落后技术和化解过剩产能。

第二,避免冒进和盲动。推进“数控一代”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避免冒进和盲动。冒进就是所有企业一拥而上冒然进入“数控一代”。由于政策鼓励和舆论宣传,企业都认识到“数控一代”的必要性。但由于当前泉州企业对数控机械的使用普遍不高,且企业情况各不相同。如果某示范企业出现了可见经济效益,会导致其他企业盲目模仿和一拥而上的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忽略自身具体情况,忽视是否具备与示范企业一样的条件与基础,而冒进的结果往往是遭遇利益受损。盲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硬件而轻软件,表现在一些企业重视对数控机械硬件设施的投入,却忽视了配套软件的引进与管理,使数控机械引进后,在应用阶段如需要添加功能模块,或需要修改加工工艺流程,会由于软件系统原因造成延误。如泉州某电子公司虽然采用进口数控加工设备,但由于软件系统原因,原本自动化的产品装配功能一直未能实现。二是重物质轻人才,表现为一些企业重视对数控机械的固定设备投入,却忽视对人力资源的培育。推进“数控一代”实际上更强调人的因素,应用人才的意识和素质,关系着数控产品使用的效率。如泉州某机械公司,虽然引进了数控系统,但人才短板使其功能难以有效发挥。

第三,注重经济效益核算。企业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所以,企业要注意进入“数控一代”的经济效益核算。泉州传统产业发展至今,每次转型升级都有一些企业因盲目模仿其他企业,而忽视了经济效益核算,导致企业负债过大。前几年,泉州一些企业将公司总部外迁到上海、厦门等城市,一时间就有数百家企业跟随。但有些企业外迁后,发现这些城市的土地成本、商务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综合成本远比泉州本地高,这些过高的成本不足以弥补搬迁带来的效益,以至于企业出现了负债问题。如近几年在舆论宣传和明星企业的示范下,泉州掀起了一股公司上市潮流。其中一批企业不顾自身实际情况,纷纷投入巨额资金筹划上市,结果是一些公司最终没能上市,却耗费了大量资金。另一些企业即使上市成功,但也没能获得预期效果,使企业负债过大。典型的案例是诺奇公司,为上市投入大量资金使公司背上巨额债务,导致公司濒临破产。当前泉州“数控一代”的示范企业中,大部分均为行业领先企业,这些企业占据了市场的较大份额。它们使用数控产品通过规模经济降低产品单位成本,且企业自身作为示范企业也获得了政府的财政补贴。但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形成规模经济,政府也不可能无限制地进行财政补贴。所以,企业一方面要计算使用数控产品需投入的成本,另一方面需计算使用数控产品后,原先耗费的劳动力、土地和管理等要素投入所节省出来收益,此外还必须计算这些要素转移出来所能用于生产更多产品的价值,以及提高生产效率而增加的实际经济收益,这样对比才是比较合理的经济效益核算。

第四,注意生产方式的进步与非生产方式(服务、营销、管理)的提升相结合。推进“数控一代”只是生产方式的进步,单纯依靠生产方式进步实现传统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是不切实际的。当前泉州推进“数控一代”的首要目标是替代人力,就长期来看,如果不能用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就会导致“金锄头掘泥巴“的资源浪费现象。所以,必须通过推进“数控一代”引发生产方式升级、产品功能升级并最终实现价值链的升级。产品功能性升级要求放弃原有生产同质化的产品,升级为生产能适应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差异化产品,即在产品形式、性能、风格、品种、档次方面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结合我国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步扩大针对中高端消费者群体的产品,从而实现产品从中低端价值链向中高端价值链的跃进。

除了通过推进“数控一代”引发生产方式的全面进步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还必须与服务、营销、管理等非生产方式的提升相结合。首先是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提升。2015《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包含“数控一代”的智能制造、制造业服务化是其重要内容。在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占近六成比例,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路径就是制造业服务化。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企业从提供物品或物品与附加服务,向提供包括物品、各种服务的服务“包”转变。在“包”中,服务不仅将据主导地位,且是增加值的主要来源。这就要求传统产业的企业将产品与服务融合,围绕产品功能扩展服务业务,从以制造产品为中心向以提供服务要素为中心转变。通过延长产品的服务链条,提升产品服务效率,实现从传统的“产品销量”赢利模式向“少产多效”的赢利模式转变。其次是营销模式的提升,改变以往传统产业单纯以产品或顾客为中心的营销模式,实现从固态化营销到柔性化营销,营销渠道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型。柔性化营销,即企业适时灵活地调整营销策略以适应个性化、动态化需求,这就要求企业改变高度统一、标准化的集中营销模式,实行面向市场、灵活多样的分散管理。营销渠道多元化是针对消费群体差异化趋势而进行的转型。这就要求在营销渠道的广度与深度上逐步实现广泛型营销模式、选择性营销渠道融合的多元化营销渠道。管理的提升体现在企业的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改进方面,目的是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形成更有效的资源配置。对于泉州传统产业而言,尤其要注意对家族制管理模式的扬弃。家族制管理在企业规范化、多元化发展中的局限和不足,是制约许多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这就需要在资本社会化、管理人职业化、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化方面进行提升。

此外,泉州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应该积极与国家的“互联网+”行动计划相融合,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提升结合,以拓展传统产业更宽广的升级空间。

[参考文献]

[1]吴铎思.“机器换人”凸显高技能人才短缺[N].工人日报,2014-09-23(5).

[2]邱和军.54条示范生产线奔向智能制造[N].泉州晚报,2015-07-21(2).

[3]徐锡思.泉州开启“机器人”时代[N].海峡都市报,2015-04-16(2).

[4]郑泽川.哈工大泉州晋江机器人研发中心[N].福建日报,2014-08-11(4).

[5]周济.《“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的战略意义和技术路线[J].中国机械工程,2012(1):46.

[6]郭雅莹.闽数控一代新产品推介会举行[N].泉州晚报,2015-04-30(4).

(责任编辑:胡先砚)

The Alternative Path of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Effectiveness Promotion of the“Digital Control Generation”

Zhu Yunping

(IdeologicalDepartment,QuanzhouNormalUniversity,Quanzhou,Fujian362000,China)

Abstract:As an alternative path of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o promote the “digital generation” may decrease the recruitment difficulties, reduce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elements,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premise proves to be the strong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gital control generation”, we ought to insist on innovation-drive, implement the demonstration project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system in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To improve the “digital generation” effectiveness, it is a must to choose the promotion strategies fit for the local areas, and avoid aggression and blindness, evaluate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combine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non-production mode.

Key Words:digital control generation; traditional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收稿日期:2015-11-19

基金项目:福建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15C01)

作者简介:朱云平(1972-),男,江西东乡人, 泉州师范学院思政部副教授,博士。

中图分类号:F407.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24(2016)02-0084-05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马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将时尚思维融入手工艺传统产业——以衡阳竹木雕为例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
孙泽慧:传统产业向文化产业转型的探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