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北梆子戏的音乐特色、艺术价值及创新路径

2016-03-15胡晓光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艺术价值创新路径

胡晓光

(亳州学院 音乐系,安徽 亳州 236800)



淮北梆子戏的音乐特色、艺术价值及创新路径

胡晓光

(亳州学院 音乐系,安徽 亳州236800)

摘要:淮北梆子是皖北具有名片代表意义的地方戏,它的音乐风格朴实、粗犷、激昂,与淳厚的皖北民俗民风息息相关,是一种俗极而雅的艺术传奇。在当前传统戏曲艺术普遍遭遇观众冷落的状况下,分析研究淮北梆子戏的音乐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无疑对认识与传承优秀的皖北戏曲艺术—淮北梆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淮北梆子;音乐艺术特色;艺术价值;创新路径

淮北梆子戏,也称淮北梆子,俗称“高梆”“土梆子”“沙河梆子”,是皖北大地流行最广的一种极具性格特征的地方戏。在广袤的淮北平原上,富有乡土乡音的淮北梆子与淳厚的淮北民俗民风息息相关,淮北梆子不仅是当地老百姓最重要的文化娱乐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更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淮北梆子曾红极一时,各地班社繁多,名家名角不断涌现,各类剧目作品丰富。但如今,传统戏曲艺术普遍遭遇冷落,演出不够景气,淮北梆子也观众寥寥,专业演出院团难以为继。因此,研究淮北梆子戏艺术特点,弘扬淮北梆子戏文化魅力,通过改革创新,使其既富有地方性传统内容,又具有时代性表现形式,从而让这种俗极而雅的艺术传奇重新焕发生机,已经成为淮北梆子戏艺术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淮北梆子的产生和发展

淮北梆子是板腔体,是梆子腔衍生的一个地域分支。梆子腔因演唱时用硬木梆子击节伴奏而得名,其产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由山西蒲州、陕西梆子流传到淮北地区,与当地方言、曲艺结合而逐渐形成的。亳州的山陕会馆花戏楼是在康熙十五年(1676)修建,泗县山西会馆戏楼据考为明末清初修建等,都是对这一说法的有力证明;另一种是说由河南漯河一带的沙河调,经商丘流传到亳州、临泉一带,演唱并设科班传艺,流传过程中受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的影响而逐步扎根形成的。早年的淮北梆子班社3~5人组成,不化妆,不分男女、不穿戏服,坐在板凳上演唱,后来逐步发展行当、伴奏形式等,由“一蟒一靠一根笛,小旦穿箱自己提”的状况到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打击、吹啦、弹拨乐器齐备,花音苦音唱腔丰富,舞台场面大型的剧型、剧种。淮北梆子在梆子戏剧种中,是形成比较晚的一个剧种,因此它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吸取了众多梆子戏类型的风格特点,演唱时吐字巧、腔弯俏,讲究偷字、闪板,灵活多变。唱词以七字或十字的上下句对称形式,音乐采用板式变化手法,根据情绪的变化,分门别类进行旋律类型的划分。上世纪50年代,阜阳、宿县、淮南等地相继定为专区,县市级专业剧团18个,始定名为淮北梆子。在60、70年代,淮北梆子发展进入全盛时期,皖北的宿州、阜阳、亳州、淮北、蚌埠、淮南六市20多个县市都有专业的淮北梆子剧团,配备了专业的编导人员,并整理挖掘传统剧目七百多出。如旦角戏《断机》《劝夫》《陈妙常》、小生戏《提寇》《杨八郎》《拜帅》,同时还改编和创作了一批剧目,如《孟姜女》《寇准背靴》《刘海与金蟾》等,并参加了全省的戏曲汇演。音乐挖掘也取得成就,传统曲牌近百种。涌现一批演唱淮北梆子的优秀演员,如宿县的张福兰、王艳玲、朱琴;阜阳的顾锡轩、关仲翔、郑莲馨、任华、陈炳钦等。淮北梆子逐步发展成为皖北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受观众喜爱的地方剧种之一,成为皖北地区文化品牌中一张亮丽的名片。

二、淮北梆子的音乐艺术特色

1.音乐具有戏剧性

淮北梆子的音乐朴实、粗犷、激昂,既有音乐艺术的共性,又有戏曲表演艺术的个性。在融唱、念、做、打为一体的淮北梆子中,各种艺术手段浑然一体,高度统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实现了完整的艺术效果。在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戏剧冲突方面,音乐与戏剧协和统一,达到音乐戏剧化,戏剧音乐化。音乐在戏剧的情节范围内表现人物形象、刻画内心情感,演员的一招一式、一坐一立、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甚至一个眼神都对应着节奏。淮北梆子中的唱腔和伴奏都是以音乐的形式表达戏剧性的情节和内容,推动剧情的发生发展。在念白上,不管带有韵律性的吟诵,还是节奏性的吟诵,都讲究韵律,注重和谐,强调字音的优美动听和节奏的回环跌宕,同歌唱取得协调。做,即做工,如水袖、甩发、翎子及眼神、意态身段、工架等,无不具有舞蹈化的表演,配合音乐和节奏进行。打,是武术和杂技的舞蹈化,更需要音乐的衬托和渲染。因此,淮北梆子的音乐是具有独特戏剧性的音乐,它贯串整个戏剧情节发展和人物情感表现过程的始末。

2.音乐具有程式性

程式性是戏曲音乐的重要特点。淮北梆子音乐的板式结构、板式衍变、板式展开、板式组合、打击乐器的使用等,都具有各种各样的程式,这些程式的形成和运用是基于形式上、技术上的规范化的要求。淮北梆子戏音乐的程式性表现在唱腔与板式等方面。唱腔有花音和苦音之分。表现欢快爽朗色彩的是花音或欢音,七声音阶,徵调式,音阶使用中除了突出主音sol以外,la和mi是调式的特性音,少用si和fa两音。苦音又叫哭音,因擅长表现悲愤哀伤的感情而得名,在音阶使用中除了主音外,微降xi和fa是调式的特性音,少用la和mi两音。特性音的使用使曲调有了独特的韵味,更加适于表达细腻复杂的情感。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代板、滚白等。慢板:一板三眼,起于中眼落于板,速度缓慢,旋律优美,唱词主要是七字句或十字句,常表现抒情性的场面,以抒发剧中人物的内心感怀为其特长;二八:一板一眼,起于眼落于板。分为慢二八和紧二八两种,可叙事也可抒情;代板:有板无眼或紧打慢唱,速度极快,节奏急促,朗诵性强,常用于表现急促紧张激动的情绪,如争吵、辩论等戏剧冲突场面;滚白:散板,朗诵性强,用于表现痛苦悲哀的感情。另外,还有原板、流水、飞板、摇板等,每一种板式都有其不同的特性与用途。淮北梆子便是以这些不同的板式作为基本的表现手段,它的整个音乐结构就是基于各种板式的组合。另外,淮北梆子戏中的锣鼓点也是一种程式,它与表演动作相联系烘托表演动作,使它节奏感更加突出。如表现武将英姿的锣鼓点“起霸”,表演动作配合着锣鼓点,突出身段动作的节奏感,渲染了雄壮威武的武将气势。文场、武场的音乐编配,都有规范性的程式。

3.音乐具有通俗性

淮北梆子的剧情故事、人物性格、善恶报应,无不充满着朴实、朴素的情感内涵。淮北梆子在形成过程中吸收当地最流行、群众最喜爱的民间曲艺歌舞说唱音乐,与地方方言俗语结合的唱词唱腔,具有浓浓的乡音乡情,都使观众感到熟悉和亲切。通俗为艺术本色,通俗易懂方能产生共鸣。如淮北梆子戏中的红脸唱腔,就是吸收借鉴淮北地方鼓书的艺人的唱法,半说半唱,先吐字后放腔,吐字清楚,声调昂扬。有的唱腔唱时多衬哪、呀、唧、嗷、吼、咿、呜等虚词,也是从一些地方小调吸收变化而形成。因此,广泛的群众性、大众的审美标准和表演艺术的通俗性是淮北梆子戏的本质属性。

三、淮北梆子戏的艺术价值

淮北梆子在安徽省的戏曲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淮北地方的戏曲文化品牌,是淮北人民百年以来的精神食粮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淮北地方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因此,淮北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积极提供资金,培育新人,大力支持这一富有特色的地方戏曲的发展。特别是专业的淮北梆子戏剧团,近年来与时俱进,大力弘扬,使其深深植根于广袤的淮北大地,固住本源,让这一优秀的文化瑰宝,发出了璀璨的光芒。2011年5月淮北梆子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专业剧团也走进百姓,贴近生活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作,如2015年萧县梆剧团创作的大型现代淮北梆子戏《沈浩》、2016年宿州梆剧团创编的大型现代淮北梆子戏警示剧《平安是福》、亳州梆剧团创编的现代梆子戏《青莲颂》等。

四、 淮北梆子戏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淮北梆子的发展必须迎接挑战,改革创新。

1.丰富淮北梆子戏的现代艺术和技术表现手段,是淮北梆子戏发展的根本任务

任何艺术都是地方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产物,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在剧本创作、唱腔改良、伴奏配器现代化、舞台表演手段及多媒体布景效果等等方面,让淮北梆子戏赏心悦目,成为传承和引领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打造成为当地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符号和名片。

2.与高等教育联手对接

培养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后备人才,提升文化内涵,着力职业培训,让后备梆子戏后继有人,并通过高等教育挖掘淮北梆子的音乐文化底蕴,展现淮北梆子的艺术魅力,推广淮北梆子的独特文化风采,发挥文化育人效力。

3.拓展淮北梆子戏音乐艺术表现,扩大影响范围和受众群体

如京剧,有京歌的创作,《说唱脸谱》《前门情思大碗茶》等京歌,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京剧。前不久,谭维维演唱的流行歌曲《给你一点颜色》,是音乐人刘洲根据陕西华阴老腔创作的,展示了“黄土地上最早的摇滚”的震撼魅力。淮北梆子的音乐艺术,在旋律、唱腔、表演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通过流行手段,传播普及淮北梆子的音乐魅力,无疑具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耀华,陈新凤,黄少枚.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2]周希正.地方戏曲进入高师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13.

[3]曹凌燕.对戏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中州学刊,2010(1).

[4]芦柳源.山西蒲州、中路梆子唱腔板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笒笙

收稿日期:2016-05-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皖北稀有剧种音乐文化研究”(编号:SK2016A06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胡晓光(1967-),男,安徽亳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声乐表演。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6)04-0097-02

猜你喜欢

艺术价值创新路径
赏析电影中的音乐
大型黄梅戏《余三胜轶事》艺术成果评析
浅析现代包装插画设计的商业应用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融合与创新:伪满洲国建筑研究
古城墙中所包含的艺术文化解析
浅谈当代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研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