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2016-03-15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缺失新媒体对策

滕 菲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滕菲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541006)

摘要: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变得快捷和不受约束,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他们的网络责任意识开始出现缺失。这些缺失主要表现为他们不能合理利用新媒体从而导致网络行为失范和言论失范的行为。针对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缺失的现状,结合新媒体的特点,通过建立起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性,从而促进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养成。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缺失;对策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以往的传播方式。近几年以微博、微信以及各种手机软件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始迅速占领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诸多领域。在新媒体的环境当中,传播信息的主体和接受信息的客体都不受时空的约束。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传播的主要受众,更加频繁地通过微博等新媒体获取信息和表达诉求。由于大学生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不足,对于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缺乏客观的认识,容易受到其影响而产生偏激的情绪,对自己、他人和社会做出一些不负责任的事情。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缺失的现状分析

现代传播环境和传播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推向了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征程。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更多表达其内心真实想法的输出端口,打破了传统的限定表达模式。[1]无论是在微博、微信,还是论坛上,都能够看到大学生自我情绪和态度的表达,而新媒体的这种自主性和便捷性却使得他们所表达的内容所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少。

(一)部分大学生网络社会责任意识的弱化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网络传播早期的BBS(电子公告牌)形成的传播链是:“媒体→受众1→BBS→受众2”,已经使“受众1”成为“受众2”的传者,实现受众传者化;那么,到了当下兴起的个人网站、博客、播客、言论社区、视频上传平台等等,这些网络空间中,传播链则成了:“网络之外信息源→(传统)受众→各种网络空间→受众1→各种网络空间→受众2→……”,由此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可以成为网络传播中“原生”的传者(即最初传者)。[2]

因此在现今的新媒体环境当中,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在这种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背后,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就意味着每个人在网络上的言论自由就被无限地放宽。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经常有人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上刻意发布一些不经过调查核实的言论。同时因为新媒体传播的广度越来越大,西方的价值观点也在逐渐渗透到了大学生的思想当中。现在在微博、博客、论坛上有许多的帖子在利用西方的价值观来评价中国的社会问题,这是完全不符合中国当前的发展实际。而受到了西方文化影响的大学生无法准确地进行判断,只是跟随着这些错误的言论,对政府产生了一些抵制的负面情绪。这种带有文本解构主义色彩的言论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在无形中影响着大学生的网络社会责任意识。

(二)部分大学生对自我的网络责任意识的淡薄

媒体过多传播越轨新闻信息,过分渲染人们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不但可能导致人们对社会认知发生偏差,而且可能影响人们彼此之间的信任,给人们(不管是遵奉者还是越轨者)带来不安、忧虑和交往障碍。[3]在实际生活中,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网络责任意识,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时,开始毫无顾忌地表现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容易导致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有些大学生在生活中稍微与他人发生不快,就在网络上进行语言攻击,恶意地向他人的QQ、邮箱、微信、微博等平台发送垃圾信息。因为新媒体的不受约束性,一些熟练于“黑客技术”的大学生还会通过破解网站来获得网站用户上的个人信息,并进行着盗取他人隐私、盗取他人银行账户和钱财等违法行为。

目前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使用互联网上,说明了以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于青年大学生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大部分大学生除了学习、阅读新闻之外,很多时间还是花在网络游戏、网购、交友等方面。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地利用新媒体给自己的学习生活所带来的便利,而只是用来娱乐和消磨时间,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尽管大学生对新媒体平台上所传播的信息都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意识,但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却在进行着与自己价值观念严重不符的行为。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存在着普遍的学术不端现象,也就是抄袭论文的现象。大学生在完成思想汇报、工作总结、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等相关作业时,许多人都会在网上检索出相关的材料后,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就直接对资料上的内容进行抄袭。还有部分大学生以营利为目的,高价地出售别人的学术论文,这是一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不法行为。在新媒体的环境中,大学生容易出现学术上的诚信缺失,也是一种自我责任意识弱化的表现。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缺失成因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播途径多元化,传播领域扩大化,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因此变得更加的方便和不受约束。当前大学生不能正确地利用新媒体而是从中接受不良信息的现状导致了他们出现网络责任意识弱化的现象,究其原因,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其自身的局限性是导致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出现缺失的重要因素。

(一)国家有关部门及高校对新媒体的监管不严

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对新媒体的监管力度不大,新媒体从业人员存在着违法刊登新闻信息、账号审核把关不严、抢发散播不实消息等问题,破坏了正常的网络传播秩序,侵犯了公共利益,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而且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不良信息的到处传播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使得他们的网络责任意识出现了缺失。

在高校方面,虽然都基本建立起属于本校的官方网站、微博平台、微信平台、校园论坛等主要的宣传媒体,但对校园网络的监控和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技术漏洞,这就为不法分子传播不良信息提供了机会。高校的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每天都为大学生推送了大量的信息,由于对信息筛选的不透彻,一些不良信息就成了漏网之鱼,进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因为大学生想法简单、判断问题的能力不足,尤其在一些涉及到政府行为的虚假新闻上,不能冷静地考量新闻的真假,甚至还将这些信息四处散播给其他的同学,这样所带来的传播效应也会影响到整个校园的学风、校风。所以,高校对校园新媒体监管力度的不足,也会对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大学生身心的局限性是其网络责任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

除了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影响,大学生之所以缺少网络责任意识,其身心发展的局限性是一个内在原因。首先,虽然大学生在年龄上已经迈入了成人阶段,但心理上的不成熟和实际经验的不足常常使他们得不到认可。当这些观念逐渐累积起来不断地打击着大学生的自信心时,他们就会出现极端偏激的心理,而相对自由、宽松的新媒体环境就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泄情绪的出口,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

其次,从大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来看,自控能力对其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教学管理严格的中学时代不同,大学生进入高校后获得的自由时间更多了,所以一些大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下,往往无法拥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加之在新媒体的虚拟空间中,对大学生的道德规范约束力明显减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空缺的状态。这样宽松的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其容易受到影响,导致他们开始出现一些学术不诚信等网络责任意识缺失的行为。

三、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对策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通过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以及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性,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教育,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思想观念,也有助于网络环境的净化和网络文明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营造健康的新媒体传播环境

由于新媒体开放的传播环境,当前各种虚假新闻、色情信息和一些西方不良的价值观念等通过新媒体传播在网络中极度泛滥的情况很严重,大学生在接触这些信息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他们的网络责任意识出现缺失。而针对这一现状,要提升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新媒体传播环境,这就需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明确制定出规范新媒体行业的有关条例及相关法律。严厉地打击新媒体从业人员随意散布不实消息和非法内容的行为。另外,一些主流的大型的交友软件应当实行实名制注册。实名制注册不仅保证了网络交往环境的纯洁性,也能够对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论形成限制,帮助大学生提升网络责任意识。

高校方面,在使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向学生推送信息的同时,因为技术上的漏洞,对信息筛选的不全面,致使一些不良信息的流入。解决这一问题,首要工作是建立起校园新媒体的监管队伍。对于一些需要利用新媒体所发布的新闻,先要通过严格的审核,加强对有效信息的过滤和整合,避免不良信息的流入。此外,教育学生随时关注校园新媒体上的动态,一旦发现虚假新闻立即上报到学校新媒体的管理处,及时制止这些信息的传播。如果发布虚假信息的是学生,也要对该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和处罚,要把学生网络行为和言论失范的处罚措施落实到学校的规章制度中。

(二)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性是提高网络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人们的欲望只能靠他们所遵循的道德来遏制”[4]。责任意识教育是一个从他律发展到自律的逐渐内化的过程,只有通过自律,责任意识教育才能达到推动责任意识形成的效果。首先,可以在学校举行有关网络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的知识讲座,讲座的内容着重针对当前大学生在微博、微信以及各种新媒体网络上的言论失范以及行为失范,并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大学生在听取讲座之后有助于规范自己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行为,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的真假,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除了网络安全意识的讲座,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学术不端的行为,也可以举行一些如何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的讲座。在讲座上具体讲解一些如何正确利用网络学术资源的方法,以及怎样提高课外的阅读量,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改正学术抄袭行为。

由于大学生还未完全达到心理成熟的阶段,贫乏的社会经验常常令他们无法抵制网络上的各种诱惑,过度沉迷其中。要改变大学生的这种状态,提高他们的自律性。教育他们作为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当代大学生,应当主动地走出去,多参与一些课外活动,加强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建立健康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此外,鼓励大学生在学校里还应该积极地参与一些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研、专业实习、基层挂职锻炼等等,在参与的过程当中体验生活、了解国情、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由此可以克服他们在新媒体环境中容易脱离实际、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的缺点,提高自己的自律性,从而提升自己的网络责任意识。只有在现实社会中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网络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严三九.新媒体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140.

[2]雷璐荣.论网络传播中网民的责任与素养[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s):80-83.

[3]王勇.大众传媒与社会越轨行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163.

[4]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M].渠敬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35.

责任编辑:劲草

收稿日期:2016-03-12

作者简介:滕菲(1992-),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6)04-0009-03

Research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Lack of Consciousness of Network Responsibility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TENG Fei

Abstract: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new media,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becomes faster and is not restrained. At the same time, it brings convenience to college students' life, and makes the abs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network responsibility. The deficiency mainly shows in network behaviors anomie and speech anomie such as not being able to make reasonable use of new media and publishing radical opinions in the internet affected by the false allegation. Aiming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ack of consciousness of network responsibility,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s’ self-discipline should be cultivated and the form of their consciousness of network responsibility can be promoted by establishing the corresponding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Key words: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 consciousness of network responsibility; deficiency; 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缺失新媒体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