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6-03-15吴刚露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讲授教学内容考核

吴刚露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财务处,安徽 淮北 235000)



高职“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吴刚露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财务处,安徽 淮北235000)

摘要:高职“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课程教学内容需要适当调整并增加学时。开课时间需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之后,课程教学顺序应先学EXCEL基础、常用函数,最后综合利用函数建立数据分析模型。高职“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课程理论教学应实施问题导向式讲授,突出重点部分的讲授、启发式讲授和理论解析—例证列举相结合的一体化方法。实验实践教学中,精选案例是前提,师生互动是主导,举一反三是关键。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基于因特网或校园网的网络教室和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将教学过程性考核与期末总结性考核相结合。

关键词:高职“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课和必修课,该课程庞杂且尚未形成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加之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操作性,使得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高深莫测”,难于理解,因此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不佳。笔者通过近十年的努力钻研,对该课程的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心得。笔者认为,要提高“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就需要针对该课程的学科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按部就班、持之以恒的教学改革。以下是笔者对于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改革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该课程教学内容一般分为EXCEL基础、EXCEL常用函数、EXCEL数据分析模型(如投资分析与决策、筹资分析与决策、财务报表分析等)等几个部分,内容较多,任务繁重,但在教学时间上却只安排了一个学期约十八周左右、每周四学时总计约七十二学时;该课程大都设在大二第一个学期且与“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同时开设。笔者认为,在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安排上有诸多不妥之处,应予以改革修正。

(一) 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并适当增加学时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高职公共基础课计算机文化基础这两门课程都涉及EXCEL基础知识,在内容上有重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感到厌倦,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达不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本课程的EXCEL基础部分教学中,应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既不陌生又有新鲜感,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轻松获取新的知识,增强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的兴趣。

本课程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利用EXCEL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或建立分析模型。然而一般教材在函数方面的所涉篇幅较少,学生在函数的学习、理解、应用方面需要加大力度。另外,该课程教学计划课时安排较紧张,教学课时应增加至108学时左右。

(二)合理安排本课程的开课时间和授课顺序

根据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点的逻辑性和认识过程的循循渐进性的特点,本课程开课时间和授课顺序应注意以下两点:

1.“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课程的开课时间应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之后,也不适合同时开设,一般安排在大二的第二学期为宜。

2.“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课程教学内容在授课顺序上应先EXCEL基础学习,再深入学习相关函数,最后在综合利用函数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分析模型。

二、理论讲授教学的改革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是实践的依据,任何实践活动需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引下进行,因此,高职教育也不可忽视理论讲授的重要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理论教授方式需要与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和工具,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1]具体而言,“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课程理论讲授教学的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分散式讲授法变为问题导向式讲授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理论教学中,大多根据其知识点逐项一一讲授,不重视讲授知识的逻辑性、关联性及系统性,这就是分散式讲授法,其弊端就是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有机整合,使其系统化。而问题导向式讲授则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它将繁杂的、看似毫无关联的知识点进行系统规划,形成不同的“问题”或主题,从而进行全面、系统的讲授,有利于学生对繁杂的知识全面、系统的理解并付诸实践。

(二)全面讲授变为重点部分讲授

全面讲授是对于知识点面面俱到,贪多必然嚼不烂,只注重教学数量和任务的完成而不顾教学质量和效果。特别是在教学学时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有些教师不顾教学效果,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对教学内容不分重难度、不分主次一律点到为止,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印象模糊,毫无学习效果。笔者认为在“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理论教学中应坚决舍弃全面讲授的授课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对重难点部分讲授,主要原因有两个:1.部分讲授是针对教学内容少而精的讲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讲教学内容中重点、难点部分,其余部分简略讲,主次分明,重点突出。2.部分讲授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教师重点讲授基础性、精髓性的知识,而相关外围知识由学生自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灌输式讲授变为启发式讲授

灌输式讲授即由教师提出问题,再由教师分析问题,最终还是由教师本人来解决问题,这基本是教师自问自答的学习程序。这种教学方式只会造成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学生严重缺乏问题意识和自主思维能力。启发式讲授就是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在关键问题上适时地提出能够启发到学生,发散学生思维的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3]

(四)理论解析—例证列举相结合的一体化讲授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课程中涉及到大量函数的应用,而学生在学习函数的过程中有时只是死记硬背公式而不求甚解,更不懂得灵活运用。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在EXCEL函数讲授过程中,采取理论解析—例证列举相结合的一体化讲授方法。

三、实验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验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独立思考,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技术专业化、职业化,符合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专业型人才的需要。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的改革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精选实例是实验实践教学的前提

例证列举法中的案例一般都是教学案例,主要用于对抽象理论辅助性理解,而实验实践教学法中案例一般都是实际案例,实践课中案例选取应符合以下标准:1.现实性标准。应选取现实工作中真实发生的案例,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研究性标准。研究性的实例,一般具有多元解决方案,可使学生充分体会从问题的提出、分析到被解决的乐趣,从而总结出解决某些问题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2]3.难度适宜标准。实践案例的难度不可统一,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二) 师生互动、平等交流是实验实践教学的主导

实验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实践教学中学生才是“主角”, 教师采用双向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梳理实例解决方案,通过有效实验实践,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举一反三是实验实践教学的关键

举一反三是指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对于善于学习的学生当他学会了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就可以通过灵活地思考,寻找到解决其他相似问题的办法。在“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实验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通过教师“举一”使学生实现“反三”。

四、教学手段的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仅局限于多媒体教室,制作幻灯片而更多的是利用基于因特网或校园网的网络教室和网络教学资源。[4]网络教学资源的内容覆盖面广,教学授课教案包括文字教案和课件、实践案例分析与练习、习题测试包括习题训练和在线测试、相关资源包括参考书目、资源网站等,教师在课后不仅要准备大量的教学资料,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维护网站的正常运行。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测试。现在教育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考试方式的改革

一般高校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都以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成绩为依据,但对于强调培育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期末考核成绩不能用一两次考试来计算完成。高职院校的考试改革应将教学过程性考核与期末总结性考核相结合,具体方式如下:过程性考核*40%+总结性考核*60%=100%,其中,教学过程性考核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积极发言情况、实验实践完成情况等;期末总结性考核主要是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用于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掌握情况。[5]

过程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平时理论、实践课的重视程度,也提高了考核的综合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唐英.本科商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71-175.

[2]焦良葆. 多媒体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2(6):44-45.

[3]林琳.关于《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57-60.

[4]蔡国平.振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0(35):221-222.

[5]肖彩娥.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1):147-148.

责任编辑:何玉付

收稿日期:2016-06-10

作者简介:吴刚露(1980-),男,安徽阜阳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6)04-0065-02

猜你喜欢

讲授教学内容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的讲授方法探讨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家庭年终考核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