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住寂寞

2016-03-15袁文炳

湖南教育 2016年31期
关键词:大山深处大山宁静

袁文炳

守住寂寞

袁文炳

学生离校了,同事们一个个离开。大山深处的学校,夜,特别宁静。

独自留守学校的我,静静地坐在窗前,望着遥远的空空荡荡的天空,苦思冥想,神游天外。

有人说,寂寞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境界。纯净、清高,与金钱、权势、追名逐利的庸俗世态格格不入。我赞同这种观点,这应该是今天人民教师的真实写照。

也许,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一直是热热闹闹的,有音乐,有舞蹈,有心爱的人陪伴左右,有锦衣玉食可供使用……但我坚信寂寞的日子同样精彩,同样充满意义,同样值得守望。

不顺的时候,失落的时候,痛苦的时候,守住寂寞是前提,守住了,才有可能专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守住那份静谧和安详;一帆风顺的时候,高高在上的时候,幸福快乐的时候,守住寂寞是底线,守住了,才能抵制吹捧和贿赂,也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

有时候,寂寞里的探索,可能比轰轰烈烈的搏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收获也会更多。就像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那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变革,如果没有在寂寞里苦苦探索的精神,没有精卫填海历尽艰险而不悔的毅力和意志,是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的。

守住寂寞吧,这是我们作为人民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在宁静的校园里,物质生活终将没有外面丰富,生活难免是清贫的、枯燥的。寂寞将是我们苦短人生的忠实旅伴,它会不断给我们指明奋进的方向,给我们沉思和反省,给我们智慧和启迪。它会帮助我们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蓝天,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快乐。

守住寂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百年孤独”也许不是神话传说,离我们山区教师真的很近很近。我们推开窗户看到的是山,站在山顶看到的还是山。我们在寂寞里拥有了大山的坚毅,大山的执着。我们总是怀着对学生的拳拳之爱,每日里总是看呀,想呀,教呀,写呀,劝呀,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家长之乐而乐。没有呼朋唤友的自在,没有异彩纷呈的舞台,我们的青春只能献给小小的三尺讲台,有时还得经受来自社会、家长、学生的误解和打击。如果没有了守住寂寞的精神,我们就不能保持那颗年轻而又富有创造的心,就不能在灿烂的阳光中享受育人的快乐,就不能一个人坐在窗前数星星。

因此,能守住寂寞的人,往往需要有勇于牺牲的精神,还得有抗拒世俗荣华的勇气,我们这些大山里的教师早就做好了这样的准备,所以我们才不会在寂寞里迷失方向,才不会被寂寞所吞噬。祖国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大山里的孩子更不能没有教师,我们守住寂寞,就是守住脆弱,守住人生的方向,守住大山的希望,那么我们的坚守意义重大,我们守住的可能不仅仅是人格和尊严,也守住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时才可能为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的辉煌奠定坚实的基础。

时空轮转,寂寞依然。我们已告别热血沸腾的青春时期,成长路上的争强好胜,不再是绚烂夺目的光景,冷静后沉思,沉思后沉淀,沉淀后升华,慢慢浸湿了急功近利的广漠,扑灭了火冒三丈依然无法释然的心情。青丝换白发,已入不惑之年的我依然没有忘却自己的理想,没有忘却当初立下的誓言,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育人的原则。有做了大老板的朋友劝我弃教从商,或是答应想办法将我调入相对繁华的城市,我都一一谢绝。朋友不理解,说这寂寞的大山深处真的那么好吗?我笑着回答,我已经习惯了寂寞,我的梦已经在寂寞里生根发芽。

人的一生,需要经历的风雨太多,所以我要说,寂寞是教师生命的佐料,是教师成长的基因,若无此相伴,教师生活的七味将无从品味,生活的七彩也无法搭配,生活或将成为永远不会泛起波澜的一潭死水,直至发霉发臭。当然,我们不是苦行僧,寂寞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我们刻意追求的目标,关键是在于我们能否守住寂寞,守住心中那一份宁静与淡漠。如果知足感性,如果淡薄功利,如果豁达不拘,一句话,如果能守住寂寞,甚至享受寂寞,或许成功会不期然走近我们,那将是何种别致的快乐和幸福啊!

看着清凉如水的夜色,孤守着冷寂的空房,望着窗前的古坟,听着房梁上老鼠的“吱吱”声,我的思绪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仿佛不惧寂寞、不嫌寂寞、不再寂寞……

(作者单位:岳阳县教育局)

猜你喜欢

大山深处大山宁静
春天的大山
宁静之宅
大山深处的甜蜜事业
《巷口的宁静》
大山
大山深处 忠实履责
大山深处的希望
大山深处的小姐姐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寻找属于自己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