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伦敦新型经济发展与宜居绿色城市建设经验分析*

2016-03-14董晓峰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北京00000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00044

甘肃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城市建设

董 妮,董晓峰(.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北京 00000;.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 00044)



英国伦敦新型经济发展与宜居绿色城市建设经验分析*

董妮1,董晓峰2
(1.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北京100000;2.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100044)

摘要:探索英国伦敦新型经济与宜居绿色城市建设经验。全文共分为3部分,分别分析了伦敦工业城市发展与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伦敦新型经济发展经验、严格治理环境污染与宜居绿色城市建设途径,对我国新型城市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型经济;绿色城市;城市建设

当前我国大城市大气环境等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其中英国伦敦由工业“雾都”转变为新型经济活跃与绿色宜居城市很值得研究。笔者从2009年在伦敦实地考察以来,一直在关注伦敦的新型经济发展和宜居绿色城市建设进展,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较为系统地总结分析了伦敦经验。

1 伦敦从18世纪开始走工业性城市之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1.1伦敦曾经工业云集

英国早在18世纪中期就开始了工业和城市化,当初产业主要为纺织业、炼铁业与化工业等,既需要用地又需要运输方便和充足的供水条件,于是伦敦泰晤士河畔平原就成为工厂的最佳选址,一度码头和工厂云集;同时还集聚了大量人口,工业革命初期伦敦地区人口就达250万,到20世纪中期达800万人,相应的交通量也不断增大,导致了严重环境问题。

1.2泰晤士河流曾被严重污染

泰晤士河为伦敦的母亲河,自牛津方向流来,自西向东,流经伦敦市区,注入北海,它是伦敦市重要的水源地。工业革命以前,泰晤士河是清澈美丽的河流,水禽栖息的天然场所。

由于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与市政污水的大量排放,泰晤士河水质恶化。19世纪中期泰晤士河开始臭气熏天,到20世纪50年代,河水污染达到十分严重状态,河里鱼类几乎绝迹。

1.3伦敦大气污染曾经十分严重

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中期,工业与生活污染,加之伦敦地势低,风速小,伦敦空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不断下降。1952年冬季,伦敦日照时间平均每天仅为1个多小时。从12月5号到8号能见度极低,伦敦机场关闭,皇家剧院上演《茶花女》但观戏阳台上却看不清舞台,4d内有4000多人非正常死亡。1956年伦敦烟雾事件造成1000多人非正常死亡,1962年再次发生严重烟雾事件。

1.4汽车数量大造成重度交通污染

伦敦原本交通繁忙,随着大型工厂外迁出城区,人们的通勤距离越来越大,小汽车拥有与使用量极具提升,汽车尾气排放成为伦敦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到1971年伦敦拥有小汽车量达170多万辆,每天排出的有害废气量惊人。有关研究证实,伦敦空气中80%的氮氧化物、60%的硫氧化物、55%的炭氧化物由交通工具和发电厂所致。

环境污染带来各种疾病,1832~1886年,伦敦就因环境问题而曾4次霍乱流行。阅读狄更斯的小说可以认识工业化时期伦敦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伦敦经济转型,新型绿色发展的经验

2.1伦敦20世纪中期起开始走后工业绿色发展之路

早在19世纪,伦敦泰晤士河港口就是英国的第一大港,主要位于伦敦市的东部,沿伦敦塔桥下游延伸近10km。伦敦城市码头工业区包括港口贸易和加工工业的聚集地区,曾经是世界工业化的策源地。也是伦敦城污染的主源头。

面对环境压力和绿色发展的呼吁,到20世纪60年代末,伦敦上游码头区首先闲置不用,相应的工厂前后不断迁出,1970年开始更新复兴计划,到1981年码头区全部关闭,相应的工厂也陆续迁出。伦敦码头区被列为城市开发区,开发工作重新确定由中央政府的一个新机构——伦敦码头区开发公司全面负责码头区重新开发。经过多年持续更新建设,伦敦码头区再开发成功,旧貌换新颜,如今漫步泰晤士河畔看到的是绿色宜人充满活力的滨水景观。

码头区再开发的成功,人们看到一个全新的繁荣活力区域。更新的核心是合理定位再开发功能,主要突出以办公楼、商业区、旅游区和大量的社会住宅及豪华住宅为主的4大功能特点,承担与支撑伦敦世界金融商贸文化中心地位,解决了金融、创新、购物、游憩、居住等伦敦城市发展需求,也为居民期望的宜居城市发展打下了基础。

2.2大力发展文化教育科技,创新引领成为伦敦新型发展的动力和核心

二战后伦敦更加注重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历史景观价值保护发扬。不仅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保留近现代发展的痕迹,比如将过去码头设施的部分内容以文化符号形式保留下来,作为滨河绿带中的记忆小品。还注意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伦敦更加重视教育科技事业发展,目前伦敦也是国际高等教育中心城,拥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伦敦卫生及热带医学学院、伦敦商学院、伦敦艺术大学等10所世界排名前茅的大学。目前有约15,000多名中国学生在伦敦各个大学就读各类课程。

2.3不断推进职能多中心与大伦敦都市圈集群高效发展

20世纪中期以来伦敦积极建设新城,引导中心城市人口与职能疏解。为合理疏解伦敦市区人口与产业,1946年英国政府就颁布了《新城法》,在伦敦周边交通便利的区域投资建设新城。到1949年6月在伦敦外围建了8座新城,1968年又增加了1座新城,使伦敦周边新城数目达9座,分别为斯蒂文乃奇、克罗利、汉默.汉普斯泰德、海特菲尔德、韦林、贝丝尔登、布莱克奈尔、米尔顿.凯尼恩斯其规模一般在5万人左右,选址于交通发达的区位,工业区与居住区分离,市中心与周边拥有大量绿地和开放空间。2000年以来伦敦又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建设——生态城。

新时期伦敦进一步促进多中心绿色的大都市格局繁荣。整个大伦敦区域面积1580km2,绿色隔离保护挽救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绿道网络体系成为城市区域的生态线,伦敦33个自治市之间也存在绿色隔离纽带。伦敦周边已经建成许多绿色小城市,形成了“职能多中心发展”的最优城市圈发展格局,走出即有分散带来的良好环境又有区域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经济效应。

由于多个城市彼此联系又相对分离协调发展,大伦敦既具有聚集效应优势又有相对分散的空间格局,即大分散小集中的形态结构,使大伦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得益彰。彼得.霍尔院士等通过欧洲主要城市密集地区研究认为:大伦敦为职能多中心城市区域,而且认为只有职能多中心才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前景。这就是田园生态大都市城乡新型发展之路。

2.4到20世纪后期伦敦积极发展高端服务业,走向世界城市

20世纪后期,伦敦更加重视高端综合服务发展。1980年伦敦服务业就业人数已占总就业人口数的80%。2/3的国际广告公司将它们的欧洲总部设在伦敦;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保险业第一中心城市,拥有70多个国家500家银行的分支机构。

随着世纪之交全球化和欧盟一体化发展,伦敦大力发展世界金融、商贸、科技、文化、旅游与宜居中心城市,让文化持续延伸、发展成为城市的根脉、灵活与场所空间,创新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使伦敦成为新型发展的典范城市地区。

新时期伦敦也进一步更加重视文化创意产业。2008年又制定了伦敦《文化大都市计划》,目前伦敦文化创意产业就业人数达50万人,拥有700多家电视制作公司,占全英国的60%;还有全英国1/3的设计公司云集于伦敦。创意产业发展也体现于城市设计、建设与服务多方面,当你走在伦敦,到处可见博物馆、艺术展览馆、图书馆,而且均免费开放,引来了繁荣的旅游业。

如今伦敦已是全球排名第一的世界城市,以金融、总部经济、科技文化研发创新、高端服务业、广告信息等主要城市职能。

3 严格治理环境污染与宜居绿色城市建设途径

经过将近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伦敦以崭新美好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她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宜居绿色城市。伦敦在绿色经济发展同时,是怎样治理泰晤士河污染与天空雾霾的?

3.1严格治理大气污染

1950~1970年伦敦的大气污染达到高峰,多次烟雾重大事件发生,使伦敦成为臭名昭著的雾都。而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引起了英国全社会重视和反思,促成了《空气清洁法》的出台。1953年,政府成立了比佛委员会执行《空气清洁法》,对建设申请排烟与有害气体排放进行严格审查,拒绝批准不达标项目。同时,还对用煤进行限制和清洁要求。

3.2建设污水管网与处理厂保护水环境

针对伦敦大量工业废水与公共污水造成泰晤士河的严重污染,经历了两次大的治理时段,第一阶段为1852~1891年,主要是建设了拦截式大型下水道,城区污水经过排放管网、排水沟排入污水道,再排入伦敦以下河流下游;第二阶段治理为1955~1975年,开展泰晤士河全流域管理治理,将原有180个小污水处理厂整合为十多个较大的污水处理厂;还采取充氧的措施来提高河流的溶解氧水平;1975年后为晤士河的治理巩固提高阶段,主要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相关技术改造。

同时,两岸的经济结构与模式不断转型升级,各类服务机构与文化机构兴起替代原有工业企业,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排放也是关键;还有相关的法律颁布与实施,1960年代成立泰晤士河水务局等管理制度创新也是制度保障措施。

通过人力、物力、经费与技术投入,全流域合作共治,伦敦泰晤士河的水环境治理取得了成效,河流与滨河地带变成了美好的居住旅游休憩的空间。

3.3发展绿色便捷的交通系统

伦敦城市人口与空间规模巨大,算上周围的属于伦敦的大都会区,伦敦总人口则高达1400多万,还有每年大约1500万人次的外国游客,伦敦交通量巨大。但如今交通并不拥堵也没有造成太大的环境污染,主要原因在于伦敦发展了公共交通为主的绿色交通系统。通过采用密集的地铁、美丽的双层巴士网及中心城区小汽车收拥堵费等措施,伦敦除了高峰期外基本没有拥堵现象。发展绿色便捷的交通系统使伦敦摆脱拥堵与交通污染的大难题。

3.4保护与扩大绿地系统

修建大型公园可以改变市民与大自然的隔离状态,使城市里的居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树木花草,给人们一个修养身心的处所。从19世纪就开始修建了大型的公园,到20世纪80年代,伦敦城区中心就拥有多个大型公园,比如海德公园、摄政、格林公园等,规模巨大,通常一天在其中都走不完。经过长期的建设,伦敦现有大小公园130多个,其中大型的皇家公园就有9个。伦敦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40.18m2,绿地覆盖率达到了伦敦总面积的42%,伦敦绿地和水体占土地面积2/3,公园绿地连绵不断。

除了市区公园,还大量社区公园,处处可见绿地与人们喜爱的娱乐设施。儿童与老人活动空间的地面均为安全的软性地面,如塑胶地面、细沙地面或者铺上了细小木屑。除非在伦敦的商贸金融区,人们在大伦敦有身处乡村之感,难怪人们说乡村是英国的灵魂所在,“都市村庄”则是伦敦周边的美好描述,既有城市的福利又具乡村的美景。

早在1935年,大伦敦区域规划委员会发表修建绿带的政府建议,1938年,英国第一个《绿带法》颁布,以立法的形式赋权地方政府购置伦敦周围土地作为绿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伦敦城区周边建成了很宽的绿带,占整个大伦敦面积的23%,1980年该绿化带的面积达4434km2,带内不准建筑房屋,只准造植树育草,既保持了田园风光,又限制城市盲目扩展,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典范。

走在大伦敦地区城里城外处处可见大面积的绿地。乘地铁有时经过了好多站发现周边还是一个公园在延伸,伦敦绿地包括绿带绿心绿网。

2012年伦敦奥运会向人们展示了伦敦田园大都市的良好环境与繁荣魅力,事实证明伦敦已经走出了大城市地区病的时代,实现绿色新型发展的理想。期望伦敦新型发展经验对我国城市绿色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兴伟.泰晤士河由“死”复生的启示?[J].中国三峡建设2004(1).

[2]刘晓涛.关于城市河流治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水务,2001(3).

[3]张庸.英国伦敦烟雾事件[J].环境导报,2003(21).

[4]颜永光.20世纪中后期伦敦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的历史考察[J].湖南师大学硕士论文,2008(5).

[5]苏洪雨.伦敦教育现代化发展近况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7(4).

[6]张怀振,姜卫兵.环城绿带在欧洲的发展与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5(6).

[7]史虹.泰晤士河流域与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比较分析[J].水资源保护,2009(5).

[8]谢鹏飞.伦敦新城规划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对北京的启发[J].经济地理,2010(1).

中图分类号:TU0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271184)资助。。

猜你喜欢

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
城市建设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思路构建
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污染环境问题分析
陶瓷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表达研究
浅谈园林绿化养护
浅谈城市路灯设施规划与施工管理
中小城市市政设施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改进方案初探
新形式下如何实现房地产档案管理现代化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