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换位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6-03-13张凤霞赵志刚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探索与实践教学模式

张凤霞, 文 侨, 赵志刚

(深圳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60)



师生换位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张凤霞, 文侨, 赵志刚

(深圳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60)

摘要:本文介绍一种全新的师生换位教学模式,该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文内阐述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作业评阅等教学活动中,师生换位教学模式的具体探索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提升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水平提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师生换位;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Kewords: roles exchange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teaching mod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尤其是刚开始接触专业基础课的学生,会感觉理论知识抽象,又体会不到这些知识的具体用途。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表现为上课不记笔记、不做练习、课后作业应付和学习动力不足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往往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甚至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本文探索并实践了一种全新的师生换位教学模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把这种教学理念贯穿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作业评阅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理论教学中师生换位模式

在理论教学环节中如何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唱主角的机会,是尝试师生换位教学模式的目的。例如,“控制理论与技术”课程的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我们在该门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翻转课堂和研究性教学,探索和尝试了师生换位教学模式。所谓翻转课堂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布置的学习材料自主预习课程,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1-2]。研究性教学是将教学内容与实际课题研究相结合,课程内容围绕课题研究来开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3-4]。其中的温度测量控制系统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个典型的控制系统,它的组成包括温度测量单元、计算比较单元、执行单元和负反馈单元,涵盖了该门课程的重要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在课程开始时先把学生分成4-5人一组并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他们在学完这门课的时候,完成一个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制作。由于可以边学边做,且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积极性很高。每学习一个知识点之前,先让学生自主查阅并完成教师指定资料的学习,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再进行课堂讨论,每次讨论由各组的学生代表主讲,同伴和教师参与讨论,将该部分内容的所有问题都讨论清楚了之后,由学生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与该知识点相关的设计和制作。到课程结束时,完成整个系统的制作和调试,并组织一次各组作品的集中展示和讲评,在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每一件作品作出评价。

结合翻转课堂和研究性教学的师生换位模式,强调了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拓展了师生在课堂上讨论问题的时间。与以往相比,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课程学习的优良率达到了51%以上。

2实验教学中的师生换位模式

实验教学是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课程的教学效果有较大的影响[1]。采用师生换位的实验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具体实施时,教师首先针对课程的知识点,给出一些小型又结合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实验项目,例如“模拟电子技术”课的音频信号放大器、典型波形发生器、滤波器等的设计与制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小组选做,要求学生不仅要自主完成方案设计,而且学生之间还要互相讨论和评审,在设计、讨论到评审的全过程中,完全由学生自主地组织和安排,教师仅作为辅导者参与旁听、讨论和帮助有需求的学生,实现师生换位。

在对学生所完成的实验课题项目的评价和考核方法上,我们也采用师生换位的评价模式。例如,对于综合性较强的设计性项目,学生由4-5人组成一组合作完成设计和制作的全过程,考核成绩以公开答辩的方式进行评定。公开答辩的评委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担任。答辩时在每组学生中随机抽出3人代表本组进行公开答辩。为此小组中的每一个人在事前都要做好被抽到的准备,这样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答辩过程中,作为评委的学生与完成项目的学生就该项目设计制作中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充分地讨论。最后由评委对该课题的完成情况作出公正和客观的评价并给出成绩。

3作业评阅的师生换位模式

在作业评阅环节,采取师生换位模式,以学生为评阅人、担当教师的角色。这种角色转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认真严谨的态度和责任感。具体做法:教师每次收了作业后先通阅一遍,掌握了学生作业整体情况的基础上,有目的地通知一部分学生准备这次作业的讲解内容,同时再给每份作业指定一位学生作为评阅人。接下来组织作业讲评课,由之前做了准备的学生主讲,听的学生以及教师与主讲的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气氛往往比较轻松热烈。由教师来把握,让学生们把作业的内容充分讨论清楚了之后,学生再评阅教师指定的另一位学生的作业,接着每位学生都会收到由另一位学生给他评阅过的作业。

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作业评阅、讲评方式,对每一位学生来说,作业经过了四遍:首先自己要认真做一遍,接着讨论课一遍,评阅别人作业一遍,收到自己作业后又看一遍。首先学生会认真做作业并积极踊跃地交作业,因为只有按时交了作业的学生才能参与这一系列教学活动。其次,将要讲解作业的学生则需要认真准备讲解的内容,从会做作业到能够把作业内容讲清楚,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尽量安排每个学生都有讲解的机会。接着,每位学生都要认真负责地给别人评阅作业,作为评阅人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站在教师的角度再一次对所学知识加深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向别的学生学习的过程,还能够培养对别人负责的品质。最后,收到别的学生评阅过的作业后,学生们还会认真地再看一遍自己做过的作业,把做错的地方改过来。

在这种师生换位作业评阅模式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喜欢这种模式,认为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有学生说:“之前自己交过的作业,经常懒得再看了,现在却会不由自主地再去看一遍”;还有学生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评价网上留言说:“这种讲评作业的方式很大地调动了我们课后复习的积极性”,“这种方式很创新,也有效果”。采用师生换位作业评阅模式后,学生作业按时递交率从2013(2)学期的73%提高到2014(2)学期的91%。

(张凤霞等文)但也有个别情况,例如,有一位学生比较害羞,始终不愿意上讲台讲解作业。另外,学生评审作业成绩如何评价也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我们尝试的做法是,教师在每次学生评阅的作业里面再抽查三分之一,主要目的是掌握学生评阅作业的情况,并做详细记录。一个学期下来,把每一位学生都抽查到,如果发现评阅环节出现问题较多的学生,则单独找该生讨论,帮助其改进,并且多抽查几次他评阅的情况,直到帮助他做好为止。

4结语

两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尤其是师生换位的作业评阅模式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和好评,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由于主客观原因,极少数学生还不能适应师生换位的角色转变。如何评定学生在师生换位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还需进一步细致地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渝江. 翻转课堂变革[J].北京: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 :118-121

[2]胡志忠,王成华.“现代电子技术A(2)”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 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01):32-34

[3]郑宝周,李富强,吴莉莉等. 模拟电子技术理论课的研究性教学探讨[J].北京:科技信息,2009(11):469+423

[4]陈宏,费跃农,郑三元等. 研究性学习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05):108-110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ode: Roles Exchang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ZHANG Feng-xia, WEN Qiao, ZHAO Zhi-gang

(SchoolofLightandElectricityEngineering,ShenzhenUniversity,Shenzhen51806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new teaching mode -- roles exchang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 and further discusses how to do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instruction activity,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homework review . The teaching mod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on of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for students.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86(2016)01-0009-03

中图分类号:G426

收稿日期:2015-04-21;修回日期:2015-11-27基金项目:广东省2014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GDJG20142292)

第一作者:张凤霞(1963-),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电路、电子和自动控制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fhchang@szu.edu.cn

猜你喜欢

探索与实践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当代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依托重点实验室平台 促进开放式实验教学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