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2016-03-12王敏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产科

王敏

(濮阳市人民医院 妇产科 河南 濮阳 457000)



产科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王敏

(濮阳市人民医院 妇产科河南 濮阳457000)

【摘要】目的分析介入疗法在产科出血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濮阳人民医院2014年收治的60例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介入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止血治疗,介入组行介入术止血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满意度。结果介入组止血成功率(93.33%)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介入疗法治疗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产科;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

出血性疾病在产科较常见[1]。多数产科出血患者经过传统止血治疗后康复,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和再孕率。但少数患者通过传统止血方法不能达到止血效果,出现无法止血的情况,需要对患者进行子宫切除以保全患者的生命。此方法虽能够抢救生命,但严重影响了术后康复,导致无法再孕,对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伤害,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2-3]。随着介入疗法在产科各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为产科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分析介入疗法在出血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濮阳人民医院2014年收治的60例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介入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且均无其他手术禁忌证和重大精神或神经功能障碍。对照组行传统止血治疗,介入组行介入术止血治疗。对照组年龄为25~42岁,平均(35.2±2.5)岁;出血量为1 500~4 500 ml,平均(1 900±300)ml;经阴道分娩后大出血15例,中期妊娠中央性前置胎盘分娩前大出血10例,剖宫产后大出血5例。介入组年龄为23~44岁,平均(36.3±2.2)岁,出血量为1 600~4 400 ml,平均(1 800±200)ml;经阴道分娩后大出血13例,中期妊娠中央性前置胎盘分娩前大出血12例,剖宫产后大出血5例。两组出血原因、出血量、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治疗。开通静脉通道,以保证患者输液、补液和输血等抢救措施能够顺利进行,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抗休克和止血治疗。

1.2.2研究组给予介入止血治疗。在右侧腹股沟韧带下1 cm 处进行局部麻醉。对盆腔动脉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寻找出血动脉血管。迅速进行子宫动脉插管,固定后在出血位置上加入栓塞剂,并且在栓塞剂加入后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观察继续出血情况。在显示栓塞剂成功止血后,于手术30 min后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阴道出血停止后,将导管拔掉,通过加压方式对穿刺点进行包扎。手术后24 h使患者处于平卧位,监测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是否平稳,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阴道流血,并进行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情况,根据止血后有无再出血现象分为完全止血、部分恢复、止血无效。止血处理后出血情况无任何改善为止血无效;止血处理后出血情况明显好转,但仍有出血现象为部分恢复;处理后出血情况完全得到控制为完全止血。止血成功率=(完全止血例数+部分恢复例数)/总例数×100%。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患者对两组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满分100分。90~100分为满意,70~89分为较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定性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止血情况治疗后,对照组完全止血10例,部分恢复8例,止血成功率为60.0%;介入组完全止血20例,部分恢复8例,止血成功率为93.33%。介入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满意8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10例,满意度为66.67%(20/30);介入组满意20例,较满意9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6.67%(29/30)。介入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大出血是死亡率较高的产科急症,临床常给予传统止血方法进行出血位置确定和止血治疗。但少数患者接受传统止血治疗后仍会继续出血,在大量失血后易发生休克,更影响出血部位的探查。在传统止血方法无效的情况下,可通过两种方法进行治疗:一种方式是进行子宫次、全切手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这种方法会给较为年轻、具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伤害;另一种方式是对患者进行髂内动脉结扎手术,这种治疗方式虽有效,但不适用于大量出血致休克患者[4]。介入治疗在产科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栓塞介入手术治疗,为产科出血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5]。通过对患者出血部位进行造影确定,并对患者的出血点用栓塞剂进行止血,能够有效减少和阻止患者再出血。

本研究通过对60例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分组分析,发现介入组止血满意度较高,为96.67%,而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止血满意度仅为66.67%,说明给予介入术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止血效果的满意程度。介入组止血成功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止血成功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李妍芳等[6]研究结果一致,说明介入治疗对患者的止血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改善出血情况。

综上所述,应用介入疗法治疗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金武男,金延泽.27例妇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效果分析[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8,31(3):204-206.

[2]陈芳荣,许艳,施蕾.65例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4,25(14):2153-2155.

[3]李葆敏.20例产科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12(20):125-126.

[4]查越平,叶晓东,翁侨,等.介入治疗应用于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166-1167.

[5]翁侨,王志群.介入治疗在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4):368-370.

[6]李妍芳,赵秀清,孙悦.产科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11例疗效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5):511-512.

(收稿日期:2015-10-22)

【中图分类号】R 719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4.038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产科
牛两种产科病的中药疗法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髋部滑囊炎的介入治疗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