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鸟巢式护理应用研究进展

2016-03-11徐利云许仙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鸟巢体位早产儿

陆 娴 徐利云 许仙英 陈 英



早产儿鸟巢式护理应用研究进展

陆娴徐利云许仙英陈英

早产儿从母体内提前娩出,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不足,难以维持屈曲的体位,四肢暴露于暖箱中,缺乏边界感、安全感和舒适感[1]。NICU护理人员以婴儿包被、小床单及毛巾卷轴,依早产儿体型制成个性化的鸟巢,使早产儿的姿势与胎儿在宫内姿势相似,减少不良环境刺激,使早产儿能够适应NICU环境,取得生理、心理、肢体活动间的平衡。因此,在NICU广泛开展鸟巢式护理,合理安置鸟巢内早产儿的体位,对于改善早产儿预后、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心理发育[2]、避免NICU过度刺激产生的不可逆的伤害具有积极的意义。现将国内外早产儿鸟巢式护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国内外鸟巢式护理的相关研究

1.1理论依据早产儿鸟巢式护理为发展性照护措施之一。美国哈佛大学Als教授在1986年提出了新生儿发展性照护[3],基于新生儿的综合发展理论,通过观察到早产儿的5个不同的功能系统(自主活动、运动、状态调节、注意和自我调节),识别早产儿的暗示行为,给早产儿提供个性化的发育支持护理,包括减少声光刺激、减少侵入性操作刺激、疼痛管理、建立24 h睡眠周期、鸟巢式护理、袋鼠式护理以及新生儿抚触等,后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生儿个性化发展性照护及评估程序。早产儿鸟巢可借由辅助物促进早产儿屈曲及伸展姿势的平衡,并促进早产儿自我调整,护理人员可预估环境是否适合早产儿的需求,借由一系列发展性照护措施,提升早产儿的舒适度及稳定性。

1.2早产儿鸟巢的制作各个医院使用早产儿鸟巢没有一定的标准,基于成本考虑,国内商品化的早产儿鸟巢使用较少,大多为医院自制。自制早产儿鸟巢的制作步骤包括:(1)视早产儿体型使用包布或非记忆性材料筑巢,将早产儿四肢屈曲于内,提供类似子宫般的包裹感。(2)对早产儿的四肢及背部予以支撑。(3)在护理中,应根据早产儿情况,适当调整姿势体位为侧卧、俯卧、仰卧。NICU护理人员应依据每个早产儿的个别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鸟巢式护理,以维持早产儿的稳定发展。

1.3评估工具对早产儿实施鸟巢式护理是NICU护士必备的护理技能,其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但临床上NICU护理人员虽能对早产儿提供鸟巢式护理,但大多数早产儿依旧没有被安置在正确且舒适体位。此外,自制早产儿鸟巢没有一定的制作标准,大小、松紧度不同。鸟巢若太松易因早产儿活动而松散,太紧则限制早产儿活动及自我安抚;太大即无法提供有效支托,太小则会使手脚伸出鸟巢之外,因此,不易维持早产儿稳定及适当姿势。Coughlin等[4]于2010年提出了早产儿摆位评估工具(IPAT),将早产儿鸟巢的要求及体位摆放标准化、量化,已被欧美和我国台湾地区NICU作为该护理操作的教学和评价工具[5],在国内未见相关报道。

1.4鸟巢式护理的效果评价Mefford[6]指出,影响早产儿短期和远期预后的指标包括生命体征、疼痛评分、氧气的需要、体重的增加以及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的发育。因此,笔者将从这几个方面对鸟巢式护理的效果进行评述。

1.4.1稳定生命体征暖箱门开关时空气对流,使暖箱内环境温度波动,而使用鸟巢环绕后能够有效保暖、减少散热,使早产儿处于适宜的恒温环境,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7]。陈武璇[8]、陈秋玉等[9]研究发现,采用改良鸟巢体位包进行早产儿护理,可有效维持早产儿体温,提高血氧饱和度,调节心率和呼吸,从而促进早产儿适应宫外环境。

1.4.2减轻疼痛Halimssa[10]认为,在处理早产儿疼痛的过程中,如果事先准备一个良好的环境,再进行侵入性操作,则能给早产儿提供安全感,有助于早产儿植物神经、状态、行为的稳定,较能够减轻疼痛。足跟部采血后处于疼痛状态的新生儿如果给予包裹,使上肢或下肢屈曲贴于躯干部,较之无任何处理的新生儿,心跳次数增加较少,哭泣时间缩短[11]。

1.4.3促进氧合鸟巢的应用使早产儿保持头稍后仰的姿势,可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避免呛奶引起的窒息,有利于改善呼吸和循环,对于早产儿,特别是呼吸频繁暂停的患儿,可以有效地改善呼吸[12]。Chang等[13]也发现,生理不稳定的早产儿在鸟巢中采取俯卧位时,能增加氧合、潮气量和肺的顺应性,从而使早产儿氧分压增高,减少呼吸暂停的次数。

1.4.4增加体重早产儿在鸟巢中手能触及面部,吸吮手指或拳头予以非营养性吸吮,在满足早产儿心理需求的同时,还能刺激兴奋口腔迷走神经,使胃肠激素水平发生改变,提高吸吮力[14]。鸟巢式护理使新生儿更安静,不仅可以避免因哭闹吸入过多气体引起腹胀、呕吐,还可以减少因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喂养不耐受[15]。在早产儿鼻饲管喂养期间给予鸟巢式护理,可使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缩短[16]。另外,多项研究显示,鸟巢式护理可快速增加喂奶量、体质量,使腹胀发生率降低,每周体质量增加快速[17-18]。

1.4.5对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的影响护理人员运用鸟巢式护理,使早产儿较少哭泣、压力征象也较少出现[14]。鸟巢能给予早产儿一定的安全感,避免早产儿受惊吓而出现四肢一过性小抖动,减少无意义的活动,增进安静睡眠与能量的保存,维持舒适体位并刺激正常神经、肌肉及骨骼关节功能的发育。杨倩等[19]也发现,鸟巢式护理有助于减轻黄疸指数,从而预防胆红素脑病。

2 讨 论

随着NICU的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高,但其神经系统后遗症、肢体运动障碍的发生率并未减少[20]。不仅国家需耗费高额的医疗成本,也会增加父母的压力及负担,早产儿本身的生活品质更会受到影响。多数研究结果认为,鸟巢式护理能够减少其不良预后的发生,对早产儿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有个别研究表明,使用鸟巢式护理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如进奶量、体重、喂养并发症等方面无明显影响,但可以有效减少头颅变形等外观发育异常的发病率[21],无负面报道。从现有研究可知,鸟巢式护理的安全性毋庸置疑。下一步还需在临床进行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鸟巢式护理的有效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鸟巢式护理属于新生儿专科护理的内容,对早产儿的发展尤为重要。然而,陈燕静等[22]调查发现,62.06%~75.86%的护士对早产儿实施护理时不会有意识对早产儿实践发展性照顾措施。而使用IPAT评估工具及进行相关培训(如授课、床边指导、制作床头卡、录制教学视频),能够有效提高NICU护士对鸟巢式护理的理解和实施能力,提高实施发展性照顾依从性[23]。因此,应在国内各大医院NICU推广IPAT评估工具,将鸟巢式护理进行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早产儿鸟巢制作和体位摆位的正确率,提升临床护理品质。

早产儿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目前关于鸟巢式护理的实施研究仅局限于早产儿住院期间,出院后家庭实施的鸟巢式护理鲜有报道,有文献指出家庭的角色和功能在对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护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24],且早产儿鸟巢在制作上简便易行,使用的也是普通的婴儿包被、大小毛巾等。临床护理人员应在加强自身理解的同时,为家庭提供支持,进行相关理论指导和技能培训,将鸟巢式护理从临床延伸至家庭,以进一步研究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

[1]Sweeney JK,Gutierrez T.Musculoskeletal implications of preterm infant positioning in the NICU[J].J Perinat Neonatal Nurs,2002,16(1):58-70.

[2]Mc Grath JM.Developmentally supportive care giving and technology in the NICU:Isolation or merger of intervention strategies[J].Journal of Perinatal Neonatal Nursing,2001,14 (3):78-91.

[3]Als H,曹云.早产儿个体化神经发育支持医护模式[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0,5(4):241-244.

[4]Coughlin M,Lohman MB,Gibbins S.Reli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an infant positioning assessment tool to standardize developmentally supportive positioning practices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Newborn and Infant Nursing Reviews,2010,10(2):104-106.

[5]Jeanson E.One-to-one bedside nurse education as a means to improve positioning Consistency[J].Newborn and Infant Nursing Reviews,2013,13(1):27-30.

[6]Mefford LC.A theory of health promotion for preterm infants based on levine’s conservation model of nursing[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2004,17(3):260-266.

[7]农翠林.体位干预对早产儿呼吸、血氧饱和度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10-11.

[8]陈武璇.改良鸟巢体位包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15,14(5):40-42.

[9]陈秋玉,张莉,苏敏谊.早产儿应用改良鸟巢体位包的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8A):57-59.

[10]Halimaa SL.Pain management in nursing procedures on premature babies[J].J Adv Nurs,2003,42(6):587-97.

[11]冯佩君.鸟巢对早产儿体重增长的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2):180-181.

[12]陈牙娣,胡娇.早产儿鸟巢护理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20(78):120.

[13]Chang YJ,Anderson GC,Lin CH.Effects of prone and supine positions on sleep state and stress responses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reterm infants during first postnatal week[J].J Adv Nurs,2002,40(2):161-169.

[14]吴红燕,康文清,赵磊.鸟巢护理应用于早产儿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20(23):14-15.

[15]杨良枫,梅喜雪,陈雷,等.鸟巢式护理用于新生儿病情的临床观察[J].当代护士, 2008(2):31-32.

[16]李美芳,王宏琳,陈素珍.鸟巢对早产儿胃肠喂养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0(5):77-78.

[17]罗丽娇.鸟巢式护理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5):28-29.

[18]徐小平,詹建华,俞钱华.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3,12(1):43-44.

[19]杨倩,王燕雯,陈丽萍.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4B):1005-1006.

[20]廖承琳.NICU出院早产儿神经发育预后及影响因素的分析[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0.

[21]姚仁芬,金慧珠,何晓玲,等.简易振动水床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28):6421-6422.

[22]陈燕静,张小尤,张晓艳.新生儿科护士对发展性照顾的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3):15-16.

[23]Spilker A.The effectiveness of a standardized positioning tools and bedside education on the developmental positioning proficiency of NICU nurses[D].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2015.

[24]陈琼,方进博.新生儿个体化发展照顾及评估程序的循证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4,21(3):31-33.

(本文编辑崔兰英)

214000无锡市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陆娴,许仙英),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徐利云),江阴市人民医院(陈英)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5.011

2016-02-06)

陆娴:女,硕士研究生,助教

猜你喜欢

鸟巢体位早产儿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鸟巢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重回鸟巢
鸟巢大作战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