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及其护理干预进展

2016-03-11刘艳青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产后产妇

刘艳青



产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及其护理干预进展

刘艳青

产后是妇女在一生中发生精神障碍的高危时期,目前产后抑郁也逐渐成为临床妇产科常见的产褥期精神疾病,产后抑郁又称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沮丧、烦躁、抑郁、哭泣、易激怒和悲伤甚至有自杀或着杀害婴儿倾向等一系列精神症状为其特征的心理疾病,经常发生在分娩后2周之内,产后抑郁也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伴随着发病率的升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重视[1]。据调查产后抑郁在国外的发病率为8.8%~40%[2],国内是6.5%~43.12%[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神经精神类疾病负担大约是世界疾病总负担的1/4,其中女性患抑郁障碍等精神类疾病的概率是男性的2倍多。产后抑郁患者会面临来自疾病本身的影响、婴儿成长发育、社会不稳定和家庭不和谐等许多负面的问题,导致产妇的总体生活质量下降[4]。产后抑郁症不仅严重影响产妇的心理健康,而且还能影响婴幼儿认知功能、行为障碍以及破坏家庭关系,影响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伤害,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风险意义重大。笔者将产后抑郁症的形成原因及其护理干预的措施综述如下。

1 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因素

1.1生物学因素

1.1.1遗传因素人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病理性的改变,例如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出现异常以及发生基因突变等因素都可以引起疾病的产生。此外,有精神病家族史,尤其是具有家族性抑郁症病史的产妇,这种类型的产妇在分娩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更高[3]。

1.1.2神经内分泌学说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下丘脑是人体发生情绪反应整合和扩散的重要部位, 妊娠期孕妇身体内部的神经激素及其介质水平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这三个神经轴系统进行反馈性调节完成的。分娩前后甲状腺激素、雌激素、神经活性类固醇和孕激素等水平的产生异常极有可能是与产妇的情绪波动有联系。

1.1.3神经递质学说神经递质是指在突触传递过程中担当“信使”的特殊化学物质, 作用在其支配的神经元或着效应细胞膜上的受体, 从而完成信号转导功能。比如,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在应激、激素、HPA轴与情绪障碍的相互作用的体系中, 具有非常重要的传递作用。目前全世界普遍认为5-HT和DA是抑郁症发病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神经递质,患者体内神经递质水平的调节失控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病理学基础。在女性分娩前后其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发生了剧烈变化,产妇身体内的雌激素(E2)水平快速下降,特别是在分娩后的24 h之内,雌激素通过上调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在下丘脑中的回收过程降低大脑中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以至于改变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的释放和传递过程[5]。多项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症与血液中5-HT水平变化密切相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血液中5-HT水平较低。随着抑郁症患者血液中5-HT的含量逐渐减少,该患者的抑郁症病情也就越严重[6-7]。

1.2心理因素尽管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但是由于产妇对分娩过程的科学知识了解较少,大多数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的心理,主要是担心自己能否顺利实现分娩、新生儿是否身体健康和有无畸形等问题。另外,产妇刚开始不适应母亲这个角色,在心理上产生了压力,导致产妇情绪较为敏感,心理比较脆弱,加之自身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沟通,这样就使产妇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而产妇长期过度焦虑和抑郁又可以引起一系列病理和生理变化,如会导致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和其他类型内分泌激素的含量改变,这些因素都可以引起疼痛敏感性增强、出血量增多、子宫收缩减弱、产程延长,并且进一步使产妇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加重,成为产后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怀孕妇女在怀孕期和分娩后的行为特征会变得更加原始或具有孩子气,这种改变可以引起强烈的心理冲突,导致焦躁不安。宋瑞荣等报道孕期焦虑情绪与产后抑郁症具有密切联系[8]。另外,还有研究表明性格不稳定或者内倾性格的产妇患产后抑郁症概率显著高于性格开朗的产妇,并且根据产妇的性格特点,将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依次排列为内向不稳定型、内向稳定型、外向不稳定型、外向稳定型[9]。

1.3社会因素社会支持可以提高一个人对重大生活事件的处理和应对能力,减轻外界环境的压力,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处理能力,从而可以使个人更好地控制情感,减少情绪紊乱和负面情绪的影响。社会支持度较低或者缺乏社会支持是导致产后抑郁的高危因素,生产后的社会支持要比产前的社会支持对产妇的影响更大,因此缺乏产后社会支持的产妇比较容易患产后抑郁症[10]。有研究结果表明婚姻满意度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很多产妇对婚姻满意度较低同时在生活中也缺乏丈夫支持,这种类型的产妇在分娩后更容易患产后抑郁症;另外,由于产妇在孕期中的精神压力较大,以至于孕期容易发生不良事件,因此她们也比较容易患产后抑郁症[11]。婚姻中的地位、自我评价、是否计划妊娠、社会经济地位、分娩环境和医务人员对产妇的工作态度等因素对产后抑郁症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干预

根据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可以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针对其生理因素,我们可以采用激素或者药物进行治疗;针对其心理和社会因素,主要是通过医护人员的有效疏导以及良好的社会支持。

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孕产妇在怀孕和分娩期间会有一部分压力是来自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在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时,首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当产妇进入医院后,值班护士需要热情接待,向其认真介绍主治医师和值班护士,仔细听取产妇的诉求,并且耐心解答产妇及其陪同家属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对其所做检查进行及时解释,这样可以争取产妇及其陪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总之,医护人员要对产妇表达出更多的关心和体贴,悉心指导产妇顺利分娩,并且充分重视和干预产妇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这样可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12]。

2.2加强孕期保健和健康教育在产妇体检过程中可以全面收集孕妇的个人信息资料,掌握产妇的性格特点,根据产妇的不同性格特点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对于情绪紊乱的产妇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并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并且对产妇实施产前定期检查,医护人员还应该详细询问产妇的职业、年龄、孕产史、月经史、合并症和并发症、监测产妇的血压、凝血功能、B超和心率,这样有助于帮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13]。当产妇进入产程后,大约有97%的产妇对分娩过程具有严重的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该主动关心和体贴产妇,同时向产妇及时提供与分娩有关的科学知识,这样产妇便可以全面了解整个分娩过程;另外医护人员也应主动与产妇交谈,分散产妇对阵痛的注意力,减轻对分娩的紧张、恐惧心理,使产妇树立良好的生育观。同时加强对胎儿的健康监测,及早发现畸形儿,尽量避免因畸形儿出生给产妇精神上造成沉重打击。通过建立母婴保健手册、向产妇发放科普画册、定期举办孕妇学校、开通热线电话和及时给予产妇针对性的咨询指导等方法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健康教育。有研究认为,通过系统制定护理程序和护理措施,对产妇实施全面护理可以使产后抑郁症得到消除或减轻[14]。此外,还有研究结果显示,未行护理干预产妇的产后抑郁症发病率要显著高于接受护理干预的产妇,这个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并且还有利于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后情感脆弱阶段和提高产后生活质量[14]。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还可以调节产妇全身的机体功能,加速改善躯体症状。

2.3产时和产后的护理干预医院根据不同经济状况产妇的需要可以建立家庭式病房,设置不同价格的床位。医护人员应该全面与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详细介绍不同分娩方式的优缺点和分娩的生理过程。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全程实施导乐陪伴分娩,即派遣1名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全程陪伴,给产妇提供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包括安慰和表扬等,值班护士可以给产妇教授一些放松的技巧以及镇痛泵的使用,分娩时以交谈和听音乐等方式分散产妇注意力用来缓解分娩疼痛;此外,还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让产妇感觉放松和舒适,值班护士可以站在产妇的头侧,用手轻轻抚摸其前额,给予鼓励,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分散其注意力,并解释在分娩过程中不同时段发生的反应[15]。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优势,必要时医护人员可以允许1名家属进入产房陪同产妇分娩,有助于增强产妇的信心。

产妇经手术或自然分娩后体力和精力消耗巨大,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过度疲劳会影响产妇情绪,因此需要营造一个安静和舒适的产后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探视和打扰,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如婴儿性别和疾病,以及产妇分娩后的经济负担和体形恢复等问题。产妇分娩后医护人员应及时鼓励和安慰产妇,耐心讲解并指导产妇产后康复和详细传授育婴知识,指导母乳喂养、新生儿日常护理和母婴情感交流,使产妇早日实现母亲的角色转换。同时还要保证产妇分娩后有充足的睡眠,合理指导产褥期饮食,使产妇重视产后早期锻炼,对产妇家属给予产妇生活上的指导,保证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氛围,对已经出院的产妇建立家庭探访制度,积极进行产后心理干预,保障产妇的身心健康。

2.4家庭和社会干预对产妇的丈夫进行医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生育观,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讲解产后抑郁症的相关知识,耐心劝导配偶给予产妇更多的物质支持和关怀,同时还动员产妇的其他亲属进行轮流探视,积极引导配偶及其他家属给予产妇积极的评价,尤其当产妇表现烦躁、焦虑和抑郁情绪时要表示充分理解,及时对产妇进行劝导和安慰,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使产妇及时得到家人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感觉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可以明显改善夫妻及家庭成员关系[16]。同时有研究结果显示,孕前和产后家人对产妇的支持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表明要预防产后抑郁症不能只在产后对产妇进行关心,同时在孕前就也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家庭生活中丈夫的支持最重要,国内和国外都有调查显示,婚姻满意度低,没有丈夫支持的产妇极易患产后抑郁症[17-18]。

产后抑郁症的产生还存在一些社会心理因素,应针对其产生原因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可以与产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导产妇自我调节,教育亲属为其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及指导产妇做好哺乳期的保健工作等。医护人员还需要对产妇进行出院指导及院外随访,叮嘱容易患产后抑郁的产妇积极改善社会环境因素,使产妇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还需要针对产妇的心理特点和家庭背景,采用适合患者的护理管理支持措施和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对产妇进行针对性地心理干预。通过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3 结 论

产后抑郁症是由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综合性因素影响的结果,它给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危害。由于产后抑郁症不确切的病因及其多种危险因子干扰,以至于单一的预防措施不能进行有效干预。因此我们应该鼓励采用分阶段、多途径、有针对性干预措施用来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在家庭和社区之间加强产妇孕期精神卫生保健应成为基层妇幼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J].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8.

[2]Schardosim JM,Heldt E.Postpartum depression screening scales:a systematic review[J].Rev Gaucha Enferm,2011,32(1):159-66.

[3]张小松,赵更力,陈丽君,等.产后抑郁发生、转归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2):3062-3065.

[4]王竹珍,姜蕾,邱丽蓉,等.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7):894-897.

[5]张小勤.产后忧郁、产后抑郁患者雌二醇、孕酮和瘦素水平变化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0):2787-2791.

[6]赵加玲,周东升,于国林.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8):1154-1158.

[7]张颖,王燕.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170-4172.

[8]宋瑞荣,林瑞玲,宋玉萍,等.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2):1441-1442.

[9]郑海波,董玉华.应用纽曼系统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6):509-511.

[10]叶朝,吕卫华.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天津护理,2009,17(1):13-14.

[11]潘青叶.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5):34-36.

[12]严金凤.产后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9):189.

[13]彭婉仪,汤艳请,黎彩银,等.导乐陪伴分娩可改善初产妇产后抑郁情绪[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0):1743-1744.

[14]仇剑崟,谢斌,王祖承.女性抑郁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生活事件、防御方式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2008,34(8):460-462.

[15]胡娟,王玉琼.成都市孕产妇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关系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984-987.

[16]Webster J,Linnane JW,Dibley LM,et al.Improving antenatal recognition of women at risk for postnatal depression[J].Aust N Z J Obstet Gynaecol,2000,40(4):409-412.

[17]饶朝霞.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2):23.

[18]李丽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267-268.

(本文编辑刘学英)

274700菏泽市山东省郓城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5.010

2015-12-20)

刘艳青:女,本科,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产后产妇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