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州区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

2016-03-10许鸿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张掖734000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甘州区兽药养殖场

许鸿(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 张掖 734000)

甘州区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

许鸿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 张掖 734000)

近年来随着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甘州区将规模化养殖场的发展作为养殖业的重点来发展,全区规模养殖饲养量已达80万头只占全市总饲养量的60%,发展势头强劲。然而规模化养殖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差,防疫条件不达标,管理不规范、兽医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与服务手段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加强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已成为全区动物动物卫生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

规模养殖;存在问题;对策

甘州区位于河西走廊腹地,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交汇点上,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龙首二山,总面积4 240 km2。总人口50万人,全区共有18个乡(镇),近年来随着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甘州区各级政府和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在制定养殖业发展规划中,将规模化养殖场的发展作为养殖业的重点来发展,规模养殖户由2008年的60户发展到2013年的519户,全区规模养殖饲养量已达80万头只占全市总饲养量的60%,发展势头强劲。加强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已成为甘州区动物动物卫生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

1 存在问题

1.1基础设施差

由于规模养殖场规模和资金投入的不同,养殖条件差异很大,除新建的大型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建场设计时能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条件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各功能区严格分开,硬件设施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外,多数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存在盲目选址,部分养殖场离居民点较近,甚至在自家后院扩充场地建设小型养殖场;生产设施设备不完善,无害化处理场所和动物隔离场所更是缺失,既影响畜禽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又增大了动物疫病传播的机会。

1.2管理不规范

大型规模养殖场(小区)管理比较科学,许多小型规模养殖场(小区)由于人员少,业主多数不具备相关兽医专业知识,文化程度不高,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管理粗放简单,人员、车辆、栏舍、饮水消毒不严或消毒设施、制度形同虚设,无灭蚊灭鼠措施,随意调进种群混养。无害化处理不彻底,甚至随意丢弃病死畜禽,发生疫情不报告。

1.3兽医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与服务手段相对滞后

部分小型规模养殖场(小区)没有专职兽医人员,防疫和消毒工作由业主自己或场内一般人员负责,兽医知识欠缺,不懂传染病防治技术,遇到疾病请外来兽医诊疗,很难有效防控动物疫病,遇到突发疫情往往束手无策,依靠官方兽医人员指导、监督才能顺利实施。

1.4不科学合理使用兽药及滥用添加剂

有些养殖户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饲料的利用效率、促进动物生长、预防疾病,生产中常常使用各种兽药及药物添加剂,这样往往造成药物残留于动物组织中,为公众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同时,由于养殖者对药物添加剂的性能和使用添加剂的有关规定缺乏了解,对药物残留的危害性不足,盲目追求生产利润,不严格按规定使用国家批准的兽药和添加剂,在畜禽发病时随意用药,这些行为既影响了疫病防治效果,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畜禽产品的质量。

1.5无环境保护措施

一些畜禽养殖小区内饲养密度大,布局紧凑,对畜禽粪便等污染缺少综合治理措施,致使粪便等污物不经任何处理而在区内随意排放,这样既污染了环境,又不利于动物疫病的控制,还影响了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

2 监管对策

2.1建立规模养殖动物防疫承诺制度

明确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负责人为该场(小区)的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强化养殖者的疫病防控意识。全区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主要负责人要向区畜牧兽医局进行动物防疫承诺,并与区畜牧兽医局签订《动物防疫承诺书》,同时全面规范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防疫管理,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要督促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制度并严格执行。将防疫承诺情况将作为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条件审核的一项必要内容。

2.2加强宣传和培训

加强畜产品安全宣传力度,增强养殖户自觉守法意识和安全产意识,通过宣传树立正确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观,使人们充分认识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逐渐形成一个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外部环境,使畜产品质量安全逐步成为社会共识。每年组织召开养殖环节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兽药饲料等投入品使用安全培训会,培训宣传法律法规、疫病防控技术知识等,增强养殖户的依法依规安全生产意识,让法律法规走进养殖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便有效预防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降低养殖风险,保护自身利益。

2.3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审核

农业部发布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中对各类场所进行了详细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定期开展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重点突出选址、布局、采光、消毒、冷链设施、兽医技术人员、无害化处理场所、动物隔离场所和场内质量管理部门等方面的审核,指导养殖场建立引种、免疫、用药、检疫申报、疫情监测报告、消毒、无害化处理、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等等管理制度,严格按规定发放《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全面加强管理。

2.4推行健康养殖管理

规模养殖场的健康养殖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做起。一是注重引进畜禽的管理,引进畜禽前,做好对调出地畜禽疫情的调研和考察,在评估的基础上结合调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二是做好规模养殖场的消毒工作,消毒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畜禽养殖的安全与否三是做好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实施科学的程序免疫,定期开展免疫抗体检测,确保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0%以上;四是建立健全养殖档案,主要包括消毒记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兽药及饲料、饲料添加剂使用记录、和调入调出畜禽记录。

2.5加大兽药、饲料等养殖业投入品的监管

养殖场兽药饲料的使用应遵循安全、健康、营养的原则,购进的兽药必须是经过兽药GMP认证的,标签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同时做好记录,建立完善的台账;严禁使用假劣兽药以及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禁止将原料药直接添加到饲料及动物饮用水中或者直接饲喂动物,禁止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和国家规定的其他禁用药品;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做到合理用药、科学用药、对症用药、适度用药,需要治疗时选择疗效最佳的药物进行治疗;根据药物及其停药期的规定,在出栏和屠宰前及时执行休药期制度。

2.6推行养殖环节“三个执法痕迹化”管理

为确保养殖环节监管执法有章可循、行政作为有据可查。甘州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积极推行养殖环节“痕迹化”监管模式。以扎实多样的痕迹监管行为,不断破解新形势下畜产品源头监管难题,助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质增效。即:在生产经营行为上“痕迹化”。督促辖区内养殖场(小区)建立健全养殖档案等,留存生产经营活动记录,确保各项记录填写规范到位;在监督检查上“痕迹化”。执法人员每月监督检查做到检查有计划、现场有记录、记录有签字、问题有整改、督查见实效;在无害化处理上“痕迹化”。执法人员监督处理病死生猪时,要如实填写监督检查记录,拍摄影像资料。做到处理过程“次次有记录、头头有照片、批批有资料”,把记录的完整性作为申请无害化处理补助经费的必要条件,形成无害化处理留存证据痕迹、审核资料齐全的新常态。

2.7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针对全区规模养殖场逐步增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动物防疫条件执法力度,按照《甘肃省动物养殖场(小区)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程序》,甘州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每月对辖区内动物养殖场(养殖小区)监督检查1次。从防疫重要条件审查、强制免疫、检疫申报、疫情监测报告以及兽药使用等各个环节全面监管,确保全程监管到位。对无《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规模养殖场(小区),及变更场所地址或者经营范围,未按规定重新申请《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七十七条规定予以处罚。未经审查擅自变更布局、设施设备和制度的,给予警告。对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整改后仍不合格的,由发证机关收回并注销《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编辑:高真贞)

S962.92

A

1006-799X(2016)11-0017-02

许 鸿(1979-),女,甘肃张掖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猜你喜欢

甘州区兽药养殖场
张掖市甘州区奶业肉牛产业联盟成立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合理运用监测结果推动区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按新规执行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型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