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午流注纳支法治疗失眠的思路和方法探讨

2016-03-09潘早波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子午流卫气时辰

侯 斌 寇 君 潘早波

610072 四川省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四川省成都中医药大学



子午流注纳支法治疗失眠的思路和方法探讨

侯斌1寇君2潘早波2

610072四川省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四川省成都中医药大学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失眠患者越来越多,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健康的影响也越发明显。本文论述子午流注纳支法与睡眠节律的相关性以及其临床应用,以期为失眠症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子午流注纳支法;睡眠 ;失眠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由于入睡或睡眠维持困难所导致的睡眠质量下降,不能满足正常生理和体能恢复的需要,影响其正常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失眠患者越来越多,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健康的影响也越发明显。针灸是临床治疗失眠的常用手段,子午流注纳支法作为以时间节律为基础的针刺方法,而被广泛用于失眠症的治疗,疗效显著。

1 《内经》对睡眠节律性的认识

早在《内经》时代就已提出营卫循行的睡眠理论。《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行于阴二十五度, 行于阳二十五度, 分为昼夜, 故气至阳而起, 至阴而止。”营卫二气的规律性运行表现为节律性的寤寐交替。《灵枢·口问》曰:“卫气昼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主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瞑;阴气尽阳气盛,则寤矣。” 生理情况下,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当卫气行于阳分时,人的精力旺盛则寤;当卫气行于阴分时,人的精神困顿则寐”。

2 子午流注纳支法与睡眠节律性的相关性

子午流注纳支法,是子午流注针法的一种,又称十二经纳支法,是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时辰为主,根据一日十二时辰气血流注顺序,选取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其依据“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为理论依据,讲究定时、择时取穴,因时制宜[1]。《灵枢·营气》云:“气从太阴出,注于阳明……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卫气处于阳,人体精力旺盛,表现为觉醒,卫气入于阴分,人精神困顿,昏昏欲睡,阴阳交泰,营卫正常循行,则昼夜更替,十二经脉气血正常流注。

3 子午流注纳支开穴法在失眠症中的应用

3.1 子午流注纳支法的具体开穴法 子午流注纳支法的开穴法包括按时循经开穴法、补母泻子开穴法、俞募开穴法以及同名经开穴法等。循经开穴法指按一天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各应一经,在这个时辰内,该经从起点到终点的任何腧穴都可选用;补母泻子开穴法则按照“虚补母,实泻子”的原则“经气当旺时泻其子,经气方衰时补其母”;俞募开穴法以十二经配地支为基础,每个时辰开取本经的背俞穴和募穴;手足同名经开穴法是某经病变时,在该经脉对应的时辰内同时取手足同名经腧穴开穴治疗的一种方法。

3.2 子午流注纳支法应用于失眠 子午流注纳支法根据气血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循环流注于十二经脉的规律进行择时取穴,它寓有时间生理学及时间治疗学思想。一日十二时辰,气血都是有规律地流注于十二经脉中,而这种规律与自然界的昼夜节律密切相关,故依这种周期节律而针灸治疗失眠能有更好的疗效[2]。于秀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纳支法, 择时选取本经补泻或子母经补泻进行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辨证取穴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子午流注纳支法取穴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取穴组(P<0.01)。说明子午流注针法可更有效地改善睡眠状况[3]。

4 小结

睡眠~觉醒是人脑昼夜节律的表现,生理活动以一日为周期的规律性变化,称为昼夜节律[4]。睡眠是由生物钟支配的节律性生理过程,是昼夜更替,营卫之气正常循行,阴阳交泰的结果。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子午流注与生物节律相关。子午流注纳支法根据一日十二时辰气血流注顺序选穴,寓有时间生理学及时间治疗学思想。一日十二时辰,气血都是有规律地流注于十二经脉中,而这种规律与自然界的昼夜节律密切相关,故依这种周期节律能提高针灸治疗失眠的疗效。但子午流注纳支法在强调气血流注的同时,只是按不同时间固定的选取穴位,有悖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显得机械局限[5]。因此子午流注纳支法治疗失眠,当在适时选穴的基础上,结合辩证施治。

[1] 梁繁荣.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17-318.

[2] 党梓铭.现代时间规律融合子午流注纳子学说治疗失眠的理论研究[D].长春中医药学,2013:7.

[3]于秀梅.子午流注纳支法治疗失眠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633.

[4] 吴绮雯,诸毅晖,刘萍,等.从睡眠机制探讨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的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2):402-403.

[5] 阎明广,窦汉卿,王国瑞.针经三书[M].王耀帅,陈仁,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5.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4.098

2095—9559(2016)04—2424—01

2015-09-28

猜你喜欢

子午流卫气时辰
基于“卫气稽留”论治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热扎依:人生犹如『十二时辰』
卫气:保护人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十二时辰养生之未时
本期健康策划——十二时辰养生之辰时
子午流注选穴艾灸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