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诊断上消化道癌肿183例分析

2016-03-09柳新林荆元宏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癌肿胃镜食管癌

柳新林 荆元宏

150026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内镜诊断上消化道癌肿183例分析

柳新林荆元宏

150026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为提高内镜对上消化道癌肿的诊断水平,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底的经内镜诊断和病理组织学证实的上消化道癌肿18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近几年来我院就诊病员的上消化道癌肿发病情况及讨论内镜对上消化道癌肿的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胃镜检查5046例,其中183例经活检病理或术后病理确诊。内镜检查已经成为发现上消化道肿瘤的主要方法,183例中,食管癌58例,2例早期食管癌。隆起型食管癌32例,致环周狭窄,溃疡性16例,髓质型8例。胃癌125例,其中隆起型28例,溃疡性50例,溃疡浸润型26例,弥漫浸润16例,早期胃癌5例,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检查取活检,32例进行了二次活检。

1.2 胃镜(使用奥林巴斯CV-260SL型胃镜)

1.3方法 病人常规禁食8~12小时,口服利多卡因凝胶10毫升,3~5分钟缓缓咽下。按普通胃镜检查操作。对于年龄超过60岁的病人,先行心电检查,确认没有心梗和严重的心肌缺血后,再行胃镜检查。对于患有高血压的病人,需要在胃镜检查前3小时口服降压药,保证患者血压基本恢复正常。

2 结果

2.1本组5046例内镜检查中共检出上消化道癌肿183例,检出率为3.6%,同期检出消化性溃疡1187例,检出率23.5%.2008年至2011年,2012年至2015年间上消化道癌肿的检出率分别为4.0%(97/2415)和3.2%(86/2631)。

2.2上消化道癌肿的发生部位 183例中食管癌58例,其中位于上段者5例,占8.6%;位于中段者31例,占53.5%;位于下段者22例,占37.9%.胃癌119例,其中位于胃体部32例,占26.9%;胃窦部64例,占53.8%;位于贲门区9例,占7.6%;胃角部8例,占6.6%;全胃广泛累及6例,占5.0%。

2.3胃癌的内镜形态和病理分型 119例胃癌中进展期胃癌111例,占93.3%.早期癌8例,占6.7%。肿块型、溃疡型占进展期癌的大部分(80%以上),浸润性少见。病理组织学分型以腺癌居多,占58%,粘液癌占27%低分化癌占14%,胃小细胞癌占0.9%。

2.4性别与年龄分布 183例上消化道癌肿中,男149例占80.3%,女34例占19.7%,男女之比4.4:1;119例胃癌中,男女之比4.2:1;58例食管癌中,男女之比3.6:1。胃癌的年龄分布22~89岁,35岁以下3例(2.5%),高峰年龄45~54岁(75.6%)。食管癌年龄分布 41~78岁,发病高峰50~69岁(65.5%)。

3 讨论

3.1 183例上消化道癌肿中,男女之比4.4:1,119例胃癌的男女之比4.2:1,明显高于国际、国内一般资料统计(1.5~2.5:1),可能因素有(1)与我院就诊者中以本系统职工为主,而系统内职工男性占绝对多数(75%以上)有关,(2)就诊职工中,较多的人曾从事过繁重的体力劳动,缺乏生活规律且卫生、文化状况较薄弱有关。

3.2 本组上消化道癌肿检出率为3.6%,与本地区其他报道相似。其中7例拟似病员首先活检。病理阴性,经再次活检或因并发症手术后病理证实;另有胃角深、溃疡、胃体多发性小溃疡、顽固性“幽门”梗阻(实质是假幽门梗阻)等5例,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未予计入,目前尚有高龄患者食管贲门部不规则溃疡、胃体部巨大溃疡,胃窦分叶状腺瘤患者在密切随访中。对于胃镜检查者中上消化道粘膜的异常病灶熟悉的操作技术、活检的数量与阴性率成正比,一般认为,以活检8~12块为佳。

3.3 检出的上消化道癌肿中,胃癌明显高于食管癌,胃癌中又以胃窦为高发部位,胃体癌次之,贲门癌再次,与国内有关报道相似。我国为胃癌高发国家,每年死于胃癌者仍超过16万,约占肿瘤死亡人数的1/5,居全国恶性肿瘤死亡之首。故近阶段对消化道癌肿预防重点放在与胃癌相关因素的制约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为主。

3.4 由于浸润性癌常见累及粘膜下层的疏松结缔组织,沿胃壁各层组织的间隙向四周扩散,故我们认为,对症状与胃镜不甚符合或胃镜下发现胃壁蠕动较差者必须结合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以排除浸润性癌。

3.5 在平坦型早期胃癌中,常为较平坦的斑块呈糜烂,实质变化不明显,极易漏诊,必须借助组织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据报道,活检阳性率在30~82%之间。为提高活检阳性率,近有报道采用0.05%的美兰及0.3%刚果红染色法,使微小癌的诊断率自26%提高到70%,胃镜下较难诊断的Ⅱb型早期胃癌的诊断率自28%提高到89%。由于早期胃癌、早期食管癌的五年存活率分别达95%、90%以上,故积极开展对上消化道癌的早期诊治工作是消化科临床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3.6 本组发现胃小细胞癌1例,与国外90年代报道相似。据悉,近十多年来,肺外小细胞癌的发现陆续增多,并非像以往那样罕见,1991年英国Matsus报道了17/1902例(占0.89%)胃小细胞癌,由于起源于肺和消化道的小细胞癌患者,早期就有淋巴或/和血液受侵入,故预后较差,进展期胃小细胞癌和生存率明显低于进展期低分化腺癌。

3.7 良性胃疾患胃切除术后发生的癌为残胃癌,本组检出3例,与文献(0.6~21.4%,平均3%)相似。据认为胃良性疾患术后8~11年,残胃癌发生率即逐渐增高,故对胃部分切除术后数年患者,须结合临床适时进行胃镜检查。

3.8 本资料显示 上消化道癌肿发病年龄50~70岁中占80~90%,患病的危险年龄在50岁以后,与国内有关报道相似。可能与各种致病危险因素的积累与造加相关,40岁以下发病占7%,与国外有关报道相似,但与80年代上海协作组的一组资料中,40岁以下发病占15%的比例差距较大,是否反应上消化道癌肿的发病年龄后移,有待流行病学的进一步调查。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4.087

2095—9559(2016)04—2413—01

2016-01-26

猜你喜欢

癌肿胃镜食管癌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VEGF、COX-2 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忌口与否 请君斟酌
一种特殊的癌肿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