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建立跨地区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

2016-03-03周志英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跨地区医教两地

●周志英

探索建立跨地区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

●周志英

为推进两地医教结合工作,衢州和丽水两地建立了跨地区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积极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协作、共同发展模式,初步实现了共同体建设目标。

跨地区;医教结合;共同体

2015年4月,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了第一批共15所医教结合实验校,其中衢州和丽水两个地市各有4所特殊教育学校进入实验校名单。当年6月,两地达成共识,建立了跨地区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合作推进两地医教结合工作。

一、跨地区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的创建途径

(一)构建共同愿景

在衢丽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中,共同的信仰就是建设医教结合有效工作模式,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共同的价值追求即“为了残障学生更好地发展”;共同的理念为合作与共享。

合作包括研究课题的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的合作、特色课程建设的合作等。共享理念来源于对每个成员学校付出的回报,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根据医教结合的合作协议,可以共享专家资源、信息资源、课程资源等。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本着“优势互补,互相协作,共同提高”的原则,充分发挥共同体的力量,整合优质资源,以强带弱,积极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共同体新模式。

(二)建设保障机制

跨地区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是一种非正式组织,它的组织形式是联盟。各成员学校是互相独立的,地位是平等的。不是行政上的隶属关系,而是资源共建和共享的业务合作关系。但是,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也具有一定的组织目标、组织架构、合作章程、合作协议。这是构建跨地区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的保障。

(三)开展课题研究

我们选择了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进医教结合工作,以教育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探索和研究医教结合工作,不断总结、升华经验,科学规范推进医教结合实验工作。

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合作形式较多样,既有单个学校开展的研究,也有多个学校合作开展的研究,根据课题研究需要,以自愿的原则组建研究团队,由某个专业的骨干教师带领团队进行研究。研究的领域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如“学前聋儿语言康复研究”“学前自闭症儿童的康复研究”“医教结合理念下送教上门模式的研究”“县域内构建学校与医院合作开展医教结合服务体系的研究”等。通过开展各项课题的研究既有效地解决了医教结合工作中的一些困难与问题,又进一步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四)搭建交流平台

为推进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的发展,必须定期开展一些活动,以活动的开展来营造良好的氛围。为此,我们每学期都要轮流在两地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交流活动,如问题分析、方案研讨、课堂展示、个案分享、专家报告等。为了加强研讨活动的有效性,我们还聘请了华师大教授和上海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专家作为共同体的专家指导团队,每次研讨交流都会邀请专家做现场指导。此外,我们还建立了“衢丽医教结合工作群”,开展网上研讨。

通过共同体活动的开展,共享优质资源,交流先进经验,整合了共同体内教师专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共同提高学校的医教结合工作水平。同时,加强了合作交流,通过交流和探讨,各实验校不仅加深了对开展医教结合工作意义的认识,而且进一步明晰了医教结合实验的研究方案,明确了研究方向。

二、跨地区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的建设实效

(一)发挥了指导中心的作用,提升了中心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衢丽“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两地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研究、指导、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发挥其在业务指导、平台搭建、课题研究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提高了各实验校在医教结合推进工作中的服务力和贡献力,在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的基础上形成了整体合力,促进了医教结合实验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同时,在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运行过程中,促进了指导中心人员自身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营造了良好氛围,提高了医教结合实验的实效性

医教结合的实施要求我们打破原有的特殊教育模式,从理念、技术、方法、途径等各个方面深化改革。衢丽两地的特殊教育学校建校时间短(市直学校除外),而且校长大多是从普通学校转岗而来,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相对欠缺。共同体成立之初,大家医教结合的理念极其缺乏,对于如何在学校实施医教结合实验更是迷茫。通过共同体各项活动的开展,大家逐渐提高了对医教结合工作的认识,明确了落实医教结合工作是特教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要通过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挖掘特殊教育的内涵,从而整体提升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

在活动过程中,共同体各方切实履行职责,毫无保留地将本校的研究方案、管理理念、管理策略和管理措施提供给共同体学校,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切实担负起帮助、指导、促进共同体学校提高医教结合工作水平的责任和义务。

更有意义的是,两地除八所实验校外,其他几所特殊教育学校也都主动参与共同体的活动,积极开展医教结合实验探索,在衢丽两地医教结合理念已经深入各特校。如开化培智学校开展了“医教结合理念下的送教上门服务实践探索”,与当地医院合作,聘请专业医生为送教对象(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探索“特教教师+康复医生”的“1+1”服务模式。

(三)培养了专业队伍,促进了教师素质提升

医教结合的开展,对特殊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了解残疾儿童需求的基础上,开发针对性的服务内容,将医学康复技术、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在一起,贯穿于整个学习之中,支撑残疾儿童逐步适应常态化的社会环境。教师的专业成长除了在常规教学工作实践中实现,还依赖于一些特殊的教学任务所形成的基本循环来实现,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模式的实践运作为教师开展实践研究,完成这些基本循环提供了条件,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机会。

在衢丽“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运行过程中,共同体成员紧紧围绕教学和科研这两条主线来开展活动。如在开展教研活动过程中,融入主题式、项目式教研;在开展科课题研究过程中,基于课堂教学、个案管理等一线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实现了医教结合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发展,提升了共同体内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

“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是衢丽两地自觉组织起来的团体。在共同体的运行中,我们体会到“互利与共赢”是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的建设目标;“自觉与自愿”是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的建设前提;“合作与交流”是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的建设过程;“发展与提高”是医教结合研究共同体的建设成果。

[1]张伟锋.残疾儿童“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9):855—859.

[2]牛利华.教师专业共同体:教师发展的新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B):40—43.

[3]成尚荣.研究共同体:名师成长的文化栖息地——基于一个名师团队的分析[J].人民教育,2008,(Z1):59—63.

[4]丁鲜平.构建区域内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研究[J].中国社区教育,2013,(7):23—27.

[5]张玉洁,等.不同社区医教结合服务模式对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8):47—48.

[6]张金英,等.区域职业教育“教科研共同体”的构建与机制创新——以杭州市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 2015,(9):58—63.

[7]张全明,赵悌尊.对我国残疾儿童康复的思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2):193—196.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特殊教育学校,324000)

G760

猜你喜欢

跨地区医教两地
草鱼养殖难,“钱”途何在?老渔医教您如何握好“方向盘”,走上高效路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医教协同背景下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成长体系研究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基于医教协同双主体的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医教协同视域下学生联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养虾人都惊呆了!4月之前投了这个苗,萧绍两地超九成用户成功卖虾
融岚两地的红色记忆
“跨地区”、“跨部门”、“跨币种”协同监管方法研究及政策建议
建筑安装企业跨地区施工的内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