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曾几何时”的规范

2016-03-02孙红霞

学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曾几何时规范

□孙红霞



说“曾几何时”的规范

□孙红霞

摘要:“曾几何时”本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之义,但常被误解,被当做“长期以来”“很久以前”等意义使用。本文指出该词的意义、使用的语境及格式,以期能为语文教学提供明确的参考。

关键词:曾几何时;时量大;时量小;规范

“曾几何时”是高中语文教学经常碰到的词,同时也是只张牙舞爪的拦路虎,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在这个词语面前败下阵来。究其原因,是对这个词语的了解不透彻。《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曾几何时”的解释是:“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例句是“曾几何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而如今已是厂房林立了”,例句中的“曾几何时”就是“不久前”的意思。可见,“曾几何时”表示事件发生过去的时间不久,时量小,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不久前”的意思。可是,当前有不少人把“曾几何时”误认为是表示时间发生过去的时间很长,时量大,表示“长期以来”“很久以前”的意思。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观文者应“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同样,要了解一个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必须追根溯源。“曾几何时”的雏形出现于韩愈的《东都遇春》中:“少年气真狂,有意与春竞……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犹记少年轻狂,意气风发,倏忽之间竟已高堂明镜悲白发,时间流逝之快让人感慨不已。毫无疑问,这里“曾几时”是“才过了没多久”之意。“曾”,是加强语气的文言副词,相当于“才”;“几”,意为若干,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几时”,意为多少时间,如“明媚鲜妍能几时”。故“曾几时”可翻译为“才多少时间”,感慨时间过去没有多久,变化却很大,后来演变为“曾几何时”,意思不变。

等到“曾几何时”的语义固定下来之后,便被经常运用。较早出现在宋人作品中,例如宋代王安石的《祭盛侍郎文》:“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宋代赵彦端的《介庵词·新荷叶》:“回首分携,光风苒苒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到了清代,袁枚在《续子不语·露水姻缘之神》也曾使用该词:“旧岁路中把晤,叨领盛情,曾几何时,而遽忘耶?”今人如鲁迅的作品中也见使用。鲁迅在《三闲集·吊与贺》中写道:“呜呼!回想非宗教大同盟轰轰烈烈之际,则有五教授慨然署名于拥护思想自由之宣言,曾几何时,而自由批评已成为反动者唯一之口号矣。”

综上可以看到,大家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示例,让我们明白 “曾几何时”常常用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情理上有转折意味的事件之间,感慨时间之短,变化之大。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该词的使用错误比比皆是。例如:

(1)连胜文:曾几何时台湾笑傲亚洲,现如今面临边缘化

(2)留学生数量呈井喷,曾几何时香饽饽今朝成色不再

(3)曾几何时,很多人还觉得推进利率市场化还需要漫长的过程;转眼间,贷款利率市场化已基本实现。例(1)将“曾几何时”与“现如今”对照,强调“曾几何时”为过去的时间,时量偏大,没有时量小的意思,所以误用;例(2)“曾几何时”与“不再”对照,强调“曾几何时”时量大,说明作者误用了;例(3)“曾几何时”与“转眼间”对举,说明作者强调了“曾几何时”的时量大,误用了。

通过正确和错误的示例,可以概括得出“曾几何时”的用法。“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通俗点说就是 “不久前”。它一般用于A、B两个事件之中,A事件和事件B在时间上间隔不能太久,且A事件先于B事件,情理上有转折关系。有些句子只出现B事件,但我们通过语境可知有A事件的存在,宽泛来说也是对的。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例句:“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A、B两事件也可以接续出现,“曾几何时”出现于句首,从整体句意看,要求“曾几何时”必须是表达时量小,这样的句子才符合规范,如《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所举用例。

总之,“曾几何时”无论出于句子中的什么位置,只要通过句意或上下文,能看出其表达时量大的语法意义,就属于误用。如果能看出表达时量小,就是规范的。

[责编崔达送]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中学)

猜你喜欢

曾几何时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曾几何时
漕运,水上飘来米香
师恩
“曾几何时”:常被误用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