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居易哀悼诗简论

2016-03-02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李三七绝七律

温 瑜

(常熟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 江苏 常熟 215500)

白居易哀悼诗简论

温 瑜

(常熟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 江苏 常熟 215500)

白居易的哀悼诗渗透着宿命论和“五阴聚合”的空观思想,认为人的思想、行为、贫富、寿数等命运在其出生之前已由天意决定,人们只能服从它而不能违抗它,唯有如此才能积福消灾,还指出了寿与贤的矛盾,并且用“五阴聚合”的空观来缓解死亡带来的悲伤和痛苦。在艺术上,大多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平实无华的手法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叙述死者的生平、交谊、才学、功业、去世等,抒发存者的哀伤、思念,往往运用议论以点睛和升华,多采用对比修辞。哀悼子女诗尤为感人,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哀悼诗史上的地位。

白居易;哀悼诗;思想内涵;艺术成就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迁下邽。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世称“诗魔”和“诗王”。著集七十五卷,存《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其哀悼诗以宿命论、“五阴聚合”的空观思想和平实无华的手法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哀悼诗史上的地位。

一、现存哀悼诗

白居易的哀悼诗共65首:

悼友诗共39首:《哭孔戡》(五古)《哭刘敦质》(五古)《伤唐衢二首》(五古)《秦中吟十首·伤友(又云伤苦节士。一作胶漆契)》(五古)《伤杨弘贞》(五古)《梦裴相公》(五古)《哭李三》(五古)《哭王质夫》(五古)《哭诸故人,因寄元八》(五古)《夜哭李夷道》(杂言)《过高将军墓》(七古)《感月悲逝者》(七绝)《忆微之伤仲远(李三仲远去年春丧)》(五排)《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七绝)《予与故刑部李侍郎早结道友以药术为事与故京兆元尹晚为诗侣有林泉之期周岁之间二群长逝李住曲江北元居升平西追感旧游因贻同志》(七律)《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五古)《元相公挽歌词三首》(七律)《哭微之二首》《哭皇甫七郎中(湜)》(五律)《哭师皋》(七古)《哭崔二十四常侍》(七律)《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相顾泫然旋有使来得前月未殁之前数日书及诗寄赠梦得衣吟悲叹寄情于诗诗成示予感而继和》(七律)《哭刘尚书梦得二首》(七律)《哭崔常侍晦叔》(五古)《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五绝)《采石墓》①也叫 《李白墓》.(七律)《与果上人殁时题此诀别,兼简二林僧社》(七绝)《哭微之二首》(七绝)《梦微之》(七律)《过颜处士墓》(七律)《哭微之》(七绝)《自问》(七绝)。

悼子女诗6首:《念金銮子二首》(五古)、《病中哭金銮子 (小女子名)》(五排)《重伤小女子》(七律)《哭崔儿》(七律)《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七律);

悼弟诗1首:《哭从弟》(七绝);

悼皇帝诗8首:《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五律)《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五律);

悼皇后诗1首:《昭德皇后挽歌词》(五律);

悼太子诗2首:《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五律)

悼他人夫、妾和悼诗7首:《燕子楼三首并序》(七绝)《为薛台悼亡》(七绝)《和元九悼往 (感旧蚊帱作)》(五古)《和杨师皋伤小姬英英》(七律)《和刘郎中伤鄂姬》(七绝);

悼妓诗1首:《真娘墓 (墓在虎丘寺)》(七古)。

二、思想内涵

在思想内涵上,白居易早年就开始习禅,晚年既归心南宗,又信仰净土,佛教对他的诗歌创作影响很大,体现在他的哀悼诗中,除了对死者的哀伤、思念之外,就是宿命论和“五阴聚合”的空观。宿命为佛教名词,认为人的思想、行为、贫富、寿数等命运在其出生之前已由天意决定,人们只能服从它而不能违抗它,只有这样才能积福消灾,这种思想在白居易的哀悼诗中体现最多,并且还指出了寿与贤的矛盾。例如,

(1)贤者为生民,生死悬在天。谓天不爱人,胡为生其贤。

谓天果爱民,胡为夺其年。茫茫元化中,谁执如此权。──(《哭孔戡》)

(2)愚者多贵寿,贤者独贱迍。──(《哭刘敦质》)

(3)哭君仰问天,天意安在哉。若必夺其寿,何如不与才。──(《哭李三》)

(4)谁识天地意,独与龟鹤年。──(《伤杨弘贞》)

(5)诚知天至高,安得不一呼。江南有毒蟒,江北有妖狐。皆享千年寿,多于王质夫。不知彼何德,不识此何辜。──(《哭王质夫》)

(6)未会悠悠上天意,惜将富寿与何人。──(《过颜处士墓》)

(7)寿夭由天命,哀荣出圣慈。──(《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

(8)多才非福禄,薄命是聪明。不得人间寿,还留身后名。──(《哭皇甫七郎中》)

上述(1)句明确指出生死由天定的思想,并且用假设句提出寿与贤的矛盾,为孔戡得其贤而早死悲愤不平。(2)句言愚笨的人富贵而且长寿,贤能的人地位低微而且命运艰难,实为上天已定、上天不公,为贤能的刘敦质穷悴至死而哀怨。(3)句言李三贫病、卑贱早死,诗人为其鸣不公,上天要他早逝为何不给他才干?(4)句言寿命由上天而定,它将长寿给了龟鹤而不给杨弘贞。(5)句亦言寿命天定,毒蟒、妖狐的寿命均长于王质夫,不知道它们有什么德,不知道王质夫有什么罪过,是为王质夫无辜早死鸣不平。(6)句言富寿由上天而定。(7)句直言寿夭由天定。(8)句为皇甫七郎中有才有名但不得长寿而哀叹。这些诗句都透露出了人的寿命、祸福由上天决定的宿命论思想,而且还指出了有才无命或有命无才的矛盾和悲哀,这些思想都是封建社会广大人民遭遇祸害、挫折和不幸时的普遍思想,将它们反映在诗歌中,使诗歌更容易得到人们的接受和传播。

而且,白居易的哀悼诗还用“五阴聚合”的空观来缓解死亡带来的悲伤和痛苦。例如:

(1)自我学心法,万缘成一空。──(《梦裴相公》)

(2)形质本非实,气聚偶成身。恩爱元是妄,缘合暂为亲。──(《念金銮子二首》)

上述两句都云人的形体不是实在的,而是由气聚合而成的,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实的,条件具备就暂合为亲人,条件不具备就不能成为亲人,所以人的生和死都不必太悲伤。(1)句言自从自己学了佛法之后,把世间的一切包括生死都看开了,不太容易悲伤。(2)句言诗人已从佛法中悟到了生死之理,安慰自己不要为女儿的去世而过度悲伤。这种观点也为时人所普遍信仰,这也是他的诗歌得到人们的广泛接受和喜爱的一个原因。

三、艺术成就

在艺术上,白居易作诗的标准为:“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①谢思炜.白居易诗体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267.其哀悼诗往往是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平实无华的手法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叙述死者的生平、交谊、才学、功业、去世等和存者对其的哀伤、思念,其中往往插入几句关于生死哲理的议论以点睛和升华。例如《哭李三》:

去年渭水曲,秋时访我来。今年常乐里,春日哭君回。哭君仰问天,

天意安在哉。若必夺其寿,何如不与才。落然身后事,妻病女婴孩。

此五古是诗人于元和十年(815) 为哀悼李顾言而作,诗人按时间顺序写去年秋天到渭水曲拜访李三时,他还好好的,今年春天到常乐里再次拜访他时,他已经去世,“哭君”以下四句为议论,表达作者对天意不公,要李三短寿却不给他才华的悲愤,最后两句写李三去世以后家中的惨状,妻病女小。通篇语言明白如话,可以说是妇孺皆知,按自然生活的时间顺序叙述了自己与李三交往的往事和李三去世后自己的哀悼及其身后家中的惨状,中间的议论起到画龙点睛、增加其思想深度和情感浓度的作用。

又如《哭皇甫七郎中》:

志业过玄晏,词华似祢衡。多才非福禄,薄命是聪明。

不得人间寿,还留身后名。涉江文一首,便可敌公卿。

此五律是诗人于大和四年(830)悼念好友皇甫湜而作,首联、尾联用叙述的方法夸耀皇甫湜志业超过玄晏,诗学才华与祢衡相似,《涉江》一出比许多高官都要厉害,颔联、颈联用议论手法说明他多才、聪明却薄命没有福禄,虽然寿命不长但是逝后还留有诗名。全诗的语言也是明白如话,议论与叙述、抒情相结合,更突出了对其才高早逝的惋惜,类似的人还有不少,也使作品具有更大的普遍性。

此外,对比是白居易哀悼诗常见的修辞手法。如:

(1)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秦中吟十首·伤友》)

(2)忆昨元和初,忝备谏官位。 ……今日开箧看,蠹鱼损文字。──(《伤唐衢二首》其二)

(3)旧宅牡丹院 ,新坟松柏林。梦中咸阳泪,觉后江陵心。──(《和元九悼往(感旧蚊帱作)》)

(4)去年渭水曲,秋时访我来 。今年常乐里,春日哭君回。──(《哭李三》)

(5)昨日哭寝门,今日哭寝门。……昔见君生子,今闻君抱孙。──(《哭诸故人,因寄元八》)

(6)原上新坟委一身,城中旧宅有何人。──(《过高将军墓》)

上述诗句(1)是昔年好友在世时的情景和今日好友离世时的情景相对比;(2)是昨昔元和初唐衢生前位居高官的荣景和今日去世后凄凉情景的对比;(3)是将生前旧宅牡丹院居室的美丽高雅和死后新坟松柏成林的森然冷落进行对比,将梦中在咸阳埋葬妻子和觉后在江陵悲伤悼念进行对比。(4)是将昨日和今日对比、昔与今对比,表明好友相继去世和存者变化的迅速;(5)是将去年秋天和今年春天的拜访进行对比,表明生死异途;(6)句是将新坟与旧宅相对比,表明高将军的去世。对比使生与死的矛盾更加突出、存者对死者的哀悼之情更为明显。

在白居易的哀悼诗中,写得最感人的是哀悼子女诗,尤其是抒写病中丧子女或老年丧子女悲哀的作品。例如白居易为其女金銮子和其子崔儿所写的哀悼诗,《念金銮子二首》《病中哭金銮子》《重伤小女子》哀悼女儿金銮子,《哭崔儿》《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哀悼崔儿。《病中哭金銮子》写在元和六年(811) ,白居易年仅三岁的女儿金銮子不幸夭折,当时白居易四十二岁,刚刚失去了老母,自己又在病中,所以爱女突然夭折对他来说是场巨大的打击。白居易在金銮子周岁之时曾作过一首诗,诗中有“若无夭折患,则有婚嫁牵”之句,谁知两年后果真应验这一谶语,当他闻到爱女的噩耗时,从卧枕上惊起,待他明白过来时,不禁失声痛哭,继而开始沉痛的泣诉:“有女诚为累,无儿岂免怜?病来才十日,养得已三年。”“慈泪随声迸,悲肠遇物牵”写出悲痛的程度,接着用爱女的旧衣残药与为爱女送葬的悲惨景象作渲染,最后道出生死阴阳两隔的无奈事实,此诗虽然语言朴实明炼,但是却感情真挚,让人肝肠寸断。《念金銮子二首》的“与尔为父子,八十有六旬 。忽然又不见,迩来三四春”写出了老年丧女的悲哀,《重伤小女子》中的“才知恩爱迎三岁,未辨东西过一生”则是对其年幼即遭夭折的痛惜。“伤心自叹鸠巢拙,长堕春雏养不成”是对自己照顾不周致使女儿早夭的深深自责。《哭崔儿》作于大和五年(831),时诗人在洛阳任河南尹,已六十岁,老年得子,疼爱异常,不料儿子竟三岁夭折,异常悲痛,“悲肠自断非因剑,啼眼加昏不是尘。 ”但是却无可奈何,只好用“邓攸身”自比认命。《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则是先写把初丧崔儿的消息报给晦叔时未语先垂泪的悲哀,接着控诉上天对自己的不公,用“蝉老悲鸣”“龙眠惊觉”比喻写出哭儿的普遍性,用以自慰,最后表达自己功成名就却无人继承的哀伤。

总之,白居易哀悼诗中蕴含的宿命论和“五阴聚合”的空观、通俗易懂的语言、平实无华的手法、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对比修辞的运用、哀悼子女诗的感人力度奠定了他在中国哀悼诗史上的地位。

Discussion on Bai Juyi's Mourning Poetry

WEN Yu
(School of Humanities,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Jiangsu 215500)

Bai Juyi ’s Mourning Poetry permeated with fatalism , “Five Yin polymerization”and ideology of “empty”, that a person's thought and behavior, the rich and the poor, life and other fate before the birth has been by Providence decided that people can only obey it cannot deny it.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accumulate blessing misfortunes,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ongevity and talent, and ideology of “empty” of "Five Yin polymerization" to ease the grief and pain of death. In art, mostly using easy to understand language, plain and simple technique according to the true colors of life narrative of the dead life, friendship, scholarship, exploits, death, etc., expressed the existence of sadness, missing, often using talk to eyeball and sublimation, often using contrastive rhetoric. Mourning his children's poetry is particularly moving. It has established his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Mourning Poetry.

Bai Juyi; Mourning Poetry; ideological content; artistic achievement

I207.22

A

1009-9545(2016)04-0057-04

2016-10-10

2016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6SJB750012)

温瑜(1976-),女,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古代文学诗词学研究.

猜你喜欢

李三七绝七律
七律六首(新韵)
李三
钟灵毓秀(七绝)
七律三首
赵学敏书法作品:二十四节气诗之《七绝?秋分》《七绝?冬至》
七绝·春燕
七律·“五老”吟
李三的爱好
寻人启事
寻人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