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广播新闻中即兴采访的技巧运用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广播新闻

呼 唤

(安顺市广播电视台,贵州 安顺 561000)



谈广播新闻中即兴采访的技巧运用

呼唤

(安顺市广播电视台,贵州安顺561000)

摘要:即兴采访是经常被记者重视和使用的一种采访形式,主要是由这种采访形式固有的特征所决定的。运用即兴采访有很多的技巧和方法,笔者在本文中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为记者更好地发挥即兴采访的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播新闻;即兴采访;技巧运用

在采访的过程中,即兴采访是记者跳出自己事先拟定好的采访的提纲,在采访现场根据自己的感触、情境等外部因素进行联想从而提问或者发布评论的方式。它有效地交汇有声的语言信息和视觉信息,使观众在双重信息的交汇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对事件认识得更加深刻和具体,从而拓宽新闻的广度并加深新闻的深度。

即兴采访就是记者到达现场后,根据亲眼所见的景物、事物、人物后,得到的感受进行提问,这种提问不同于原先拟定好的采访纲要的采访方式。广播中的即兴采访有其自己的特点,是记者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对采访者进行即兴提问,用广播的形式把采访的内容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广播即兴采访。

一、解析新闻采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一)没有依托关键点进行提问

进行采访的时候,要重视提问的方式。事实上一些记者比较缺乏实际采访经验,在提问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针对性,导致关键点缺失,他们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一些记者提出的问题比较广泛、笼统、含糊不清,事实上,越笼统的问题被采访者越难回答。例如,你的感想是什么?当时你的真实想法是?这类型的问题缺乏亮点和特点,也就意味着泛泛的提问只能得到泛泛的回答,无法掌握采访的关键点。所以进行采访的时候,笔者建议以交谈的方式进行采访比较合适,这种方式比较轻松,可以有效减弱采访者的紧张心理,独具人情问,平添生活味道,采访效果良好。

(二)缺乏充分的准备

对一些记者来讲,在进行采访的时候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此背景下要想获得良好的采访效果很难。进行采访的时候,一些记者对要采访的人和事准备不充分,导致采访频频脱离主题,难以营造融洽的采访氛围。例如,在采访法律纠纷类新闻的时候,由于记者不够了解整个事件,特别是不了解双方的实际情况,会导致在采访的时候进行主观臆断,最终双方对采访的结果都存在意见,这样使事情变得更糟。因此,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要对采访的人和事情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境使用即兴采访,这样会获取更好的采访效果。

二、即兴采访的技巧运用

大量的事实证明,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即兴采访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使用这种方式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下文中笔者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触景生情法

所谓的触景生情指的是记者将自己融进一种情景之中,在思想上和采访对象保持交流甚至产生共鸣,从而为良好的采访结果奠定基础。如有一次,电台准备针对乱贴广告的问题进行评论性报道,准备拍摄电线杆上的千层广告,当我们把镜头对准电线杆之后,很快周围聚了很多的群众,他们对这种随处张贴广告的行为极为愤怒,围着记者说得起劲。面对这样的情境记者就要进行临时发挥,群众用质朴、生动的语言表述他们对这种行为的看法,最终取得了良好的采访效果,此次在于成功使用了临时应变法,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触景生情,保障了被采访者和记者融为一体,收获了鲜活、真切的画面和语言。

(二)迂回寻契机法

在人物采访过程中,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一般彼此陌生,同时被采访者又是千人千面,他们有不同的经历和遭遇,很难把其内心世界的想法很好地表达出来。要是记者在进行采访的时候仅凭事先掌握的相关情况进行一系列的提问很难展现出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这要求记者要多方面寻找突破口,寻找有效的切入点,以家庭、孩子、生活等多种话题把被采访者的积极性调出来,或许某一句话就拉近了记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只要记者与被采访者在心灵上擦出火花,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就会把记者当成他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想要把自己所知、所想一吐而快。此刻记者必须以对待朋友的方式对待被采访者,使用恰当的语言、表情迅速切入话题,这就是即兴采访。例如,有一次听街道办事处的同志说他知道一个儿媳妇特别孝顺,我们就准备做一期好儿媳的节目。此烈士军属婆婆已经瘫痪多年,生活难以自理,话也说不清楚,我们只能和他的儿媳妇进行交谈。开始记者抛出几个话题后都被其儿媳妇搪塞,她不想做过多的解释。从她的表情中我们知道背后一定还有故事。我们把笔和纸放在一边,只是和她唠家常。聊到老人性格的时候,她长吁一声,于是记者以此为切入点,即兴诱导式提问:你婆婆虽然是烈士军属,但是和其他人也一样吧,年龄大了肯定比较挑剔,也爱挑理吧?你们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矛盾吗?这话问到了儿媳妇的心坎上,她一改刚开始的搪塞,就此话题滔滔不绝地谈了起来。

此次即兴访谈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即兴采访,我们没有继续就好媳妇的话题进行做节目,而是策划了更有深度的话题。此新闻巧妙地融入即兴采访,使用迂回的方式,让新闻更有深度、广度和代表性。

(三)原始回归法

事实上,人在环境的感染下脱口而出的东西往往更真实,在一定的情境下,人掩饰不了自己的内心。在记者的诱导下,他们会脱口而出长时间固化在脑海中的事物,虽然简单但是真实,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这正是新闻追求的真实性。采访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的认识: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被采访者第一遍时说的话最生动、可信。一些被采访者认为,第一遍时自己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没有说好,想要再说一遍,但是我们发现,对比上一遍,再说一遍可能更糟糕,因为第二遍缺乏原汁原味,于是一般我们都使用被采访者录第一遍时的话语。当然这种采访方式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历史性很强的采访中不再适用。有一部介绍个体客车师傅的片子,很多人称这位师傅“白忙活”,意味着他忘记了挣钱,光给别人忙活。其中有一情节是他每天开车经过学校门口,学生上车他不收钱,要是下雨天,他还特意到学校门口等孩子放学,家长对他的这种做法很感激。我们对这些家长进行采访的时候,他们比较拘谨,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准备收工,看到我们快走了,有些学生家长忽然有了兴致,然后我们马上把话筒给家长进行再次采访。这一次他们说得非常好,从语言、动作等都很不错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事实上,这种情况会经常遇到,被采访者在记者快走的时候,往往是精神最放松的时候,他们不再紧张,具有稳定的情绪,把记者作为普通人对待。同时,他们认为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然后多种因素促使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

(四)引导又追随法

从所处的位置来看,记者和被采访者存在一定的不同,生活经历存在显著差别,使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兴趣极为不同。被采访者或许不感兴趣记者感兴趣的问题,同样记者不感兴趣的问题被采访者可能就非常有兴致。这种差异的存在具有极大的客观性,但是使记者和被采访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统一的便是记者。一旦出现被采访者没有兴趣而记者感兴趣的情况,记者要想尽办法引导被采访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记者要察言观色,看看他们对什么样的问题感兴趣,然后以这些问题为突破口。记者在引导的同时还应该懂得追随,从多条主线对其进行采访。

三、结语

即兴采访对记者来讲需要一定的积淀,这要求记者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积极研究即兴采访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于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新闻。

参考文献:

[1] 张澍晨.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在广播新闻中的应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6(06):19-22.

[2] 隋丹.浅谈即兴采访——如何增强报道生动性与真实性[J].才智,2014(10):102-105.

[3] 李立芬.基层电视台记者如何做好新闻的采访工作[J].西部广播电视,2016(01):113-115.

[4] 庄波.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的创新及其取向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6(01):72-73.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258-01

猜你喜欢

广播新闻
融媒体时代下如何培养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
广播新闻语言表达形式探讨
声音的价值
广播新闻策划与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如何化“微”为机
当下广播新闻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浅述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创新与发展
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探析
广播新闻节目的新媒体推广手段探究
新环境下广播新闻编辑工作的提升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