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再思考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新媒体大学生

罗 灿

(重庆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重庆 40133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再思考

罗灿

(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重庆401331)

摘要:新媒体正在变革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青年大学生首当其冲。青年大学生在大众传媒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既是新媒体的追随者,又是发起者,是新媒体时代的弄潮儿。新媒体的强势,同时也带来了“双刃剑”效应,各种以青少年为主的不良网络事件不断发生,并呈上升趋势。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媒介行为进行梳理,指出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薄弱环节,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媒体素养教育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3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3sksza01)和2015年重庆大学党建研究项目(0002001304901/081)的研究成果

一、媒介素养简介

何为素养?各类文献对其定义不下于10种,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当事物发展以及对其认知深入到一定程度便有了素养,媒介素养正是大众传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媒介素养与媒介(madia)一样是一个舶来名词。媒介素养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西方社会各行业生产力水平进步,对信息传播需求极大提升,促进了传媒业的繁荣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不良品种”的产生,低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消极负面的内容夹杂在人们接收的信息之中。在这样的代背景下,学者意识到大众传媒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往往是在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Satisfactionat theLowestLevel),[1]这种低水平的满足将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影响。早期的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保护青少年免受大众媒介内容的污染,使青少年能够防范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和腐蚀,自觉追求符合传统精神的美德和价值。[2]1933年,英国的李维什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媒介素养,并主张在学校中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其基本目的是“力求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3]

20世纪60年代,以电影电视消费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消费逐渐成为人们普遍的生活方式。大众文化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文化,大众传媒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新资讯、新技术很多有用的事物。学者们逐步意识到,大众媒体带来了很多值得认同的东西,免疫试的媒介素养观念需要改变,信息的内容有利弊之分,提高受众对信息的筛选能力才是重点。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二代媒介素养教育,更强调提升受众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和辨别能力。

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呈几何级数发展,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以电视、纸媒、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网络不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收发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受众长期以来面对大众媒介的被动地位,受众开始有了话语权以及传播自己观点的渠道,使得整个传媒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时期,媒介素养教育偏重于培养人们对大众传媒的批判性解读能力。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行为现状

大量文献研究表明,新媒体正在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休闲方式,甚至是语言表达和性格习惯。从逻辑上讲,新媒体是无法定义的,因为“新”是相对的概念,但在时代背景下,新媒体被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点对点的传播媒介”。

笔者基于本校的调研及近年的相关文献统计分析,其结果表现如下:

(一)大学生对手机依赖不断增加

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技术无疑是对媒介影响力的强化。从2008~2014年,我国手机用户数量一直呈增长的趋势,2012年为26%,2013年为14%,2014年为15%。大学生作为新技术的参与者和追随者,是用户中最为活跃的顶端人群。70%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6小时以上,使用手机的场合主要包括寝室、上课、自习、吃饭时、睡觉前。50%以上的大学生对手机有依赖性,其具体表现为:手机没带或者没电会有焦躁不安情绪;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没什么事时也会拿出手机看看;手机中的常用通迅APP长期处于在线状态,对各种消息提示非常敏感。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逐渐引起业内学者的关注。

(二)大学生主要使用的媒介功能

95%以上的学生会使用即时通迅软件,他们更倾向于大家都会使用的社交软件,如QQ、微信、飞信等。多数大学生更愿意主动地分享信息和心情,大学阶段,他们迫切需要表达自己想法和看法,刷朋友圈几乎成为每天必做的事情。“刷存在感”这一新网络语就是对这种“没事也要刷刷”的真实形象的写照。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影响增强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网上消费,之前网络购物单一形式衍变为多样化的形式。随着众多商家将线下商品转移到线上,手机APP发展日趋成熟,很多消费行为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完成,包括网上购物、网上点餐、网上订票,甚至完成作业、上课签到都能通过网络找到相应服务,有不少学生告诉笔者,自己可以在寝室正常生活一个星期不出门。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薄弱环节

媒介素养教育的两大基本目标:一是过滤媒体噪音,提高受众的媒介辨识能力,能认清真假、好坏、对错等;二是提高受众对媒介的利用能力和批判能力,既能是“受体”,也能成为合格的“授体”。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如下薄弱环节:

(一)大学生处理媒体信息态度偏向于吸收与接受

作为一名学生,多年来一直处于一种吸收和接纳的学习状态,质疑和批判并不是学校教育的主流形式,学生在面对信息时的思辨、质疑和批判能力是缺失的。大学生在很多家长教师心目中都是听话的孩子,正是这“听话”二字,让很多学生将吸收和接纳成为常态,即使在面临纷繁芜杂、包罗万象的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时也会有此惯性。所以,青少年身处“众声喧哗”的新媒体中,往往表现为主动的接收吸纳,受到负面影响会更大。

(二)大学生对媒体的辨识能力较弱

从对媒体信任度、对新闻报道辨别能力、受媒体报道的影响三方面来调查大学生的媒介辩识能力,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各种媒体信任度较高,“宁可信其有”的观点普遍存在,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影响非常大,对各种社会事件的是非判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介信息,大多数学生在面对新闻时没有质疑和批判的意识。

(三)大学生媒介行为自我表现欲强、猎奇心强、对信息的免疫能力弱

大学正处于人生最活跃时期,青春懵懂、好奇心强是此阶段的最大特点,在内容的选择上,奇闻异事、体育、娱乐类消息最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对负面新闻的关注度高于正面报道;个性的、时尚的、新奇的、趣味的内容更容易受到追捧,而对媒体中色情、暴力、低俗的内容多数人认为是正常的。新媒体存在中西方多元文化主张,片面扩大个人意识,重视个人价值的追求和经济利益的获得等负面信息,这对我国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四)大学生在虚拟环境中道德和法律意识较为薄弱

新媒体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释放的平台,较为典型,如近来流行的“吐槽文化”,超越了批判的界限,对事物出现攻击的倾向,容易使青少年群体感染“阴暗心态”,导致心理不健康。大众通过新媒体平台释放压抑、宣泄不满,而这种负面情绪更容易得到认同,使得消极的信息广泛传播甚至放大,大学生很可能形成新媒体中的消极群体,通过新媒体释放对社会和政府的不满。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如果不能及时引导,就容易上当受骗,听信谣言,沦为某些利益团体达到目的的助推器。

四、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问题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从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来看,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从2004年逐步展开,研究水平仍处于理论推广阶段,媒介素养教育存在若干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媒介素养教育未落到实地

目前有80%以上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理论研究的形式,众多学者也仅仅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学校领导层面对媒介素养教育还不够重视。目前大多数课程都是以提高学生信息检索能力而开设,这种媒介素养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难以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另外,相当数量的高校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保障体制,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缺少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甚至还有一些高校教学体系中完全没有涉及媒介素养教育。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资源、内容、模式匮乏

要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资源及教育模式,而这方面一直是软肋。已经开设大学生媒介素养课程的学校并不多,实践的环境不容乐观。当前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及模式缺乏实践的检验,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及教育模式需要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完善。

(三)媒介素养教育难以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如何判定一个人媒介素养的高低?如何评价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这一直是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没有硬性客观标准。媒介素养包括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媒介素养的评价必须建立在多维度的检验上,如何设计评价体系,是媒介教育需首要解决的问题。

(四)大学生缺少媒介实践的环境

媒介素养并不是空穴来风,它源于实践,用于实践,而实践的土壤就是大众传媒的环境。要训练对信息辨识、分析、批判的能力,就必须知道各类信息的来龙去脉,了解信息背后真正的起因和目的。在新媒体背景下,虽说每个人都有了话语权和传播渠道,但是高校的大学生却极少真正参加行业媒介实践活动,而主动参与到媒体实践活动当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传媒类专业背景的学生,而其参与实践的媒体也仅仅是社团媒体、校园媒体等小众媒体。媒介素养的最终目的在于综合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媒介素养教育必须放到实践中去。

五、结论及建议

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对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正在不断地扩大,而且带有极大的负面效应,如不加以科学地引导,当今青少年可能在信息海洋中迷失。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仍然是一个新兴的课题,大学生对自己的媒介素养没有深刻的认识,也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多数高校也是被动地开展教育工作。然而媒介素养的理念正在进入大学生的视野,这需要有一个大家认识、认同的过程。推进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建立媒介素养教育保障体系

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通识课体系,建立详细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计划,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例如,将相应的指标与大学生计算机信息能力或教育技术能力进行统筹,定期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展开检查与评价,做到体制保障。

(二)构建媒介素养的实践平台

新媒体环境中,各种媒体都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可以把每一条信息看做是产业链上的一个产品,要提高学生得信息辨别和批判能力,就得让学生了解信息背后的产业原理,了解媒体信息的本质以及和自己的关系。所以媒介素养教育不单是理论上或者技能上的培养,必须立足于真实媒体环境,从课堂走出来,经得起实践,才是成功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莲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3):108-155.

[2] 大卫·帕金翰.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60-68.

[3] 波特WJ.论媒介文学认知理论的必要性[J].美国行为科学家,2004(48):266-272.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009-02

作者简介:罗灿(1982—),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教育媒体。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新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