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环境下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负面偏好解读

2016-02-28李书甜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社会影响受众

李书甜

(广西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新媒介环境下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负面偏好解读

李书甜

(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在生活中能从多种渠道获得大量的新闻信息。新闻信息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会交流和评论新闻信息。经发现,人们对新闻信息的看法评论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偏好。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受众的负面倾向原理,也探讨了受众对新闻信息产生负面偏好的原因,并预测受众的这种行为会对现实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引起相关人员对受众负面偏好的重视。

关键词:受众;新闻信息;负面偏好;社会影响

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不断融合发展,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媒介的普及,使人们可以获取到多样化的新闻信息,包括正面新闻信息、中性新闻信息、负面新闻信息等。经发现,人们对新闻信息的看法或评论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偏好。“负面偏好”本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名词,用在新闻传播领域,表示受众在接受外来信息时,往往容易对事件产生负面情绪或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事件的负面信息和状况上。美国尼尔森发布的亚太网民用户习惯报告称,约有62%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而全球网民的这一比例则为41%,[1]这表明我国网民群体都有一定的负面偏好。新媒介环境下,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负面解读由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组成,包含了多方面的原因,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受众对各种新闻信息均会出现负面偏好心理

从类型上,新闻可以分成正面新闻、中性新闻和负面新闻三种。正面新闻是指新闻媒体对社会生活中体现时代特色、代表社会主流、具有积极意义的人和事进行肯定的报道,以期能引导社会风气良性发展的一种报道。正面新闻的报道本来是想引导社会正能量,但由于各方原因,导致传播效果削弱,受众会将正面新闻更多地解读成负面信息。[2]例如,对一些典型人物的报道,记者写作视角的偏差,将事件的功劳归功于个人,忽略群众的力量,引起群众的不满。中性新闻则是指记者对社会事件做客观准确的报道的新闻,大多为政治或经济类新闻。这类新闻立足客观,报道事实,但由于新闻事件发展具有持续性,记者不能及时更新报道,让受众以为报道不实,从而引发受众的负面情绪。负面新闻就是指消极的事实所释放出的信息,如最近发生的“女孩北京酒店遇袭”“SNH48成员唐安琪烧伤事件”等,这些事件一经报道,便引发网友的积极讨论,其中以偏激、负面的评论居多。由于负面新闻本身的敏感性,更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容易造成受众的不安。

二、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负面偏好

(一)猎奇心理

“猎奇心理”一般被看做一种逆反心理,用“潘多拉效应”本身来解读,可以定位成“禁果分外甜”的人类学命题。①通俗来讲,可以将“猎奇心理”定义为在本能的好奇心的指引下,对有限制或别人不让你去做的事情越有想做的冲动,从而因心中难耐想一探究竟的一种心理。[3]人们的好奇心理会让人们乐于关注新闻,愿意接受各种各样的新闻信息;而人们的猎奇心理也会让人们更关注新闻深层次的信息,即没有被报道出来的部分。正因为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与新闻报道的延迟性让受众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展开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讨论,从而对新闻信息产生了负面偏好。例如,“山东非法疫苗案”的新闻事件,一经报道就引起了网友的大量关注并产生了许多负面评论,如“每次都出安全事故,相关部门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都太漠视”“我们打的是不是问题疫苗,有无销毁,能不能有个结果”等。原因在于,一方面问题疫苗事件涉及的范围广,清查程序持久,事件一直没有完结,而新闻报道就只能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猎奇心理更加强烈,越没被报道的线索越会去关注,用各种媒介传递许多未经证实的消息,导致负面舆论的产生。

(二)体验心理

新闻所报道的信息内容不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但由于这些事情发生在人们的周围,人们就会关心。受众在接触新闻的时候,特别是负面新闻,会以一种体验的心理去看待,会想如果是自己遇到了同样的事情会怎么办,因此就会对事件有重新的认识。例如,“女孩北京酒店遇袭”事件,2016年4月5日,新浪微博名“弯弯_2016”在微博发出视频博文,称自己在北京如家酒店旗下的高端品牌和颐酒店入住时遭到陌生男子拖拽,后危险逃脱,并希望相关部门给出道歉和合理说法。此微博引起网友的大量评论和转发,连续几天登上微博热搜,许多媒体开始关注和报道此事,还有知名博主转发,并发出“在外旅行住宿建议”也得到网友的转发和评论。正是由于事件的突发性和接近性,网友以体验的心理去关注和转发,并声讨问责相关责任人,网友的负面情绪被激发,使得事件不断热化,成为新闻头条。

(三)恐惧心理

新媒介下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负面偏好,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受众恐惧心理的表达。受众会侧重于关心负面新闻和表达负面情绪,宏观来说是因为对整个社会缺乏安全感,导致受众在恐惧心理下产生负面信息偏好。例如,在新闻报道中,时不时会出现“最牛钉子户”“反对拆迁”“某富翁楼顶非法建筑”等新闻,这类新闻往往会受到网友大量的负面评论。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受众表达意见会更随意,很多网友都表达支持“钉子户”,对拆迁队伍的不满,各种反动的情绪开始蔓延。城市的建设必然导致要拆迁征地,由于受众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的恐惧心理,他们就会反对这种行为,似乎这样能捍卫自己的一点权利,因此又会更加关注这类新闻。

(四)宣泄心理

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负面偏好还源自一种宣泄心理。现代社会中各方面的发展都很迅速,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看看新闻会缓解压力。在遇事不顺时,会对新闻产生负面评论以宣泄自己的情绪,如调侃严肃事件,不信任政府部门,过度放大社会不公等。再如明星吸毒事件,多位明星相继被揭发吸食毒品,原新闻是想告诫社会中的人要远离不良行为,而一些受众的新闻点却不在这,而在于“每次明星吸毒被揭发都是北京朝阳群众啊”“朝阳群众真厉害”这些方面,导致新闻的预想传播效果被大大削弱。受众之所以产生这种调侃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其宣泄心理,利用关注各种负面新闻、发表各种负面评论来缓解自身的压力。

三、受众对新闻信息负面偏好的原因分析

如今,社会和经济在不断进步,新媒介也在不断发展。这样的环境下,除去受众的心理因素导致受众对新闻信息具有负面偏好外,社会大环境、媒介发展、新闻报道、新闻从业人员等各方面因素都对受众的新闻负面偏好有一定的影响。

(一)社会现实环境与媒介拟态环境

中国有句老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很好地说明了在现实社会里存在着负面偏好。你做的好事不容易被别人知道,但只要做了一件坏事就会传播得很快,邻里街坊都会知道并且津津乐道。此外,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转型时期,社会的浮躁气息弥漫。当社会事件发生后,如果相关部门没有及时对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面回应,那么谣言或流言就开始盛行,受众的心理负面偏好就会被激发。

与社会现实环境相对的是媒介拟态环境,即很多时候受众看到的并不是事件的全貌,而是由媒体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整合架构后的报道。正是由于这种“似是而非的环境”,受众会盲从地跟着媒介环境走,走进媒介引导的消极丑恶的现实环境,导致网友增大了对相关新闻的负面偏好。

(二)新媒介的快速传播方式

新媒体环境下,绝大部分传统媒体都开通了新媒体传播方式,如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手机/平板APP)等推送新闻,拓宽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而大多数新闻受众也是通过新媒介来获取新闻信息的。通过新媒介,人们不但可以浏览新闻信息,还可以转发、评论、点赞,使新闻快速地获得关注。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人们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任意评论新闻,因而出现了很多负面评论,再加上新媒介的快速传播,导致受众的负面偏好不断蔓延,甚至影响了整个舆论的发展。例如,4月8日,人民网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出一篇刊登在《人民日报》的评论报道——《狗洗澡与人看病》,说的是宠物看病护理比人贵,相比之下护理病人还不如护理宠物,所以应尊重医生,改革畸形的医疗价格。报道本是一篇为维护医生利益的评论,而在此微博下留的言却相反,热门评论均是负面评论,如“一个是大众医疗保障,一个是少数高端消费,能一样吗”“人民日报你的三观能正一点吗,两件事情没有可比性”等评论,都获得了上百网友的点赞。

(三)新闻信息的写作报道缺陷

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负面偏好,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新闻信息的写作惯性模式和报道缺陷。例如,正面新闻中的典型人物报道,长期以来以树榜样的单向的传播方式,以“废寝忘食,兢兢业业,不顾身体”为基调,过于体现人物的完美形象。《新闻联播》里的典型报道,固有的模式使受众反感,被调戏称“人物神话”“不死不模范”“不病不典型”。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为博眼球,很多媒体会对事实进行片面化解读。例如,“问题疫苗”事件,因山东非法运营贩卖疫苗,在2013年已刊登的一篇旧文《疫苗之殇》开始在微信的朋友圈中广泛传播,进而号召人们抵制疫苗。而这篇报道偏离事实,漏洞百出,已遭到相关人士的批评,但受众并不清楚,仍然转发信息,使负面消息传播得越来越广,造成了一定的社会恐慌。另一方面,在受众负面偏好最为突出的负面新闻中,新闻报道也存在系列问题,如虚假新闻、不实新闻等。这些新闻信息的写作或报道缺陷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负面偏好。

(四)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淡漠

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淡漠也是造成受众负面偏好的一种因素。长期以来,新闻圈子都流传“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样的话。客观上看,新闻确实要求新颖独特,但由于一部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淡漠,只为博头条,“标题党”盛行,新闻工作者随意添加自己的主观评价使新闻报道没有内容或含有不实虚假内容。长久下去,受众就会对新闻报道产生不信任感,于是媒体报道什么,受众就会对抗什么,产生逆反心理。对新闻产生怀疑,加上利用新媒介进行传播,负面情绪就会快速蔓延和爆发。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淡漠或职业道德修养不高使新闻报道的质量不过关,这样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受众对新闻信息负面偏好的社会影响

(一)积极影响:促使各类新闻事件的快速解决

受众对新闻信息产生的负面偏好会对社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会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促使各类新闻事件得到快速解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负面偏好体现了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关心,也体现了受众会认识和评论新闻事件。例如,“女孩北京酒店遇袭”事件,微博发出后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人们评论的焦点大多是同情女主角,讨伐酒店和相关部门。虽然在讨伐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对酒店的片面认识和过激评论,但也不能否认网友对此事件的“贡献”。正因为“网友”的这种愤愤不平,加大了受众对此条新闻的关注度,促使主流媒体进行采访调查,也使酒店方出来道歉,女主角“弯弯”的权益及时得到了保障。

(二)消极影响:混淆视听,造成社会不稳定

并不是所有新闻事件的受众负面偏好都能对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负面偏好影响仍然是弊大于利,会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受众对正面新闻的“审美疲劳”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对新闻的反应为不管正面新闻是真是假,大家先抱三分怀疑的态度,偏激的受众就会发表负面评论。这说明了受众对新闻媒体的不信任,对新闻单位而言是个尴尬的局面。[4]受众越是喜好负面新闻,表达负面情绪,发表负面评论,就代表了受众对社会的信心在逐步丧失。这种负面偏好,对受众来说会降低其内心的幸福感受;对群体来说易造成群体的恐慌情绪;对政府来说会影响政府树立亲民的形象;对社会来说会使社会不稳定。新媒介环境下,只要负面偏好不断放大,表达了受众的大量的负面情绪或言论,整个事件的舆论就会发生偏向,会混淆人们的视听,让人搞不清楚事件的真假,这样就会造成社会动荡。因此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负面偏好,如果不把握好这个“度”,将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注释:①来源古希腊神话,一个典故,又称“禁果效应”,一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柯强.“负面偏好”与正面引导[J].新闻实践,2013(1):48.

[2] 陈浩,吕弘毅.浅析受众对于正面新闻报道的负面解读[J].经济社会与发展,2013(3):120-123.

[3] 鲁钟思.由“潘多拉效应”看新闻受众猎奇心理[J].创新科技,2014(8):105-106.

[4] 王晓英.浅析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积极作用[J].攀登,2008(27):130-132.

[5] 李贤斌.受众对负面新闻的接受心理分析[J].青年记者,2015(2):14-15.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015-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新媒体新闻受众负面偏好及其影响研究”(YCSW2015194)

作者简介:李书甜(1991—),女,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理论和新媒体。

猜你喜欢

社会影响受众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浅析农村校园安全与安全意识的思考
从莎士比亚笔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形象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