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闻采访中“倾听”的重要性

2016-02-28陈秋源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新闻采访倾听温度

陈秋源

(楚雄州广播电台,云南 楚雄 675000)



论新闻采访中“倾听”的重要性

陈秋源

(楚雄州广播电台,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想要与别人进行很好的交流,首先要学会倾听,只有了解对方所想才能拿捏好谈话的分寸,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在新闻采访中更是如此,如果采访只是为了“打听”,那么你得到的信息可能仅是流于表象或千篇一律的回答,根本无法深入被采访者的心灵,更不可能写出打动人的稿件。笔者在此结合自己多年的采访经历和成功案例,对新闻采访中“倾听”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新闻采访;“倾听”;温度

听字从耳得,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知名主持人崔永元曾经说过,“真诚的倾听是对人的尊重,只有嘉宾感觉到主持人在用心倾听的时候,嘉宾才会讲出自己的真心话。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嘉宾,倾听他们的话语,尊重每一位嘉宾是每个主持人的职责”。看过小崔节目的人都会发现,他总是倾斜着身子认真听嘉宾或观众说的话,整个过程中他都不怎么发言,只是适当地做一下总结,在全程中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就是主持人的“倾听”让被采访者感受到了被尊重,化解了被采访者在谈话初期的尴尬和紧张,这样之后被采访者也能更好地讲述和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

刚开始接触新闻工作由于缺乏经验,在采访中总是问完第一个问题后就开始想第二个问题怎么说,得到的答案也只是被采访者应付式的完成采访,记者根本挖掘不出新闻事实的深度,写出的稿件也较为生硬。改变笔者这种状态的是一次“特殊”的采访,2010年1月13日凌晨,海地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首都太子港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云南省驻海地维和的三名防暴队队员在地震中牺牲,在悲伤和痛惜中,数万名群众沿路迎接英烈的骨灰回家,送英烈们最后一程。在现场,笔者遇到了在地震中牺牲的一名防暴队员钟荐勤的家乡人专程从江西南丰赶来接英烈回家,通过询问才得知,他们都是钟荐勤生前的同学或好友。当时现场的气氛凝重,大家的情绪也很低落,笔者并没有急着对他们进行采访,而是站在一旁仔细观察,准备适时找话题和他们先沟通一下拉近距离。这时,一名举着挽联身穿警服的人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他一直在翘首张望着前方,眼眶红红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期盼又隐藏着一份忧伤,在焦急等待着灵车的到来。笔者走到他的旁边询问他与钟荐勤的关系,结果他和钟荐勤从小学一直到高中都是同学,感情好比亲兄弟。当笔者想进一步采访的时候,他却说:“等一下,灵车就快到了!”虽然前方已经传来了飞机晚点的消息,可他还是坚持说“灵车马上就到了”,笔者便站在他的旁边和他一起默默地守候着亲人的归来。很久之后,灵车缓缓地驶过来了,他左手举着挽联,右手迅速敬礼,站得笔直,五指紧紧并拢举在眉前,一直强忍的泪水夺眶而出。灵车渐行渐远,可他依然敬礼在原地一动不动,脸上还挂着清晰的泪痕,直到人群渐渐散去,同行的人叫他把挽联收好,他才从定格的时间里苏醒过来,他缓缓地卷好挽联,回头对我说,“谢谢你的等待,我现在可以接受采访了”。此刻,我突然觉得和他的距离拉近了很多,不再是陌生人之间的采访,更像是朋友间的诉说,笔者问他,“那你和我说说在你的眼里钟荐勤是什么样的人”,他滔滔不绝地和我聊了起来,我耐心地听着他的话语。他的言语也让我对钟荐勤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个人物在我的脑海中也逐渐丰满了起来,采访结束时他对我说,“记得上学的时候,我和钟荐勤都很喜欢小虎队的歌,特别是那首祝你一路顺风,现在我就用年少时的这首歌祝他一路顺风吧”。采访结束回到单位,笔者一气呵成将稿子写了出来,文中并没有刻意地渲染现场凝重的气氛,也没有生硬地表达悲伤的情绪,只是真实地描述了笔者看到的所有细节和听到的触及笔者心灵的话语,文章中融入了笔者的真情实感,只有饱含深情的作品才能深入人心,才能引起共鸣而有感召力,笔者认为这样的稿件才是带着“温度”的作品。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尊重与倾听在采访中是何等的重要。如果记者从一开始就急功近利地为了完成稿件而进行采访,不但会引起被采访对象的反感,更不可能获取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在很多采访中,特别是采访一些正在经历伤痛或者经受过生活挫折的人时,单刀直入式的提问会让他们很难放下防备、打开心扉,很可能采访会遭到拒绝或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这个时候就要懂得尊重和倾听被采访对象,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真诚,从而愿意向你倾诉,这样采写出的新闻报道才能打动听众和读者,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学会倾听是首要因素,善于倾听是关键因素,在倾听的过程中还要善于从倾听到的话语中寻找到亮点。首先,要充分理解听到的内容并进行“强行记忆”。例如,要能够记住被采访对象的姓名、工作单位、独到的观点或其他一些简单的情况,记住之后就会自然地体现在之后的谈话中,这也是尊重对被采访对象的方式。这样能拉近交谈双方的心理距离,有利于进一步的深入交流。其次,记者的“听”并非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听”的过程中,一边倾听一边理解和分析,去粗取精,留下有价值的信息的同时预测话题的走向。及时发现并抓住在谈话中新冒出来的东西,挖掘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新信息或是新闻事件背后的精彩故事。再次,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才能更好的胜任不同类型的采访报道。有人说新闻记者是“杂家”,因为记者面对和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状况,一切相关的文化基础知识都要认真学习、熟练掌握。知识贫乏容易造成难以与人沟通的尴尬局面,更不用说深入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了,甚至有时对方谈论的是很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由于记者缺乏相关知识对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敏感度低,不能及时判断和捕捉眼前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当然,记者也不可能精通各行各业的知识,这要求记者在涉及专业领域的采访时,要认真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避免出现“鸡同鸭讲”的尴尬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要求记者不要浮于表面,而要注重新闻事实的实质,把“倾听”当成一种能力和素养加以培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采访倾听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得到真实而有价值的新闻,也才能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稿件。

中图分类号:G2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231-01

猜你喜欢

新闻采访倾听温度
一张票的温度
停留在心的温度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
测个温度再盖被
用26℃的温度孵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