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学生语感的培养

2016-02-27章丽珍

黑河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语感课程标准语言

章丽珍

[摘要]语感即语言感受力。就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力。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语言;课程标准;语感;能力

低年级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开始,更是语感训练的启蒙阶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教学规律,通过朗读体会、积累运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一、在朗读训练中启发语感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朗读赋予了教材以生命化,是激活文字、理解教材、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现行北师大版教材中每一篇教材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兼顾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和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旨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合理地安排读的训练,使学生获得朗读的技能技巧,并将文章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形成言语能力。

例如:在《小马过河》教学中,可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小马在河边为难的情景,再抓住小马和老牛、松鼠的对话,把它们的鲜明个性读出来:老牛的话读得低沉些,让人感受到老牛是长者,又觉得河水很浅,一副慢条斯理的样子;松鼠的声音要急切、高亢一点,让人觉得它很着急;而小马的声音要清脆一些,让人头脑中显出一匹天真活泼的小马的形象。通过这样的训练,使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在学生心中活起来,心中有了形象,朗读时就能再现文中的情景。

二、在识字过程中训练语感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更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识字不仅是认识生字的过程,更是语言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在学习生字的同时丰富语言。

1.在识字教学中训练语感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根据他们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和年龄特征,在识字过程中,教师根据字形的特点,鼓励学生编儿歌、谜语、顺口溜、故事等来识记生字,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目的。如教“坐”字:

师: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坐”字?

生:有两个人和一个土。

师:两个人在哪里?

生:他们在土上,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你能把记住这个字的方法再用完整的话说一遍吗?

生:两个人在土上,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就是“坐”字。

这样,学生就用自己组织的语言编成了一条很好的字谜,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有活力,又培养了语感。

2.在语言环境中培养语感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要会写会用,把识字教学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不仅有利于记住字音字形,理解字义,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他们的语感。

例如:教学《贺年片》一课中的“希望”一词时,我先结合课文让学生说一说“太阳希望我什么?”学生回答后,我相机分析这两个字的字形,在学生掌握字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你有什么希望?学生有的说:“我希望奶奶的病快点好起来。”有的说:“爸爸去泉州了,我希望他早点回家。”这样,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语言的实践交流中延伸发展,激发了识字兴趣,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在积累运用中丰富语感

语言表达需要丰富的语汇,丰富的语汇能为语言的表达提供坚实的客观基础。语言感受能力的强弱与语言材料积累的的多少密切相关,语感能力的提高是在反复大量感受优秀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实现的。积累的语言只是头脑内部的储存,运用语言才是语感的实践过程。因此,平时要鼓励学生经常运用积累的语言反映生活,在课堂上要多为他们创造运用语言的机会。

例如:《风》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描绘的是微风吹动之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诗画相配,内容生动,诗句朗朗上口,富有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课文共有三小节,三小节结构相同,句式相似。第一二行都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三四行是写当“树叶颤动、林木点头、河水起波”时,我们知道风正走过。在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他们思考还有什么情景知道风正走过,再模仿课文编一节诗歌。有的学生说:“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当裙子飘起来时,我们知道风来嬉戏了。”有的学生说:“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当花儿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学生不但说出从什么情景知道有风,还用上准确、形象的动作词。说完后,我让学生在课后把自己编的小诗写下来,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他们潜移默化中感受了课文的语言表达方式,自觉融进表达之中,使语感训练落实到语言文字的运用上。

语感的形成需要长期的训练。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形式多样的训练,将语感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整个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毛光伟.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J].语文学习,1993,(05).

(责任编辑 付淑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感课程标准语言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