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利用本土艺术资源开展音乐教学

2016-02-27曾晓莹

黑河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腰鼓民间艺术民间

曾晓莹

[摘要]纵观世界音乐教育,很多国家都非常关注学生对本民族、本地区优秀的文化艺术成就的学习,以达到对本土优秀文化的承传。本土文化具有艺术和审美的价值,但它的价值又不限于艺术和审美,而是蕴涵了综合的智慧。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生活活动及生活环境等都会反映在本土文化艺术之中。

[关键词]本土艺术资源;音乐游戏

感受民族的、民间的、现实生活中的艺术,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基本指向。本土文化艺术之所以能成为学生课程的内容,是因为感受和创造本土文化艺术是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可及的。本土文化艺术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本身。本土文化具有艺术和审美的价值,但它的价值又不限于艺术和审美,而是蕴涵了综合的智慧。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生活活动及生活环境等都会反映在本土文化艺术之中。为此,我们将本土文化引入学校的音乐教育中。

一、收集选取适合的本土文化作为音乐教育的内容

1.通过走访民间老艺人采集适合学生的本土音乐游戏的素材。教师根据收集的素材取其精华,对本土音乐中的不利因素加以取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来选择本土音乐游戏。我为学生收集了本土的“民间舞狮”,学生玩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狮鬼的角色没人喜欢扮演。我询问几个学生,得知因为狮鬼的道具太多,变换道具来不及。我组织学生讨论:要怎样让狮鬼的道具便于取放,或是舍去哪种道具又不影响表演的效果?学生们发明了新的玩法,既发展了学生整理道具的能力,又进一步感知变换道具的基本常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本土“民间舞狮”的浓厚兴趣,使本土音乐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让家长参与本土音乐教育资源的收集活动。我校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前,发放有关民间音乐、游戏的调查问卷,请家长收集整理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学唱的儿歌民谣,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我们根据家长提供的素材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童谣、歌谣作为教育内容,同时引导学生改编、创编歌谣,为歌谣打节奏,选取有趣的民间游戏让学生边唱边念边玩。

3.充分利用民间传统节日、歌谣、童谣体验漳平的风土人情和民间文化。如家长利用春节期间带学生看踩街、赶庙会、舞狮等,端午节带学生看划龙舟,这些对学习本土音乐能起到了解和帮助作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民俗活动进行配乐演奏并参与民俗活动,如引导学生用自制的乐器(锅盖当钵、啤酒瓶盖串成的串铃、竹筒做的鼓等)为舞龙舞狮配乐、用自制的道具(油桶串成的龙、各种包装带扎成的狮子)学习舞龙舞狮。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民歌,培养学生的感受、体验和表现能力,如欣赏《采茶扑蝶》《战鼓乐》。

二、大胆探索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形式

在开展本土民间音乐教育活动时,我们注意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努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专门性的教育活动。专门的教育活动是指由教师组织的集中的全班或小组的学习活动,它是我校实施民间艺术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各年龄段的教育教学计划中,我们设计组织了一些集体或分组的本土民间艺术活动,并注重几个方面的结合。如在“欢庆腰鼓”中,为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品质,老师让学生在自由玩腰鼓中观察、发现腰鼓的特征,探索腰鼓的敲击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关键问题,体验腰鼓表演所表现出来的欢乐情绪,进而构建起自己对腰鼓的经验。之后,教师再把学生创编的动作编入早操,使本土民间艺术为教育服务。

2.整合于各领域教学中。我们尝试音乐活动与美术活动整合,如在开展《舞狮子》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原计划带学生用现成的道具表演,但当发现学生们对狮子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发生兴趣后,随即调整思路,引导学生欣赏狮子头的表现风格,并尝试用废旧的圆篮、塑料袋、包装绳、铃铛等自制舞狮子的道具。当学生拿着自制的道具表演时,教师发现学生们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他们表演得更带劲了。音乐与美术整合,既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除此之外,音乐活动还与体育活动整合,如学生喜欢的民间体育游戏《小推车》《跳格子》《点地》等,我们配上轻松、活泼的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玩,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感受音乐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另外,为了使枯燥乏味、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有趣生动,吸引学生的兴趣。

3.校内的学习活动同校外的学习活动结合。重视利用社会中的民间艺术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经验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围绕感兴趣的话题,请家长和学生一起进行查找、阅读、调查、参观等活动,帮助学生丰富相关经验。组织学生到庙会参观,观看踩街活动,实际感受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请从事民间艺术的老一辈和家长走进学校,利用他们的特长参与相应的教学。

三、融入学生一日生活中的渗透性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学校的环境资源,注重发挥环境对学生情感和认知上的熏陶作用,将民间艺术教育渗透在学生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1.晨间入校时,播放朗朗上口的民间童谣和婉转动听的民间音乐;在大课间时间,把舞龙舞狮、腰鼓、斗鸡、抬轿子、骑马、小推车等民间游戏按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编排,配上合适的音乐,成为学生校本操。

2.在音乐室投入自制的民间音乐游戏道具(纸箱装饰的花船、茶叶罐包装的腰鼓、塑料带扎的狮子),配上音乐让学生表演,使学生在感受、表现的过程中始终兴趣盎然、意犹未尽,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提高。

3.在学校开设乡土艺术长廊,创设舞狮、划旱船、舞龙、采茶扑蝶的墙饰及本土童谣手抄报墙,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本土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

四、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本土音乐的学习

有很多本土文化艺术代表了成人的生活和成人的审美取向,体现了成人的思维和成人的情趣。进入学校的本土文化艺术不可能完全是为学生所创造的表现,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本土文化艺术作为学校课程的内容,则是教师的创造性的表现。本土文化艺术的选择、加工的基本原则应是:对学生来说具有发展价值,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能够获得发展的可能性,能引发学生全身心投入。如漳平传统的“划旱船”是用来参加踩街活动的,形式单一,玩法简单,整个活动就是花娘在花轿里,旁边跟着两个媒婆在大街上走秧歌步。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了改编,我们先创编故事,学生通过投票生成:艄公、媒婆、花娘三个角色,再根据故事的情节进行表演:艄公出场——花娘上轿——遇上大风浪、媒婆劝说——接新娘。这样的音乐表演情节丰富,学生很喜欢。又如“斗鸡”以往就是两个学生单脚对碰。在活动中教师发现这样的话学生的运动量太大,对学生的身体发育不利,于是编写了《小公鸡爱打架》的故事,组织学生一起制定打斗的规则,设计公鸡博击赛的动作要求。这样既控制了学生的运动量,还让学生积极思考、创编动作。

将本土文化引入音乐教育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音乐水平,选择、改编贴近学生生活的本土文化内容,同时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我们更应注意学生自由体验、自由发表、自由探索、创作机会的提供,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实践证明,我们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学生音乐教育,对学生智力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有目的的选择与改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的教材内容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在寓教于乐的民间音乐活动中,学生们对说、唱、做、画等知识技能有所提高,更萌发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初步的感受意境美、形式美的能力。只有从小对学生进行本土文化的熏陶教育,我们的民间艺术才能得以宏扬,民族精神才能得以振奋。我们将努力挖掘本土文化艺术的精华,用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精神文明的滋养和净化,培养学生成为爱祖国、爱民族、崇尚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陈丽萍.音乐教学呼唤本真[J].中小学音乐教育,214,(3).

[2]黄立群.关注小学课堂歌唱教学的有效性[J].新教师,2015,(8).

(责任编辑 史玉英)endprint

猜你喜欢

腰鼓民间艺术民间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啊,腰鼓山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把《安塞腰鼓》上成“安塞腰鼓”
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