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互文性看《紫色》的改编

2016-02-23何超群

电影文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改编互文性电影

[摘要]由斯皮尔伯格1985年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紫色》,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对原小说进行了艺术性的拓展,使其成为20世纪经典影片之一。该片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小说深刻的主题、独特的叙事特点,从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上都证明了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先天的互文性、互补性及互动性。本文以互文性角度为切入点解读电影《紫色》的改编特点,探索电影如何实现对小说的互文性表达和解读,实现小说和电影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相辅相成。

[关键词]电影;《紫色》;互文性;改编

电影既能将小说主题与艺术风貌呈现于大银幕上,又能突破小说文本的束缚。电影《紫色》的导演斯皮尔伯格充分把握了电影与小说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在电影和小说互通性基础上,对小说进行了大胆的改编。斯皮尔伯格在影片中保留了原故事的完整性,同时以新的情节安排、人物设计及电影风格再现了原小说主题思想的精髓,完美地体现了互文性的影视改编理论,让经典小说在大银幕上美妙绝伦,感人至深,让影片取得商业成功的同时兼具文学的艺术性。

一、电影《紫色》对原小说叙事的互文性保留

(一)电影《紫色》的叙事手法和原小说互相融合

小说是由92封不同的书信组成的,叙事上既紧凑,也非常别致特殊。原小说通过两大线索来叙述故事:西丽的思想觉醒和奈蒂的非洲传教生活。在叙事上小说以倒叙手法为主,围绕西丽、奈蒂两人的经历慢慢展开。故事中西丽以及奈蒂的失踪让小说悬念丛生,情节起起伏伏而不乏味单调。同时小说主题主要涉及当时美国社会诸多问题,包括妇女、宗教、种族、同性恋、非洲殖民等。电影改编后,主要将视角聚焦在主人公悲惨的生活,讲述主人公人格和自我意识从彷徨到觉醒、到独立的成长过程。电影中导演以蒙太奇等影视拍摄手法,通过和小说类似的倒叙、插叙的手法将碎片化的故事拼接到一起,保持小说特点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给观众留下极为特殊的观影感受。斯皮尔伯格虽然删减了小说部分细节,但并没有对原小说中心思想及其展示手法予以改编,反而让电影表达的主题更加集中,让观众充分认识了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及男女性别之间不平等的现实。电影和小说一样塑造了迷人而又特殊的故事叙述形式,推动了情节的进行。虽然在技术上两者有所区别,但电影以片段式的蒙太奇技术将小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展示得淋漓尽致。

(二)电影《紫色》的情节设计和原小说通融共存

小说中主人公西丽14岁就被继父无情地强暴了,生下的一双儿女也被残忍地卖掉,下落不明。之后继父将其强行嫁给一个糟糕的男人。婚姻生活带来的却是更加悲惨的人生,西丽的丈夫只是将其看作奴役的工具。但是西丽无意间结识了莎格,在朋友的鼓励下她勇敢地逃出了男性的无情束缚,并开设了自己的公司,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影片中,斯皮尔伯格保留了小说中的主要情节设计,以书信为主要叙事核心,清晰地将西丽的觉醒过程予以保留和展示,达到了与原小说情节设计的通融共存。

(三)电影《紫色》的主题思想和原小说遥相呼应

沃克小说中借助西丽不凡的一生来表现女性遭受的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在小说中,她认为女性的发展必须通过自我解放和勇敢的抗争。电影《紫色》中,导演竭尽全力地展示原作的主题思想。影片中,西丽在莎格的帮助下,敢于直面丈夫的虐待和羞辱,敢于直面恐惧,和丈夫所代表的男权社会抗争,最终在经济上和人格上都达到了独立,这种女性成长的主题与原小说达到了主题思想的呼应,让影视改编和小说具有极强的互通性。

《紫色》在小说和电影两种艺术形式上,可以说都体现了创作者对于艺术、审美及情感思想的认识和追求,而且在情节上、叙事上、主题上都彰显了原作者沃克和导演斯皮尔伯格鲜明的创作特点和艺术个性。沃克和斯皮尔伯格将自我的主观意识凝结在作品中,并且都是按照不同的生活逻辑创作、组织故事,直接地、间接地从现实或经历中汲取艺术素材,只是由于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导演斯皮尔伯格将小说中某些素材予以取舍、精炼及改编,并根据影视艺术的要求对故事进行充实和加工。

二、电影《紫色》对原小说的互文性改编

电影《紫色》改编时虽然保留了原著小说中某些叙事内容,但是为凸显原著小说中深刻的主题,让影片更加自然流畅,满足观众的现代审美需求,导演在保留原小说主要故事梗概的基础上,精心地、大胆地进行改编,让原文本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影视效果。

(一)电影对小说情节适度删减,突出细节

整部电影只有120多分钟时间,却要展示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一生。要想在短时间内揭示西丽的一生,就需要导演对小说进行个性化的处理。斯皮尔伯格在原小说核心故事的基础上,对部分情节进行了细节化的加强,没有采取大刀阔斧的改编,而是适度删减来突出特定的人物和情景。导演在改编中以电影的手段强化了自己对小说画面和主题的理解,影片最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改编就是“三人合一”的一幕。电影中西丽无意间得知艾伯特故意隐藏奈蒂的来信,心中的愤怒难以遏制,恰巧艾伯特让西丽为自己剃胡须,油然而生的杀气让西丽拿起了剃刀不停地在布条上摩擦,发泄着自己的愤恨。当西丽的刀准备割向艾伯特时,电影的画面突然切换到非洲的场景。奈蒂正在观摩残忍的非洲成人仪式,场面血腥、惨不忍睹。突然,影片转向莎格,她坐在河边,从孩子口中听说艾伯特要西丽给他剃胡须,莎格变得异常不安并预想西丽可能会做什么,于是她快步赶回去,千钧一发之际拦住西丽。电影中三个不同人物的活动都被安排在统一的画面情节中,导演将小说舒缓的描述改为异常紧迫的画面。但是电影突然画面停顿,观众只能隐约听到西丽的磨刀声、非洲鼓声、莎格奔跑时的喘息声,背景音乐也突然停顿,仿佛整个世界要停滞了。这种对小说的改编让现代观众异常紧张,甚至屏住呼吸,直到莎格阻止西丽,观众才能放松地呼吸。电影采用这种叠加重组的情节改编,将原小说中零散的叙述紧凑地集中在一起。原著中,作者只能通过西丽与莎格的对话来表述她当时的杀气,读者只能根据人物之间的谈话意会她想杀掉艾伯特及她当时的心理感受,而小说中奈蒂观看血腥的成人礼出现在小说后半部分无关紧要之处。导演对小说类似情节的改编,让电影和小说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表现差异和效果差异展示得淋漓尽致。同样,在小说中,奈蒂的来信占了故事的一半篇幅,较为冗杂。而电影中,导演将这一冗杂的叙事内容进行了巧妙的改编,对奈蒂的非洲之行进行个性化的重组。从主人公详细阅读奈蒂的来信开始,电影基于西丽的想象来展示非洲生活,让观众随着想象穿梭于非洲和现实之间。这种情节的改编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了迥异的非洲文化和风土人情,也沿着书信的阅读领略西丽的人生旅途,让原小说中西丽的人生线索这一主线更加清晰,也让观众明白西丽为何能从无知封闭的空间中,破茧而出,成为新女性。

(二)电影对小说可视化元素最大限度地利用

电影中导演将隐含于小说文字中的某些可视化成分成功地表现出来。导演在影片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将隐性的元素转化为画面。一方面电影为展示主人公的命运和性格,选取小说中的色彩元素加以提取利用。小说以“紫色”为题,在故事中也涉及紫色等多种色彩,所以电影中斯皮尔伯格故意以紫色为影片的主色调,主导着影片的风格和色彩倾向,也渲染着影片的氛围。整部影片的服装也以红、蓝、灰为主,最大限度地做到简约单纯,以色彩来展示不同人物的命运和性格,而小说却没有对色彩加以充分利用。影片中主人公西丽最喜欢紫色,因为紫色是典雅高贵的象征。电影中导演故意安排了三次紫色花丛的情景,每一次都代表了西丽特定的心理状态。例如,第一次出现时,14岁的懵懂的西丽已经因为继父的强暴而怀孕,虽然命运多舛,但是她仍带着纯真的笑容,仍沉浸在与妹妹奈蒂欢乐的共处时光中。第二次时,西丽的女性意识已经被莎格唤醒,开始走上抗争之路,在紫色的花丛中享受着自由的喜悦。第三次则是在故事结局时,西丽奋起反抗并为自己赢得了自由和地位,紫色花象征着胜利的喜悦。可以说,导演对小说色彩的充分利用,是对小说内容的艺术升华,也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充分地展示出来。影片中的色彩是小说中色彩的艺术升华,大大增强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除此之外,电影《紫色》充分地利用了某些小说中微不足道的道具,并对之进行画面图像的强化,形成了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感,让小说中隐喻色彩的内容得到充分的展示,也对人物和主题予以说明和补充。如原著小说是借助书信形式而展开的,西丽期盼着妹妹来信,电影中导演在西丽的期盼情景中挖掘了小说的可视化元素,在影片中补充了信箱的特定道具,并给予重复性的特写。这种改编给了观众情节的暗示,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影片中信箱造型异常特别,枯木和生锈的铁皮构成一个破败的信箱,此时影片用枯木意指社会的腐朽,同时铁盒隐喻着坚不可摧的思想封锁。影片中西丽深受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任何事只能让丈夫做主,甚至打开信箱这么简单的事情。每次西丽发现邮递员路过家门时都非常高兴,但她却不敢打开那个破败的信箱。影片中的这种可视化元素的改编,让观众明白信箱其实对西丽来说是禁地,只是因为丈夫不允许,她就不敢接近。斯皮尔伯格用这种改编揭示了黑人女性所遭受的心理束缚,她们审视男权社会的毒害,甚至会自觉地去满足男性强加给她们的不合理要求,内心的软弱和女性意识的丧失使她们处于被奴役的状态中。由此可见,导演在对小说的改编中,充分挖掘了某些特定的可视化元素,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满足观众对于画面的视觉要求,更是为了通过这种改编让观众看到画面背后那些隐藏的思想秘密。在这点上,小说很难满足可视化的效果要求,也很难以特定的道具或色彩实现主题的深化和挖掘。

(三)电影采用时空结合的影视艺术手法,与小说具有明显区别

相较于电影《紫色》而言,原小说的主要叙事都是具有线性的特征,但是电影中导演借助各种手法将小说故事进行巨大的伸展,形成了更加立体的空间。小说中,作者沃克曾描述:某某先生曾恳求阿方索将西丽的妹妹嫁给他,但是父亲阿方索却没有答应,并且让他娶西丽为妻。这个事件在小说中较为平缓地拖了整个春天,最终西丽无奈地嫁给了某某先生。但是在影片中,导演利用了时空结合的影视手段将这一情节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场景:先是艾伯特请阿方索把奈蒂许配给他。谈话中,影片场景突然转换到雪地中,在这一情景中,西丽、某某先生、马、牛都与原来有所不同。而最后场景转换到某某先生家中。电影中,斯皮尔伯格用这种不同空间的交互穿插,让观众心里产生了时间的跨度感,造成电影中时间推移的直观感觉,进而达到了与小说中文字描述相同的互文性效果。例如,艾伯特经过考虑决定迎娶西丽。他收到了莎格的来信,知道莎格要离开,就准备去寻找莎格。当西丽问艾伯特有没有奈蒂的来信时,艾伯特警告西丽不许再烦他且不许接近信箱。西丽备感委屈。此时导演在电影中故意地穿插了莎格演唱会宣传海报飘来的画面。可是画面紧接着又换回到西丽朗读文章的情景。此时同一文章、场景、人物,但是容貌和声音却变了,影片中西丽突然长大了。电影中类似人物情景的变化,造成电影时间的变化感,也将电影相较于小说的时间优势展示出来,让时间随着影片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空间也随着时间而切换。电影中这种时间和空间的改编,让小说中零碎、看似无关的故事更加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自然地发展到下一情节来叙述西丽成年后的人生。

三、结语

在电影《紫色》中,导演斯皮尔伯格充分捕捉到原著小说中与电影互通的互文性内容,在叙事上、情节上基本尊重了原著小说的选择,保留了小说反对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主题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小说的某些叙事方法。同时导演还采用更具视觉化的艺术手段,将小说并不擅长的色彩、时空转换等元素形成具体的画面,给予观众更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大限度地升华了小说的文字艺术。

[参考文献]

[1] 邱菊.《紫颜色》:电影对小说的互文性改编[J].电影文学,2011(14).

[2] 周小聘.论小说《紫颜色》的电影改编[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3] 赵燕.爱的救赎:《紫颜色》中西丽的自我解放之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

[4] [美]乔治·普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67-68.

[作者简介] 何超群(1973—),女,广西防城港人,钦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改编互文性电影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