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

2016-02-22齐丹

西部皮革 2016年12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课程建设

齐丹

(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00)

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

齐丹

(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00)

摘要:本文从高职旅游专业建设面临困境,课程建设必要性,课程建设模式和实践几个方面,对高职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研究做了一个比较全面分析。

关键词:高职旅游;课程建设;研究综述

高职院校专业培养及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一直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它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向以及满足社会的人才要求。

1高职旅游专业建设面临的困境

徐秀玉,张春霞(2016)提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选择旅游行业工作的比例较低,大部分学生对旅游行业就业的发展前景持保守态度;性别、地域来源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选择旅游行业就业和对旅游行业就业前景认知关联性不强,但高考志愿填报动机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选择旅游行业就业和对旅游行业就业前景认知具有显著的关联性;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目标和价值观更加务实罗红卫(2012)指出我国旅游高职高专院校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正在探索期,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名牌院校;师资质量状况既是决定我国21世纪高职旅游教育在国际旅游教育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李广成(2012)论述了高职旅游教育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与本科教育相比,它更贴近市场、注重技术、强调实践经验。世界著名的旅游学府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休斯顿大学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等均要求专业教师具有从事过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业务的经历。有些学校甚至规定,专业课教师要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必须持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上岗。专业师资建设是搞好高职旅游教育、保证高职旅游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抓好师资建设既是高职旅游教育当前重要的基本建设,也是面向未来发展的战略任务。

2高职旅游专业课程建设必要性研究综述

逯铮(2012)指出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因此,中高职衔接,本质是课程的衔接,课程衔接是中高职内涵衔接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纵观中外教育改革,无不把课程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把课程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来加以改革和建设。课程衔接越来越受到职教工作者的重视,但有关课程衔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很薄弱,很有研究的必要。张蕾(2006)分析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类高职教育在社会对旅游人才需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旅游类高职高专成为培养高层次、职业技术型、复合型旅游实用人才的摇篮。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养目标是根据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际需要,培养既有大学层次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中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旅游类专业课程设置作为实现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与旅游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改革精神,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特点、劳动力人才的要求,针对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整。王翔燕(2012)提出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培养的重要基地,科学与合理的课程设置不但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亦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完善。高职院校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受到国家政策、资金和技术的大力扶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产业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社会中也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在发展过程难免会遇到不合理现象及阻碍因素的存在。本文首先从课程设置及相关理论出发,结合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自身的特点,阐明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应然追求:以能力本位为目标取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内容,多元灵动的课程结构。

3高职旅游专业课程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刘飞飞(2007)提出课程现状与培养要求之间存在巨大反差,急需一种更为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产学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它能够延伸教学内容,促进课程改革,加强专业设置市场导向。因此,在这样一个新的背景下,去探讨高职旅游专业课程开发是很有意义的。产学合作下的高职旅游专业课程开发包括课程目标的开发、课程内容及其结构的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课程目标要具有针对性、体现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要包含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培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课程内容包括普通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有教师、学生、教材和实训基地。张燕如(2007)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课程体系与工作体系脱节、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脱节、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脱节、评价方式与能力目标脱节等问题。高职旅游专业应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体系,包括:以工作任务为起点,开发专业项目课程;以服务专业建设为核心,改革公共基础课程;为专业项目课程开发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提供保障措施。段立霞(2014)关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可行性措施,对提高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才能揭示客观规律,得出科学结论。丁彦(2015)提出微课程资源作为当前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新型形式,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正确认识高职艺术类专业微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对于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乃至高职院校其他课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课题论文:《基于职业标准的现代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题编号:2015YGZ10

参考文献:

[1]张蕴.高职学生毕业论文改革探索与实践[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韦彩萍.项目教学法在《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上的应用[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3]王贤纲.高职专业技能培训教学的综合措施[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4]黄翠鸾.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普通话口语技能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2012,10:11-13.

[5]刘念.论“能力本位”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体现[J].南昌高专学报,2012,02:146-14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259-01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课程建设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