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在ICU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2016-02-18余缤虹陆翠微

天津护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胜任护士考核

王 洁 余缤虹 陆翠微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 200240)

基于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在ICU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王 洁 余缤虹 陆翠微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 200240)

目的:探讨基于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在ICU护生带教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10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给予实施传统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实施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于入科第1天和出科前1天采用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评价两组护生核心胜任力。结果:出科前1天,干预组的核心胜任力总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生对护理带教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护生带教中应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生的核心胜任能力。

核心胜任力;护理教育;临床路径;实习护生

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病情复杂,变化大,各种设备聚集,专科知识、操作技能要求严格,护理实习生进入ICU往往无所适从。护士核心胜任力是指护士在从事本专业所具备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个人能力和特质,属于职业核心能力。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生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护理实践的重要过渡期,是护生获得必要的专业感性知识,有利于扩大及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及思想水平。研究[1,2]表明,目前护生核心胜任能力水平相对低下,缺乏评判性思维能力、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教育、咨询与领导能力等需进一步的提高。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模式是指将临床护理路径理论融入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教学内容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有计划、有预见性地开展护理教学[3]。本研究通过对在ICU实习的护生实施基于核心胜任能力的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护生的核心胜任能力。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重症监护室实习的护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按入科顺序编号,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干预组:男7名,女43名;年龄21~23岁,平均(22.10±0.36)岁;学历:本科18名,大专32名。对照组:男9名,女41名;年龄24岁,平均(22.4±1.4)岁,学历:本科15名,大专35名。两组护生均完成学校内理论学习,进入毕业前实习阶段。两组护生性别、平均年龄、学历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带教老师的要求: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在ICU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及以上,职称为主管护师及以上。并通过护理部考核后聘任的带教老师。为避免交叉影响,带教老师只能是负责对照组带教或干预组带教。

1.2.1 对照组护生给予传统教学方法,带教组长根据实习带教大纲及ICU的护理特点制定为期4周的教学计划,并采用传统的一对一跟班带教教学方式,每周进行小讲课,带教老师根据护生特点、科室带教计划完成带教工作。

1.2.2 干预组给予基于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方法。

1.2.2.1 建立临床护理路径教学小组 由护理教研室主任作为督导长,ICU护士长担任组长,教学带教组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带教老师组成。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确定ICU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将提高护生的核心胜任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内容。

1.2.2.2 设计临床教学路径表单 路径表以教学大纲内容为横轴,以带教时间为纵轴,表单涵盖两项内容,一项为核心胜任力的提升目标,另一项内容为制定的4周计划,每周的时间安排又划分为1~3 d和4~7 d,将护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内容和技能操作分解到每周的带教教学内容中,分配原则采取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高难度,采取渐进方式,在带教期间广泛征求护理学院教学专家提出的建议,并由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修改、定稿。

1.2.2.3 实施科室培训 统一对ICU带教护士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护生核心胜任能力的基本概念、内容、临床意义,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表的内容及带教实施步骤等。

1.2.2.4 临床教学路径表单的使用 带教护士、护生各自持有1份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表,让带教护士、护生预先知道每天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及掌握的理论知识及临床护理实践技能,由带教护士根据带教路径表实施临床带教,完成的教学内容,给予标记。每天给护生提出一个问题,由带教护士提前1天告知护生,方便护生做好准备。小课堂讲课:由护生自行设计制作讲课内容,以幻灯片形式进行,课堂分2部分,前一部分由护生进行讲解,并提出在制作课件时遇到的难题。后一部分由带教护士对护生的讲课进行点评,并解答护生存在的疑问。带教查房主要采取PBL教学方法,以住院病人为先导,以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将护生作为主体,以带教护士作为导向,进行启发式教学。采用案例引入式情景模拟分析法对护生进行考核。带教护士和护生定期对教学目标和进度进行分析,查找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带教质量和带教效果。每周考核步骤及内容:带教老师每周对护生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临床护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内容,考核满分为 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教学效果越好。第1周考核,要求每个护生考核总分≥80分;第2周考核,要求每个护生考核总分≥90分;第3周考核,要求每个护生考核总分≥95分;第4周考核,要求每个护生考核总分≥95分。如果考核成绩不合格,带教老师与护生分析存在问题及制定对策,争取在下一轮周考核中达标。

1.3 评价方法

1.3.1 护生核心胜任能力评价 根据胡波等[4]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基本内容,结合重症监护室护生实习内容,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构建适合评价护生胜任能力的评价量表,该量表包含5个维度,共36个条目,分别为:①个人特质:由7个条目组成;②临床护理能力:由13个条目组成;③支持和人际沟通能力:由5个条目组成;④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由5个条目组成;⑤专业建设和自我发展能力:由6个条目组成;所有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赋分1~5分,满分18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生核心胜任能力越好。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56,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1。分别于护生进入重症监护室实习初期(实习的第1天)、末期(出科前1天)使用该量表对护生核心胜任能力进行评价。

1.3.2 护理带教满意率 采用我院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护生干预前后核心胜任力得分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两组护生护理满意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核心胜任力得分比较 出科前1天,干预组的核心胜任力总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干预前后核心胜任力得分的比较

2.2 两组护生对护理带教的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护生对护理带教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对护理带教的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3.1 实施基于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护生核心胜任力 提高护生的核心胜任能力是护生临床带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带教实习过程中如何有效提升护生的核心胜任能力是护理学教学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传统的临床护理带教主要以教学大纲内容为目标,通过带教护士以“单纯传带”方式进行,按照带教大纲制定带教计划,对学习进度没有要求,缺乏监督机制,大多数情况是由带教护士在带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度讲解,对于较少遇到问题,容易因为带教护士的个人经验或工作繁忙而出现遗漏和疏忽的现象。使带教教学缺乏系统性、启发性、针对性。研究[5]表明,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模式能对带教流程起到规范性作用,使护生带教教学工作更加系统性,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带教护士的带教行为,持续提高带教教学质量,加强带教护士和护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对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ICU收治的病人病情以危重症为主,大部分病人神志模糊或昏迷,自理能力缺失,护患沟通存在障碍,病情变化无常,并发症多,突发事件多等。护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实践操作,认为ICU工作难度高,抽象无法掌握,进入ICU实习后,看到繁忙的带教护士、急危重症病人和大量的监护仪器及各种警报声觉得紧张而不知所措。本研究设计基于提高护生核心胜任能力为目标的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护生核心胜任力的概念,在实施前对带教护士进行核心胜任能力相关知识及操作的培训,有效提高带教护士对核心胜任能力的认知,使其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注重护生的核心胜任能力培养。基于临床带教路径表,使护生和带教护士明白整个带教过程需要学习的内容,使护生和带教护士预见性做好准备,有利于带教实习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带教护士和护生相互监督教学内容。此外,根据路径表执行情况,随时对教学进度进行监督,抽查教学质量。实施路径表带教,有利消除部分带教护士在实施带教过程中的随意性,为年轻的带教护士提供教学指引,提高教学质量[6]。通过每周开展小讲课,让护生自行准备和讲课,由带教护士对护生讲课内容进行点评和补充,以此来提高护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教学查房采用以问题为主导的PBL教学方法,让护生通过查阅、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制作幻灯片,主动与同学、带教护士交流沟通,提高了护生的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人际支持沟通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另外,干预组护生在ICU实习的第2周开始在带教护士的指导下独立管理病人,主要负责病人从入ICU至出科室的整个过程,使护生参与到病人的临床管理工作中,以提升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和病人综合管理能力。

3.2 基于核心胜任力的临床路径教学模式提高护生对护理带教的满意率 护生对实习带教的满意率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实施基于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在护生带教实习中以核心胜任能力理论为指导,设计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表,明确临床护理带教的总目标,使带教护士和护生有明确的预期目标,在带教实习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提高实习教学质量[7]。在实践中,让重症监护室的实习护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更多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学以致用,提高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促进带教护士在带教过程中不断学习,以拓展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操作能力,才能够很好的驾驭护生临床带教过程,无形中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护士的胜任能力[8]。传统的护理临床带教往往只有高年资的护士才有带教任务,造成其他护士不够重视教学,教学意识及能力较弱。执行带教任务的护士通过参与基于核心胜任力的临床路径教学模式,使带教护士有一定的压力和动力去做好带教工作,提高带教教学质量,护生对教学认可,满意率较高。

4 小结

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对提升ICU护生核心胜任力起到积极作用,能明显提升护生核心胜任力,提高护生对带教的满意率,可以进行推广。

〔1〕涂丽霞,庄梅宝.基于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高职护生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125-126.

〔2〕涂丽霞,庄梅宝,陈冬英.苏州市某高职院校护生毕业时核心胜任力的现状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8):965-968.

〔3〕王慧玲,南桂英,张冉,等.基于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1):121-123.

〔4〕胡波,杨莘,刚婷婷,等.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 2011,11(10):67-69.

〔5〕马成芳,苌丽花.临床路径在护理实习生教学的应用 [J].护士进修杂志, 2014,29(3):231-233.

〔6〕齐艳.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讨[J].医院管理论证,2012,29(4):54-56.

〔7〕秦玲,袁义厘,叶家薇.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选拔与胜任力培养[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4):1698-1700.

〔8〕卞丽芳,王薇,陈黎明,等.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10-915.

(2016-07-144收稿,2016-09-21修回)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path model based on the core competency in ICU

WANG Jie,YU Bin-hong,LU Cu-iwei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hai,Shanghai 20024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approach based on the core competency of nursing students in intensive care unit(ICU).Methods:100 nursing stud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50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On this basis,the intervention group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path mode. The nurse’s core competent evaluation scale was used to evaluate for all nursing students at the first day and last day in ICU.Results:The total score of core competence in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last day in ICU,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was higher too(P<0.05).Conclusion:The mode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can improve the core competency of critical nursing students.

Core competency;Nursing education;Clinical pathway;Nursing students

G424.4

A

10.3969/j.issn.1006-9143.2016.06.007

1006-9143(2016)06-0488-03

王 洁(1983-),女,护师,本科

猜你喜欢

胜任护士考核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