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Ⅲ期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6-02-17李春雨

广西医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个体化结肠癌化疗

聂 敏 路 瑶 李春雨

(1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沈阳市 110003,E-mail:602243604@qq.com;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沈阳市 110032)

护理经验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Ⅲ期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聂 敏1路 瑶2李春雨2

(1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沈阳市 110003,E-mail:602243604@qq.com;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沈阳市 110032)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Ⅲ期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Ⅲ期结肠癌术后接受FOLFOX4化疗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的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化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化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有针对性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采用生存质量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调查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也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身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2.2%,对照组为78.4%(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可在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生活方面提高Ⅲ期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然而个体化护理对身体功能方面的影响不明显。

结肠癌;个体化护理;生存质量;化疗;满意度

结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胃肠道恶性肿瘤[1-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美国结肠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发病的第4位,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3]。而在中国,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病率已跃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4位,女性恶性肿瘤的第3位[4]。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44.3%~83.4%,并且预后差异较大[5]。由于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的逐渐提高,其生存质量得到重视。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Ⅲ期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手术治疗,并行首次化疗的Ⅲ期结肠癌患者102例。入选标准:均经病理确诊;经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后接受FOLFOX4方案进行辅助化疗,且持续完成6~8周期;无精神障碍疾病,具有一定的沟通和理解能力;无明显躯体障碍性疾病,生活基本自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performance status,ECOG-PS)评分[6]0~2分;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并发症;恶病质患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以及精神症状不能完整表达意愿;自动退出本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ECOG-PS评分、转移情况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FOLFOX4方案 根据患者体表面积计算药物用量,奥沙利铂80 mg/m2,静脉滴注,d1;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2 h,d1~d2;亚叶酸钙后5-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推注,然后5-氟尿嘧啶600 mg/m2持续静脉滴入22 h,d1~d2;每2周重复,共持续6~8周。

1.3 护理干预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日常护理、疾病相关健康指导、临床护理以及入院宣教等。

1.3.2 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状况、体力状态、焦虑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制订并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1)于患者入院初期,主动与患者接触,了解病史,热情接待患者及家属,营造轻松温馨的环境氛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消除陌生感逐渐取得患者信任。(2)通过与患者交谈和仔细观察,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了解患者的心理倾向,指导患者填写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ucial Support-Rating Scale,SSRS)[7]评估对社会支持的需要程度及社会支持的情况;填写应对方式量表(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8]评估病人的应对方式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9]进行焦虑评估;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9]测定患者的抑郁状况,分析患者特质。(3)SSRS评分<20分的患者社会支持程度及社会支持需要程度较差,针对此类患者由其责任护士帮助其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如告知医疗保险的报销政策、寻求援助等。并且嘱其家属、朋友、同事等与患者较亲近的人增加探病次数,增加其社会支持需要程度。对于CSQ评测为不成熟型及混合型的患者,给予积极的诱导干预,向其讲解疾病发生情况的应对方法,为其提供必要的应对信息,使其对疾病心中有数,提高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应对能力。(4)SAS标准分≥50分表示有焦虑症状,SDS评分≥53分表示有抑郁症状。由于癌症患者对疾病及死亡的恐惧,手术不适感及化疗的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瘙痒、抵抗力下降等认识不足,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担忧、恐惧、焦虑、抑郁等症状,不愿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甚至出现精神症状[10-11]。对于此类患者,责任护士增加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生活状态,及时发现患者不良情绪的原因,积极进行干预。给予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普及及用药指导,化疗前详细、耐心讲解化疗药物的种类、作用、可能出现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及化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并让态度积极的病友为其进行心理疏导,打消顾虑。定期举办病友茶话会,分享疾病治疗经验,为患者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化疗后嘱患者应用听音乐、阅读、散步等各种方式分散注意力,减轻副反应。尽可能帮助患者解决困难,消除或减轻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5)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化疗期间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饮食应多样化,多吃低脂肪、高纤维素食物;精米、精面与粗粮、杂粮搭配吃;多吃植物蛋白,少食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避免产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秘结;在饭后服用化疗药物,减少不良反应。建议家属为患者提供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矿物质的食物[12]。(6)出院时嘱患者正视现实,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按时起居,注意休息,合理膳食,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应遵医嘱及时进行治疗,同时应遵医嘱定期检查血常规及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喜好,指导其选择适当运动方式,如瑜伽、散步等,避免劳累。

1.4 观察指标 最后一次化疗治疗结束后,在出院前1 d,测定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1.4.1 生存质量: 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生存质量问卷(QLQ-C30)[13-14]评价患者生存质量。问卷共30个指标,包含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生活质量6 项功能分类以及健康有关的经济项目和伴随的物理症状等指标,其中总体健康/生活质量项目评分为1~7分,其余项目1~4分。结合本研究患者的实际情况,此次研究不包含健康有关的经济项目及伴随的物理症状。

1.4.2 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表,其内容包括此次住院舒适度、医疗操作满意度、就医环境满意度、治疗效果满意度、护理人员服务满意度5方面,对此次住院满意度进行评价,每方面得分1~10分,总评分<40分为总体不满意,≥40分总体满意。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此调查表内容效度指数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及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3名专家评定。全部条目效度指数为0.91[15],内容效度较好。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问卷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也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身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身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x±s,分)

续表2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2.2(47/51),对照组为78.4%(40/5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80,P=0.050)。

3 讨 论

本文结果显示,应用个体化护理可以提高Ⅲ期结肠癌化疗患者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生活质量5方面的生活质量(P<0.05);然而个体化护理对身体功能方面的影响不明显。个体化护理患者满意度稍高于常规护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环境污染等因素使得结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治疗方法的出现及各种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结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逐渐被延长。带瘤生存、持续治疗、终身随访成为新的治疗理念。而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逐渐成为新的关注点。

生存质量是多维度的,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有研究表明,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而情绪取向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16-17]。由于结肠癌需要持续治疗、随访,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紧张、担忧、恐惧、焦虑、抑郁等症状,并且由于治疗时间较长,自身存在多种原因,不愿配合医护人员治疗,严重影响患者“黄金生存时间”的生存质量。传统护理方法面向所有患者,主要进行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个体化护理的核心则是针对不同的患者,找出每个患者影响其生存质量的针对点,制订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其中包括个体化的心理、社会干预、饮食、锻炼指导等,实施个体化护理,削弱负向影响因素,增强正向影响因素,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升护理质量,体现人文关怀[18-19]。与此同时,在个体化护理实施过程中,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动向,增加了医患之间的感情,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提升医疗质量的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 董志伟,谷铣之.临床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68-969.

[2] 李春雨,汪建平.肛肠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52-253.

[3] Cheng L,Eng C,Nieman LZ,et al.Trends in colorectal cancer incidence by anatomic site and disease st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76 to 2005[J].Am J Clin Oncol,2011,34(6):573-580.

[4] 郝 捷,陈万青.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31-56.

[5] O′Connell JB,Maggard MA,Ko CY.Colon cancer survival rates with the new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sixth edition staging[J].J Natl Cancer Inst,2004,96(19):1 420-1 425.

[6] Crumley AB,Stuart RC,McKernan M,et al.Comparison of an inflammation-based prognostic score(GPS) with performance status(ECOG-ps) in patients receiving palliative chemotherapy for gastroesophageal cancer[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8,23(8 Pt 2):e325-e329.

[7]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8] 金卫东,姚 升.精神免疫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20-22.

[9]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5:213.

[10]聂 敏,李春雨.护理干预对老年直肠癌Milis术后低氧血症的影响[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5,21(4):296-297.

[11]赵耕源,黄泽香.医学心理学概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9-21.

[12]李春雨.大肠癌名医解答[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33.

[13]古模发,何伟玲,陈新林,等.QLQ-C30用于测评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的计量心理学考核[J].肿瘤防治研究,2012,39(9):1 079-1 082.

[14]文朝阳,洗慕慈,冯惠珍,等.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介绍一种新的QLQ-C30问卷[J].癌症,1998,17(3):237-238.

[15]史静琤,莫显昆,孙振球.量表编制中内容效度指数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7(2):152-155.

[16]沙立民,胡秀娟,陈小梅.社会支持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5):793-794.

[17]胡秀娟,刘贻娟,沙立民,等.应对方式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3):186-188.

[18]翁慧雯,蔡晓琳.结直肠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4,6(1):23-27.

[19]杜 童,韩 琳,牛洪欣.心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6):885-889.

聂敏(1969~),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李春雨(1966~),男,硕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结直肠肛门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E-mail:lcy133000@163.com。

R 473.73

B

0253-4304(2016)09-1331-04

10.11675/j.issn.0253-4304.2016.09.43

2016-03-30

2016-06-28)

猜你喜欢

个体化结肠癌化疗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跟踪导练(二)(3)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