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影联合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

2016-02-17王渊霞温艳婷

广西医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颈动脉多普勒

王渊霞 温艳婷 卢 静

(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功能科,成都市 611000,E-mail:wangyx79@126.com)

临床创新

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影联合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

王渊霞 温艳婷 卢 静

(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功能科,成都市 611000,E-mail:wangyx79@126.com)

目的 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影(CDFI)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方法 对103例临床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TCD、颈动脉CDFI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同时与10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搏动指数、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及动脉狭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CD+CDFI联合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单独应用TCD或颈动脉CDFI。结论 颅内外血管TCD与CDFI联合检测可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准确性,是一种简便、无创、廉价的检查手段。

缺血性脑血管病;经颅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影;诊断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75%以上[1]。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致死和致残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及早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并适时采取防治措施意义重大。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可实时观测颅内、外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动态反映脑血流的供应情况,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好的检出率[2]。但仅靠这一种检查手段很难一次性确诊,为进一步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本研究将TCD与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影(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联合应用,以寻求一种简便、安全无创、准确率高、价廉的诊断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3例,其中男59例,女44例,年龄39~81(65.63±10.87)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5例,脑梗死78例。纳入标准: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的相关诊断标准[3];CT或MRI检查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既往患有出血性脑血管病史者,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重度贫血者,使用其他影响出凝血功能药物的患者以及近期脑部手术的患者。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100例为对照组,无心脑血管病史,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36~79(63.92±11.24)岁。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TCD检查:采用Dlien CBS-Ⅱ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两组对象颅内血管进行检查。探头频率2 MHz,经枕窗探测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频谱信号,获取收缩期峰值流速(systolic peak velocity,Vs)、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mean velocity,Vm)、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1.2.2 CDFI检查:采用西门子G60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对两组对象颈动脉进行检查,探头频率5~10 MHz,实时二维显像下,自锁骨上窝椎动脉起,分别测量血管直径、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PI、阻力指数、最大血流速度、有无斑块等指标。

1.3 诊断和评定标准

1.3.1 TCD异常标准[4]:对于双侧椎动脉、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后动脉Vm>120 cm/s或Vs>160 cm/s判定为动脉狭窄;Vm<40 cm/s判定为血流减慢。对于椎基底动脉系统Vm>70 cm/s,并伴有涡流及血管杂音,频谱异常判定为动脉狭窄;Vm<20 cm/s判定为血流减慢。

1.3.2 颈动脉CDFI异常标准[5]:颈动脉CDFI异常包括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和管腔狭窄,IMT>1.0 mm,伴有管壁回声不规则判定为内膜增厚;IMT>1.5 mm,凸向管腔判定为斑块形成;管腔狭窄分为轻度(<50%)、中度(50%~70%)、重度(>70%)和闭塞4级。存在以上3项中任1项 均可判定为CDFI异常。

1.3.3 TCD与CDFI联合诊断标准:TCD与CDFI同时显示为异常者,可直接判定为阳性;TCD显示流速减慢而颈动脉CDFI显示正常者,需重新复检颈动脉综合评定;CDFI显示颈动脉狭窄(>50%)且TCD显示有流速增快现象,需复检颅内血管,出现代偿性流速增快的血管及高流速的侧支循环血流则判定为阴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TCD检查结果比较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V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P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TCD检查结果比较(x±s)

2.2 两组颈动脉CDFI检查结果比较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明显重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颈动脉CDFI检查结果比较(n,%)

2.3 单纯TCD、CDFI及TCD+CDFI联合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能 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TCD联合颈动脉CDFI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单独应用TCD或CDFI。见表3。

表3 单纯TCD、CDFI及TCD+CDFI联合应用检查结果

3 讨 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阻塞,进而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使远端动脉血流速度减低,发生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6-7]。TCD是将人类颅骨自然薄弱的部位作为检测声窗,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对脑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价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式。其优势在于对血流速度变化特别敏感,可实时显示脑动脉血流频宽、速度、方向等参数[8],能够间接反映脑血管的病变及严重程度,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血流速度和PI值是反映血管顺应性与外周阻力的最主要指标[9],血流速度下降伴有PI值升高说明脑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本研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V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P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这说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颅内外血管狭窄。

颈动脉CDFI也可以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除此之外,其还可以直观显示颈部血管的管腔结构,对血管IMT、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进行形态学评价[10]。本研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颈动脉狭窄程度也明显重于对照组(P<0.05)。

TCD及颈动脉CDFI均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可靠方法,但仅靠这一种检查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在检查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人为误差。如部分患者仅在颅内或颈部存在一处病变,若只行TCD或颈动脉CDFI的单项检查,则无法全面评估血管情况,易造成漏诊[11]。TCD+CDFI联合检测可全面探查颅内外血管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起到协同互补的作用,大大提高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本研究中TCD+CDFI联合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单独应用TCD或颈动脉CDFI(P<0.05)。并且两者同步检测摒弃了传统的脑血流图的不准确性和脑血管造影的有创伤性,为患者提供了一种简便、无创、经济、准确的检测工具,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1] 罗光著,黄柳明,王缉胜.颈动脉狭窄和斑块分布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9):20-21.

[2] 卢理英,吴 卫.CDFI和TCD联合应用对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颅内外动脉血流改变的综合评价(附53例报告)[J].浙江实用医学,2013,18(6):398,423.

[3]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 李秀花,徐长波,赵丽玲.TCD、CDFI对头晕、眩晕患者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3):45-47.

[5] 穆 洁,勇 强,刘凤菊,等.三维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1):1-4.

[6] 王文刚,闫记英,田 晖,等.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3,35(19):2 922-2 924.

[7] 张明明,贾化平,梁会泽,等.联合应用颈动脉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3):197-200.

[8] 庄 丽,姚刚亮,顾艳丽.一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彩超(CDFI)与经颅多普勒(TCD)联合应用的诊断意义[J].新疆医学,2013,43(10):104-105.

[9] 韩景刚.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意义[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6):1 027-1 028.

[10]Accorsi F.Color Doppler of the extracranial and intracranial arteries in the acute phase of cerebral ischemia[J].J Ultrasound,2013,16(4):187-193.

[11]张 蕾,王维平,李亚琼,等.颈动脉超声对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评价及其与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0(6):456-459.

王渊霞(1979~),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心脑血管超声。

R 743

A

0253-4304(2016)09-1298-03

10.11675/j.issn.0253-4304.2016.09.32

2016-03-25

2016-06-13)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颈动脉多普勒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值对宫外孕早期诊断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应用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